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佛教基础知识的意义
1.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佛教是人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在今天,佛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寺院还存在,即使暂时不能为社会做点具体工作,至少可为大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
我们在外忙忙碌碌,有机会到寺院放松一下,使心灵得到休憩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社会贫富悬殊,不少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
如何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如何使那些有钱人像佛菩萨一样慈悲众生?完全通过政府力量行使这些职责,目前还有一定困难。而宗教团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僧尼是独身,没有家庭拖累,不必为个人所需奔忙,可以更投人地从事慈善事业。 如台湾地区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在全球拥有四百多万会员,无论是赈灾扶贫还是发展医疗事业,都做了大量工作。
佛教对社会道德的重建,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宗教内涵,道德更是以宗教为基石。
因为宗教使人心存敬畏,并强调因果观念,能有效约束我们的行为。 否则,人们就会抱着侥幸心理犯罪,使社会失去基本制约。
法律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还取决于执法力度等因素。即使法律能将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然构成。
宗教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然,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对于心灵健康、环境保护、家庭情感等问题,佛法中都有丰富的指导内容。
长期以来,我也一直在从事人生佛教的弘扬,在各地作过很多相关讲座,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佛教的财富观》、《心灵环保》等书籍出版流通。我觉得,佛法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独特的解决之道,对改善社会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
2.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的介绍
这是一本有关佛教抄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九个方面简要介绍佛教的历史发展、佛教传人中国、主要宗派和基本教义、教团组织及其主要制袭度、戒规、、佛、菩萨、鬼神、诸天和中国佛教知的名寺名山、主要节日、佛教文化、佛教典籍、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知识。让你初步了道解有关佛教文化的知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3.佛学的知识体系是怎么样的
佛教的根本有两点:
第一,揭示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来面貌,至于真实面貌是不是大家喜欢的,它不管。
第二,佛教包含一个宗旨:让一切能感受到痛苦者,脱离痛苦,包括暂时的脱离与彻底的脱离。
巧合的是,第一点和第二点居然最后发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达到其中任何一点,另外一点也达到了……
基于这两点,我想,它谈不上什么普世价值。因为在佛教里面,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什么有价值??没有什么有价值。
如果展开了说,就一堆问题了,佛教的那些是可信还是不可信?如此等等,这些世俗的争论,其实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佛教发现世界的本原规律,非人们的常规思维可以理解。原因很简单。科学技术和常规思维都是建立在逻辑学的基础上的,不管你学过没有学过逻辑学,你不自觉的就会遵守这个逻辑学。违背逻辑学的东西,通常而言,都不对。
但佛教的这个规律,却是比逻辑学更基础的东西,它能推导出逻辑学,但还能推导出其他内容,有的是违背逻辑学的。但它偏偏还就是正确的。例如,A比B大,B 比C大,那么A比C大,这在常规思维和逻辑学中是严格成立的。但在佛学中,却无法有如此的定理,你可以说A比B大,也可以说B比C大,但基于这两个事实,你不可以直接得出A比C大——如果你要得出这个结论,你就是承认了逻辑。那么如果抛开“逻辑”这个既定假设呢?因此佛教除了这种常规思维的智慧之外,而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就是所谓空性。
而所谓空性,并非指“空无”一类的概念,其实空性就是指超越逻辑之意,或者说超越二元对立之意——逻辑实际上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简而言之,一个高僧,证悟了空性的高僧,他当然不傻,当然知道A>B,B>C那么A>C的道理,但与此同时,他还知道如何超越这个,如何让这个规律失效。
有一个例子:米拉日巴(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师,一千多年前的人物),与弟子在散步,突然下起冰雹来,路边有一个牛角,于是他走进了牛角里面,然后在里面对弟子喊“弟子,快进来吧,如果你证悟了空性的智慧,里面还很宽敞呢!”牛角并没有变大,米拉日巴也没有变小,但他就是在牛角里面。他实现了这一点,超越了常规的逻辑。他当然知道弟子比牛角大,所以无法在牛角里面的这种通俗的逻辑道理——但他超越了它。
事实上,在量子力学里面,基本上可以说有一点点这样的倾向。例如薛定谔猫:一只猫,要么是死了,那么就是没有死。但薛定谔猫,他既不是在死的状态,也不是在非死的状态——这其实就是不遵守逻辑的一个例子。也算是不遵守二元对立的例子。
4.谁有佛教的起源、发展和佛教的作用、意义及佛教方面的一些知识阿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
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历史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当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主要生产方式从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加上人们学会了种植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再加上铁器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社会结构进入奴隶制社会。当时的社会人群被分成四个等级:①婆罗门(宗教祭司,掌握掌握神权和教育权,宗教经典和文化知识),②刹帝利(武士阶层,后来还包括国王和军事贵族,他们掌握军事和行政权。)
、③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后来还包括从中分化出工商业主、高利贷商人。)、④首陀罗(由非雅利安的土著部落平民组成,地位低下)。
另外还有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被称为“贱民”, “不可触者”(untouchable)。当时印度社会上的主要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自然精灵和祖先神,信奉天神、雷神、司法神、日神、火神、风神、雨神等多神。
婆罗门教是维护当时的奴隶社会的一门宗教。它宣扬业报轮回的观点,认为人在今生的行为(业)的善恶,将带来来生轮回不同的因果报应;如果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或有违犯种姓规定的行为,或有杀生行为等等,死后将轮回转生为下等种姓贱民或为牲畜,而如果学习吠陀经典,苦行,行善,死后可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
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婆罗门教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包括马祭、祖先祭、天神祭、梵祭、精灵祭种种献祭。
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 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和势力增加。
他们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制度不满,而且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
