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bdqnwqk1个月前百科12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中国文学有什么著作?

著作很少,诗文很多,改短剧的话应该是要那时候的戏曲吧?

十七八世纪是清朝呐,
有杂剧,,和传奇等等很多 不过最出名的著作是洪升的和孔尚任的 小说么大家熟悉的和还有 也成书于18世纪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

1、上古歌谣

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2、神话传说

主要保存在《山海经》 《 淮南子》《楚辞》

◆开辟神话(创世神话)

如: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自然神话

如: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英雄神话

如:鲧禹治水 后羿射日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①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二、《诗经》

1.诗经简介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 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诗歌,共311 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先秦时期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期称为《诗经》。

2.诗经六义: (1)风雅颂三类是音乐曲调名称

“风”: 周代15个地方的歌谣,共160篇。――诗经的灵魂

“雅”: 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 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2)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艺术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诗经》的艺术特点:

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起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语言上,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手法上,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内容上,多用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主题上,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4.《诗经》名篇

《国风》: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

《大雅》: 《文王》、《民劳》,

《小雅》: 《鹿鸣》、《采薇》。

《 颂 》 : 《清庙》《维天之命》《噫嘻》。

三、楚辞

1.屈原简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楚辞》简介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收录了屈原、宋玉、王褒、贾谊等人的诗歌,共17篇。由西汉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而成。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3.《楚辞》常识

①代表作: 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宋玉的《风赋》等。

②《离骚》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③《楚辞》 与《诗经》 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源头。

④“风骚”――《诗经》之《国风》 与《楚辞》之《离骚》

4.楚辞的基本特点

①诗风上,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

②体式上,楚辞相比于《诗经》篇幅有所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成长短布局,参差错落,扩大了诗歌的容量,丰富了内容。

③语言上,多用楚语楚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方言词语大量出现,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④结构上,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四、先秦散文

1.《尚书》

(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2)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说《尚书》由伏生传下来。

(3)“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2.《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修订,记述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大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3.《左传》

(1)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

(2)《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叙事性作品。相传是左丘明为注释孔子的《春秋》而作,重记事。

(3)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出自《左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

(5)《左传》的叙事特点

①善于叙写重大事件,往往会突出一个中心,并能围绕中心写出历史事件的前后关系.

②善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历史传闻融合在一起,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

③善于叙写谋杀、政变、行刺等一类事件

④善于叙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⑤善于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 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 元帅先轸大怒痛斥, “不顾而唾” , 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

⑥《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4.《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也被称为《春秋外传》。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例如:《曹刿论战》

5.《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出自《战国策》的课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6.儒家

(1)孔子、孟子、荀子

(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2)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 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政在得民”,民本思想,反对苛政。主张性善论。

(3)荀子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主张性恶论。

7.墨家

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8.道家

(1)老子:

老子是春秋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尊称为“太上老君”,倡导: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庄子: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庄子》哲学的诗意表现

①以寓言为主的创作手法,揭露社会风气的黑暗恶劣,讽刺统治集团的虚伪和污秽,鞭挞对一切功名利禄的追求。表达了庄子对理想盛世和理想人物的热烈追求和赞颂,宣扬一种自由和超凡脱俗的追求。阐发了庄子的处世哲学,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借题发挥,寄予深刻的哲理。

②散文中的寓言,多表现出他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

③说理不以逻辑推理取胜,而以比喻、象征之手法取代抽象的说理,因此体现出形象回恢诡的论辩风格。

④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⑤句式错综无法,富于变化,喜欢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⑥庄子在文学史上与屈原并称,史称“庄骚”,他开创了不同于儒家的新文学传统。

9.法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