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
其实真正的优质文学书籍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定传播了正能量,揭露了黑暗,并与所有的不公、困难、危险、生死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而让读者乐作者之乐,痛作者之痛,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和思想的升华。我想但凡是这种文学作品,其实是不分国界的,都可以以书本为媒介,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感知作者的情感。之所以感觉外国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除了没有揭示出上述的共同点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文化类型不同,导致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东西方文化类型是不同的,西方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利己思想;东方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利他思想。如果读者不懂得西方文化的思想价值,利用我们传统的东方文化思想去解读的话,肯定是无法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中的。例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嫁给了一个大她二十岁的官员卡列宁,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风流倜傥得军官伏龙斯基后,公然与他恋爱并同居,而且还给伏龙斯基生了一个孩子,最后由于得不到上层贵族的接纳,以及无法接到自己的儿子和得到丈夫的谅解,再到后来伏龙斯基的抛弃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她选择了卧轨自杀。
如果我们不懂得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所处的生活背景、文化传统,是感觉不到作者对安娜包含同情的悲怜之情的。只会觉得安娜是自找的,放着好好的家庭和孩子、丈夫不爱,偏要追求虚无飘渺的爱情,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安娜有点放荡,不安于室,不会沉侵到作者的感情中的。因为我们都惯用了自己所生活中的文化,那就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因为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是夫为妻纲,妻子一定要把丈夫视作天,听从他的安排,哪怕是自己并不爱的丈夫,在婚后,也会为了家族名誉或者以后的孩子,选择忍气吞声,牺牲自己,保全家族、保全家庭。当然,现在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思想在现代年轻一代的思想中已经是常见的了,只要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了,肯定是要选择离婚的。
如果我们带着现代年轻人追求自由的思想去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你会发现,安娜为什么要选择追求爱情,选择自由恋爱,并与伏龙斯嘉高调同居。是因为她在与代表封建思想的丈夫在反抗,她要离婚,可是丈夫卡列宁不同意,她只能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公然对抗。其实这就是作者的可贵之处,这里与其在说安娜与整个放浪声色的上层贵族在作抗争,不如说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与俄国腐朽的贵族阶层做抗争。读过《安娜卡列尼娜》的人都知道,安娜如同一团烈火,她生就是为了燃烧,当她爱情激情过后,生命也就临近终点。因为安娜作为一个弱女子,是无法与整个放浪声色、代表着封建没落黑暗的上层贵族来抗争的,只能选择死亡,以这样的悲剧实现自我自由!这才是我们所需要了解和理解的,要不然是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的。
翻译的不畅通,带来后果就是无法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记得在读《简爱》的时候,真的是被里面诗一样的语言震撼到了,整个翻译的语调是特别流畅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根本就感觉不到拗口,感觉就是我们传统的文学作品一样,简爱在用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做斗争,她用自己的平凡,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平等和爱情,我们也能亲身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但是有些作者的作品翻译,根本就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出现了直译,有时候甚至句子的构成成分都是按照英语的句子成分在翻译,读起来特别吃力,更别说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读都可能读不下去,又怎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并与之实现情感共鸣呢?
而且不说西方了,就说东方吧,我记得我在读《菊与刀》的时候,那个拗口,我简直要放弃阅读了。最后我又找到了一个版本阅读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读起来畅通起来了,能让人静下来去阅读,如果读一本外国文学作品,连最基本的静下来阅读的欲望都没有,那还怎么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呢?
东西方文学作品的表述方式不同,也是我们无法感知作者情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经典名著,都会有大量的自然环境描写,如果不懂得作者创作时期的西方历史背景,那么读起来一定是枯燥透的。因为在西方的作品中,大量的环境描写是为主人公的后期整个变化或者是蜕变做伏笔的,如果我们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的话,肯定是读不下去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就描写了大量的农村风光,其实这是在为列文希望借助地主和农民之间缓和矛盾,以达到不流血的革命做铺垫的,但是后来列文的这种空想是失败的,这就是作者描写环境的目的所在。
而我们最经典的四大名著,还是比较出名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等,则是大量的以人物描写为主的,通过描写人与人的斗争,人与困难的斗争,人与命运的斗争,人与时代的斗争等,都直截了当地以人物为主,很少用环境做伏笔。这种描写手法是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无论是上古神话,还是《论语》《史记》,都是以人物为出发点的。这就在阅读外国文学的时候,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肯定是无发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的,又怎能会沉侵在作者的情感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