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兴盛,为何在宋朝?

bdqnwqk1年前百科9

词,中国诗歌的一种。其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为何盛行于宋代?实际上应该是和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词人。在位十五年,过着偷安、享乐的生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据传,当时他还在净居寺听经,仓忙中肉袒出降,宋灭南唐后,封其为“违命侯“。978年七夕时,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将其毒死。

李煜治国不行,却擅长诗文,精通书画,洞晓音律,尤以词名世。他前期的作品,主要是描绘宫廷享乐腐化的生活,表现伤时怀人、离愁别恨的情调,风格柔靡。后期(即被俘后)的词写亡国之君的哀怨。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主要就是对昔日帝王生活的眷念和对眼前囚徒生活的哀叹。语言明净,形象鲜明,情调伤感。善用白描和比喻手法直抒胸臆,构成新鲜的意境,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藩篱。他的词艺术上成就很高,突破了花间派”(注)词的狹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等,均为名作。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李璟,五代南唐中主,词人。政治上亦是平庸无能,恣意享乐,荒于国事。其词却以抒写怀人惜别,感时伤秋著称。

注:花间派:有五代后蜀赵崇拜祚编选的《花间集》,为现存最早的词集。收选有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是反映上层社会统治阶级的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后世称这种风格的作家为“花间派“。但是有若干描写南方风土人情的作品,语言优美,接近民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