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中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既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年学生正是跨世纪的一代,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与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社会的变化会引起我们生活的变化,影响我们的成长过程。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当中,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二,我们要奉献社会,就必须关注社会和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知道社会对我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选择我们发展的方向,才能学有用武之地;第三,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只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才能客观的看待社会,在走出校园之后才能顺利地进入社会,才能在各种岔路口上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道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下面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一、引导学生直接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社会的概念非常广,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乃至整个世界都可以称作社会,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亲自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1.观察住处街道的状况,进行一些历时性的描写、记叙
2.观察学校街道的状况,进行一些历时性的描写、记叙
3.利用周末,深入到商业区、公园、离家(校)较远的街道、郊外等场所,观察并记叙所见所闻
4.利用寒暑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目的性强的调查活动,如汽车站情况调查、民工生存状况调查、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学阶段留学生情况、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等
5.利用亲人单位的资源,进行一些行业调查
在每一项活动中,我都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或记录,复杂的多从几个维度研究,简单地从一两个维度研究即可:
①记录看到与听到的内容
②给所见所闻定性
③深入挖掘原因
④预测未来趋势
⑤对照相关政策进行研究
⑥阐述主要问题
⑦阐述积极意义
⑧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给出一些可行方法
⑨凡是可以用数字呈现的,要做成图表
这些对社会直接体验的观察记录是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们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增强敏锐的洞察力、具备一些初步的理解与研究社会的素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让学生积累起大量的与众不同的第一手材料,这一点尽管能力层级不高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二、引导学生间接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初中生的生活圈子决定了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更多的应该是间接地观察感悟社会,主要借助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
1.阅读报纸、期刊
引导学生关注的报纸主要是:阅读《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四种中的任意两种。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重大时政新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要闻,二是每种报纸的社论、时评。要求要进行分类积累,采用剪贴、摘抄、压缩等方式完成。
引导学生关注的刊物主要是:阅读《人物周刊》《看天下》《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意林》中的任意两种,重点关注其中与当前社会联系紧密的文章。阅读时要带着以下问题读并做好一些读书笔记:
①哪些文章是在讨论最近发生的事件?
②作者的切入角度是什么?观点是什么?
③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④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什么?
⑤有没有可以商榷和补充的地方?
⑥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文章阐述,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又是什么?
2.关注电视新闻
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节目主要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凤凰大视野》《G4出动》《马后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是中央台的核心节目,其信息正统、准确,代表党的方向,一定要关注和研究。《凤凰大视野》是香港的节目,对新闻的剖析角度独特、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马后炮》评述新闻角度独特而且语言十分风趣幽默,引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深入思考。
这些栏目尽管呈现的是一两个主持人主讲的形式,实际上背后有一个有力的团队,其中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从大量的资讯中进行筛选、排序、分析、对比,最后形成精华进行播报。凝聚的智慧含量往往超过私人的撰述,长期关注这些栏目,对于锻炼思维、开阔视野是一条捷径。
3.关注优秀网络平台
引导学生关注的网站主要有: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等。这些网络上有很多的新闻和时评,而且最新新闻,是可开拓学生的思路。另外,这些网络上还有很多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著名学者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的质量很高,值得研究和模仿。
但是,利用网络要特别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增强辨别的能力,网络上的文章有很优秀的,但也有很糟糕,甚至反动的文章,要科学分析,为我所用。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本校政治教研组开展的《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研究》活动。《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研究》是我们政治教研开展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重视,我引导学生从“听、看、做”两方面参与活动:
“听”,我首先告诉学生新闻播报的时间,每节政治课的预备钟响后到上课钟响的五分钟;其次,利用这个时间和学生分享国内外重大新闻和社会新闻或校内外新闻、通过自己讲、学生讲、放视频、读报纸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再次,引导学生注意听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学校广播报道的新闻等。
“看”,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新闻、看学校的新闻报纸展览、看电视新闻,上网收搜新闻等。
“做”,我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时事小论文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新闻报纸展览活动,利用班会课开展《学习十八大》的演讲比赛,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市民关注的问题等。
总之,中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视野开阔了,知识面扩展了,平时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的时间减少了,对国家的大事关心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在学生身上真正体现出新世纪中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