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较文学没有在德国形成学派?而在法、美甚至中国形成了学派?
讨论比较文学的学派形成,首先要说明比较文学的概念产生。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产生,本身是和时代转型、民族独立相联系的,说早期的比较文学是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重要工具之一也不为过,而语言的地位则直接和民族地位及其所携带的民族文化在区域和世界中的地位相关。
1835年,沙勒在雅典娜学会的演讲上说:“法国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国家……欧洲之于世界的意义,正如法国之于欧洲的意义。”虽然沙勒的意见十分狭隘,带着法兰西民族的优越感,和民族歧视,但也说明了法国在欧洲文化中的中心性。毕竟比较文学的起点正是以法国影响学派开端,而影响学派的影响研究主要是研究法国如何像“给予礼物”一般影响着邻国文学的过程。
(拿破仑帝国时期地图)
而德国虽然现在在各方面看起来都是比法国毫不逊色的欧洲两大经济体,但一百多年以前的情形完全不同。法国大革命之后在拿破仑治下的法国,产业飞速发展,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财富强大无可比拟,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和优越感之高也是无可比的。彼时的德国只是一个小国家的联合体,四分五裂,产业落后,经济滞缓,尚在为政治上的统一而挣扎。
因此比较文学在德国的发展转向了另一种方向,就是“尽管民俗学本身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但民谣和诗歌的比较研究仍然是比较文学的基础”。这一观点刚好和法国学派相反,法国学派要求民俗学被清除出比较文学,因为民俗学是民间创作而不是文学史,法国学派倾向于研究写作所呈现出的人类思想史。但德国所处的时代境遇是趋势他们在民俗文化中寻找自我的认同感。
希特勒的上台使德国比较文学走向了沙文主义,甚至可说是毁灭性打击,正是威斯坦因所说的:“如果在这个国家中,莎士比亚、莫里哀和奥尼尔的戏剧被禁止搬上舞台,一些伟大的法国和俄罗斯作家的小说不能流通,那么比较文学又如何在这个国家生存和发展呢?”
(18世纪中期的德国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