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略专家杨承军和媒体人胡锡进关于增加核武的看法哪个更正确?

bdqnwqk1年前学者2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隔行如隔山,这点萨沙深有体会。

萨沙本人略懂些历史,但对于古代史并没有系统的在课堂上学过,只是自己在家看了不少书。

有意思同一个朋友闲聊,人家是宋代史的硕士。

我们无意中说到宋代一个片段,他随便讲了七八点我不知道的历史片段,改变了我对一个事件的观点。之前很多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为什么?人家就是研究这个的,还写过多篇论文,这是他的专业。

所以人家哪怕闲聊,肯定都比你业余研究的要专业的多。

道理也是一样。

杨承军是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大校,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着47年的相关从业经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城市安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全军军事学学科评议专家,装备理论专家,《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略卷》终审专家;核战略专家,核军控专家,导弹技术专家,军史专家,首席军事理论专家。

其中,杨承军最擅长的是核战略,写了很多文章。

可以说,我国和战略方面,杨承军是相当了解的,毕竟一直工作到退休。

杨承军基本完全否定了胡锡进的观点:我们不应该与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只要继续提升质量,保持住现有的核武器生存能力、抗核打击能力、突防能力等就足以威慑其他图谋不轨的国家。“中国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时至今日,世界核大战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一个国家,即便被核大国攻破首都,也不会敢于使用核武器。

核战争只能在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发生,大家都有核武器就等于大家都没有核武器。

这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使用,就是有武器的美国,对付没核武器的日本。

这就同一战的化学武器一样,各国一起用,结果两败俱伤,共伤亡130万人,另外还有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化学武器还严重污染环境,战后花费巨大财力物力去清理战场,医治化武受害者。

搞笑的是,由于协约国和同盟国都使用了化学武器,最终大家几乎是同归于尽,谁也没好果子吃,谁也没占到任何便宜。

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大家都不用。

到了二战时期,轴心国和同盟国就心照不宣,一同停止使用化学武器。自然,双方都做了很多准备,比如美国万里迢迢将化学武器运到欧洲,防止德国突然使用,但终究是没用。

所以,今天的核战略也是一样,只是单纯的威慑,根本没有谁会去真正打核战,除非是疯了。

杨老曾说:核武器仍然是当今世界无可替代的战略大杀器,凡是有过核爆炸、核泄漏的地方,至今后果仍然非常悲惨。很多核试验地区已经过了几十年,仍然是无人区,没有人敢于进入。

这些都警示着我们:核武器、核泄漏必将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世人须高度重视核安全和慎重使用核武器。

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将老首长在回忆录中写到,“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在人类历史上,希望永远不会使用核武器、爆发核战争,因为这是对人类的犯罪,是对人类共同居住环境无可换回的践踏”,我高度赞同这位老首长的话。

萨沙认为对于今天我国来说,只要保持一定的威慑力,也就是一旦遭遇美国的核攻击,可以保证立即还击,摧毁美国部分主要城市。

这种威慑力就足够了,而不是说没事就把核弹搞到1000枚,10000枚,这是外行人的说法。

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用日俄战争日本将军的话来说:1门每发都击中的大炮,比100门每发都不中的大炮,要强得多。

有用巨资扩大核武数量的能力,还不如研发和部署最先进的核武器,以增强长远的核威慑力。比如我国的超高音速武器加上核弹头,目前美国就很难对付,理应不断深入开发这方面技术,而不是用钱去造一些技术已经不先进的武器。

所以,随便扩大核武是无稽之谈,也没有任何必要。

大家看看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怎么被苏联遗留的核武器玩死的。

乌克兰当时分配到,2000多枚核弹,比胡锡进要求的数量还要大。

这些数量巨大的核武器,乌克兰不能独立发射,等于废铁。

而乌克兰政府分析:核武器平时的维护和保养,就要吃掉乌克兰政府三分之一的财政预算。

乌克兰政府不堪重负,被迫在北约帮助下销毁。

杨老已经说的很清楚,甚至还有些难听,但确实是肺腑之言:对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规划计划,有专门的院士、专家始终都进行着极端严格细致缜密的跟踪、研究、论证和计算,对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也都有计划地进行着部署和决策,相关广大官兵也在全天时、全方位的维护着国家核安全,完全不需要无关人员的“长臂干预”。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呼吁国家增加核武器数量的声音,还提出了具体数字。这种炒作对国家安全百害而无一利。我认为,即使按照他们提出的数字增加核弹头,既不能对美国构成新的威慑,而只会激起对我国的高度警觉、为他们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新的依据,也会使我们陷入核军备竞赛陷阱;会激起邻国不安,把他们推向美国寻求核保护;会激起国内民众和网民对国家、对军队的不满;更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失衡,对更需要投资的脱贫、住房、医疗、上学、养老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则无力解决。

我国决策核武器的发展数量及力量规模,历来都经过非常的缜密研究论证,决策也极其慎重。

针对上述情况,常年奋战在核领域的科学家们,在缜密论证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射程核武器发展数量、毁伤能力、力量规模需求;对服役期满的核武器进行检测并提出可否继续服役的结论;根据国际核形势的变化,提出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规划、指标及补充完善报告;军委、总部据此进行咨询并决策。这些,炒作者们清楚吗?

我看到,很多院士、专家、官兵,他们为了维护国家核安全,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一代又一代地在深山里做着牺牲和奉献,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和无名的英雄!而在网络上肆意抱怨的人,你们的言行是在帮助谁?谁喜欢你们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