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己读外国小说感觉没有中国的好?

bdqnwqk1年前百科12

非我族类

谢邀!为什么自己读外国小说感觉没有中国的好?这的确是普遍的感觉,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条:

一是文化不同。简单的比如叫个名字,主人公名叫亚历山大尼古拉斯二世赵四,本就太长了,再找了个阿依土鳖的名叫马克西姆马里莲梦露的公主,如果再有几个长名字朋友们一搅和,你根本就搞不清到底是赵四还是刘能甚至是赵本山都亲自出马了,即使名字叫个简称,不是汤姆就是杰克,不是玛丽就是莎丽,最后到底是大汤姆喝了汤还是玛丽骑了马,看完了也没分清。而不像中国的小说,哪怕《水浒》有百零单八将,一句”大郎,该吃药了“,即使不翻书本,也都知道是潘金莲在说武大郎,记得清楚的很。

二是环境不同。乡村虽是乡村,城市也叫城市,但由于人物想的法、说的话、做的事、感的情不同,会让你感觉环境非常陌生,甚至相去甚远,很难有代入感。所以,要读外国小说,如不先下一些风土人情、宗教文化之类的功夫,或者先阅读一下前言、后记这些劳什子,而是直不愣登硬着头皮就直接开读的话,读起来的确是很费劲的。

三是习惯不同。仅以表达习惯而论,我们习惯主谓宾式,外国人习惯倒装句,而且倒装套倒装,不把你装进去绝不是孙子。理解倒装套倒装这种复式句式有多难,问问高考英语和四六级英语考试的考生就知道了,正所谓倒装套倒装,越装越乱慌。再如在叙事结构上,我们习惯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好的小说,从”十一前夕,某某终于死了“一句话开头,先引起悬念,再宕开去写他的老婆、情人、小三,再写他们彼此的纠葛,中间在掺杂纯情、爱情、色Q、家庭、伦理、暴力、悬疑、侦探、科幻等各种好看的因素,最后才以”某某为啥死了“来收尾,讲究个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让你一路爽到底。而外国小说,为了表明自己是在写长篇小说,一开头就是某某坐在院子里,看花看草,想东想西,一坐坐了好几十页还在坐,即使文笔再好,即使表现了某些高超的写作技巧,但坐了好章,坐的人坐烦了,看的人也看烦了。甚至可以这样说,你几页几页的跳着翻,都不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是翻译的原因。文学翻译既是艺术,也是科学。由于语言文化的天然障碍,使文字理解的困难远远语言的沟通。在小说翻译上更是如此。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本来就有差异,再加上译者的水平不尽相同,为译而译,很少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更谈不上去照顾到本国的读者,所以读起来就很费劲,感觉就自然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