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习古诗词应该从诗经开始学起,你同意吗?
学习古诗词不必拘泥于先从哪里开始,生活和学习中先接触到哪篇就先学哪篇,由浅入深地学才是最合理的。《诗经》比较深奧又是文言文,最好是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再接触为好,否则就象啃生瓜,品不出瓜的真正味道来。
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对于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有什么收获感悟?
1987年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出版。林庚先生在序言中说:“人之会心,或囊括宇宙,或隐于针锋,灵犀脉脉,若相问答。行霈为学多方,长于分析,每触类而旁通,遂游刃于群艺,尝倡边缘之学;举凡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维所至,莫不成其论诗之注脚。本书上编盖由浅入深,沿波以探源;下编则青山历历,峰峦自见。仿佛两条坐标轴构成一幅坐标图,交辉映照,互为表里。话固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譬喻又总是跛足的,不知其可耶非耶。多年来行霈时叩我柴扉,每纵谈终日,乐而忘返;盖习以为常,亦性之所近也。”
书中写到: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构思的规律奥妙在‘神与物游’,也就是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
“艺术真实不能离开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的真实。对于生活死板的摹拟,永远不能成为艺术。只有反映了事物的神,也就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点,才能达到艺术反映生活的目的。形,是表面的,神,才是本质的。”
书中对李白,杜甫的诗见解独到,精确概括 “李白写诗往往在应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袁先生的诗歌艺术研究,最爱从诗歌的意象入手,由意象到意境再到风格;而又往往以史学思维的角度探讨一个诗人诗风的来龙去脉,又运用多种影响因素对现象做广义的文化学解读。《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这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启发性,是诗歌艺术研究领域内不可多得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