其中,在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中有一位年轻人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他也接受了沙门思潮。决心建立一种新宗教——佛教,它吸收原来婆罗门教的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
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当然,产生和流传于封建社会的佛教的对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作用,也还需要通过宣扬按照佛教的道德规则进行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来实现。
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其发展和得到广泛的传播却是在古代中国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东方国家,象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等。反而在其发源地印度,佛教却没有成为主要的宗教。
印度的第一大宗教是由婆罗门教改革后发展的印度教,甚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可能都比佛教在印度要广泛。究其原因可能是印度教更加符合印度的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
到了近代,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也进行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如取消古婆罗门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寡妇殉葬制等不符合民主社会的内容,对繁琐的宗教仪式进行简化等。使得印度教成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印度大多数人信奉此教,但是旧宗教中的种姓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陋习在一些地区仍然有存在。
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随着阿拉伯波斯帝国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入侵而得到传播的,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基础。特别在由印度分出的巴基斯坦等国家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
佛教虽然在古印度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但是到了9世纪以后,印度教经过改革后逐渐兴盛,而佛教僧团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
到12世纪阿拉伯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进入印度,统治者排斥佛教,很多佛教的重要寺院被毁。到13世纪初,印度的佛教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直到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了约700年的佛教又出现了复兴。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恢复了一些佛教胜地,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
特别是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有了。
5.佛家文化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佛教作为一种普世宗教,关注人类的生存现状、精神危机以及社会领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佛教道德具有独特智慧,慈悲、平等、无贪、净心等一系列颇具人文精神的价值理念,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在平等观中构建和谐社会。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稳定的状态。而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佛教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思想无疑对促进这三方面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因为人人均有佛性。
在此基础上以无我为前提倡导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所有的不和谐皆因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当作满足自己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佛教提出“无情有性”的学说,不仅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强调有情世间一切生命形态的平等。 人类应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尊重自然而不因一己私欲而无休止的掠夺资源,侵害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
佛教的平等思想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二)、在慈悲观中维护世界和平。
佛教的慈悲观并不全等同于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它是完全摆脱了狭隘、自私,对万物没有分别心的绝对平等、慈悲的思想,进入到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绝妙境界。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慈悲观,让每一个体生命都应怀着感恩的心态去利益众生,给予他人最真诚的关怀。慈悲意味着感恩,意味着尊重。
佛教慈悲观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五戒”、“十善”中,尤以杀戒为首。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情况下,因宗教、民族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流血冲突不断,佛教的慈悲观恰恰可以对治暴力、冲突、杀戮,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有积极作用。
(三)、在缘起观中促进全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佛教以缘起理论来解释宇宙人生,其伦理道德亦是以此为前提。
《阿含经》将缘起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说明一切事物在时间、空间上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独自存在。
佛教的缘起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关爱自然,关爱其他生物。因为人类的幸福同样也建立在自然的美好与其他生物的幸福生活中,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曾经对这位伟大的母亲怀着无比的敬畏之心。佛教告诉我们用平等、感恩的心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之和谐、亲密相处,对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当今世界生态伦理学的建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佛教是在社会空间中不断演化和发展的,其主体功能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佛教道德作为佛教主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社会公德的作用。
佛教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防非止恶、扬善崇德,综合了社会控制、社会整合、行为规范、心理调节等一系列功能。 佛教应该而且能够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6.佛教的基本知识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
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
(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