孝文化的精神意蕴有哪些基本的范畴?

bdqnwqk1年前学者12

  

中国五千多年的泱泱大国,历史悠长,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从封建社会发展至今,仍有其合理的内核和积极的内容,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美德,是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

孝文化积极合理的内核与内容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上奉养父母。
  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基础,是孝最起码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奉养就谈不上孝。

第二,精神上敬养父母。敬养是孝的本质。

第三,孝养父母,古人以为,还要做到“无违”。无违,不违背父母意愿,全力侍侯双亲,并要使父母高兴。

第四,孝范围的扩展。只要是德行便是道行。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的今天,我们需要强调“孝”,它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培养尊敬父母的良好社会习俗,起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辛苦劳碌一生,如今他们年老了,力衰了,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使他们幸福愉快的度过晚年?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但是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在一些人当中存在着对老年人的歧视。特别是有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告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侵犯老人合法权益,有的为了瓜分家产或为其他的一些纠纷还有杀父杀母的情况,有的将父母赶出家门,让其露宿街头。这些,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那些违了法的不孝之人绳之以法,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更多情况属于道德范畴,只有用孝道来教育、感化他们,可以通过宣传、倡导文化精神来加以纠正和克服,使之尽儿女的责任,让老年人在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中安度晚年。
  

弘扬传统的孝文化,有利于实现以德治国。我们的国家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依法治国,也需要以德治国。德治的“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中,头一条就是孝敬老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
  在目前的家庭中,总的看,关心下一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孝文化强调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强调孝慈,强调推已及人,强调对国家和人民要忠。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中,人际矛盾、社会矛盾仍然大量存在,不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人大有人在。弘扬孝文化精华,对于我们当今解决复杂的政治关系和促进社会安全团结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以德治国也应当注意从家庭入手,从孝道入手,尔后延伸到社会、国家。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国之忠臣,都是孝子。

大力弘扬孝文化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趋利经济、效益经济。
  它不顾及市场中的弱者,只要是有效益、有利润,特别是有几十倍的效益和利润时,它可以调动市场主体加倍努力去干,甚至拼着老命去冒险。这就促使一些利禄熏心的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惜损害和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法纪,上述大量违德违法的事实表明,目前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是一种纠正和克服现实社会中的不法不义行为的客观需要。
  为我国正在实行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稳键的作用。

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培养教育下一代。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在当代一些家庭中,出现了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一切孩子说了算的亲子关系扭曲现象,“无违”成了孩子对父母要要求。
  他们对老人使用多,关心少,特别嫌弃年老体衰而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这种长幼颠倒的现象,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睦,而且使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和利己的心理,缺少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谢。就以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
  一个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的人,长大以后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道德高尚、成就大事的人。所以这次学校开展孝亲尊老活动的意义重大,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当让他们提高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和社会的尊老意识。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起码的修养,我们传统美德最讲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无论任何人,只有做到了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才有资格受到子女的孝敬和他人的尊重。我们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日趋完善,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