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本院校跟着长江学者读博如何?
二本的长江学者?!哇,在二本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高校系统里,虽然有职称序列,讲师、副教授、教授,但这个标准是根据学校定的,不是通用标准。比如,大家会认为清华的教授水平会高于郑州大学的教授,甚至有些清华的副教授也比郑州大学的正教授水平要高。郑州大学还是211大学。至于二本,里面的教授说不定到清华连讲师都评不上。
但长江学者不一样。长江学者的名头是全国通行的。现在有几个大家都认可的人才头衔。第一,不用说,肯定是院士。第二,就是长江学者,还有千人、杰青等。这三个基本都是同一档次,升入院士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此,一个学校的长江学者不多的。清北这种层次的比较多,清华物理系有9个长江学者。深圳大学用钱砸,招了不少人,官网上说有26个长江学者,不过有20个是短聘的,就是说深圳大学自己可能只有6个长江学者。对于二本来说,大概也就是1~2个的水平,大部分二本是0个。
现在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了,事实上好的教育也应该类似学徒制的,尤其到博士阶段。如果要研究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履历,会发现很多人的师承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好的老师能培养出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到了博士阶段,老师非常重要。
长江学者在二本肯定实验室是最先进,资金最多,水平也最高。跟着这样的导师读博,当然好处很多。我认识一个人,他导师不是长江学者,是那个小学校的第一个博士点的博导,刚开始很艰苦,但随着他导师的学术声望的提高,他也混得风生水起。后来他导师混到了院士,他也当上了那个实验室的主任,混成了教授、博导。不过,这个是运气,导师上升速度很快,自己也足够努力。因为,还说不定另有一种可能性,长江学者一堆学生,平常特别忙,连人影都见不到,读完博士就成鸡肋了,二本的博士在就业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所以,不要看名头,要仔细调查,跟老师交流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否则,二本的博士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