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入关前后的战斗力,有没有差别?差别大吗?
这个问题,相当于是说一个人一辈子都是一成不变?
变化永远是万物的本质!同时两面性也是一种事物的常态!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清朝从一个不断开放学习中成长,却在停滞学习中衰亡的一个道理.
1627年皇太极登基大汗:主要核心政策就是在满州实行满汉和解,提升国力。满汉和解:
对于归来的汉人不再编入为奴,而是采取了汉八旗制度。如扬威大将军岳托提议一品汉人来归,即许以一品满官之女。二品汉人来归,即许二品满官之女。岳托自已率先与额驸汉官佟养性结成姻亲
尤其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在大凌河战役后归降的明军,还举行了一次集体婚礼,这些手段使得后金的发展极为快速。
后在1635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时,满清的变革继续加大。
由此思想引导下,满清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
一、开创了满蒙汉三个八旗,这就是满清入主中原的核心力量的构成。1、满蒙八旗:主要负责骑、步兵野战攻击。
2、汉八旗:主要负责火炮、火铳、步兵及工程、水师等兵种。如尚可喜、耿仲明的炮兵部队的组成,使得满清具备了多兵种、冷热兵器作战的时代。
1631年,汉军编旗。一旗约7500人定制
1637年,汉军编分二旗,
1639年,汉军编为四旗。
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成型。陆续达到6万人部队。
1)而且汉八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解陆续归降的汉人与满清人之间的关系,使得清朝内部的满汉矛盾大为缓和。
如范文程劝降洪承畴,祖大寿等,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明军将领的归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汉八旗的作用,在入关后更起较大的作用,对于投降、抵抗的汉人进行说服与沟通工作。同时汉人对于关内的情况更为了解,攻击明军也是效果明显。
如佟养性与李成栋就在攻击两广的战役中起到很大作用,
后期如吴三桂等军队在平灭南明之战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这明显是满汉政策作用的体现。
二、鼓励境内满汉人等屯田自耕,读书习文1、八旗子弟无论满汉均需耕种屯田,奖励耕织,并适当交纳赋税。
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编为民户,发展农业生产。
这样在入关之前,满清能够具有良好的战略物质储备和较好的经济能力。
2、皇太极同时规定八旗子弟必须读书。
皇太极下令,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
规定从1632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皇太极还找专人翻译汉籍的《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资治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
1635年,后金的文馆诸臣翻译了辽金宋元四代史书。
1636年,皇太极要求诸皇子贝勒必须经筵讲席,就是现在的上历史课,加强探讨与学术交流。并由此对于八旗教育制度化。清皇室及八旗的文化水平至入关前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清代入关之后十一个皇帝,除了同治稍差一点,个个都是饱学之士。
三、清兵入关门前,有烧杀抢掠的一面,但他只是在境外抢掠以充实其财力,在境内却实行的是保境安民,这就如同一个要上岸的黑社会是一样的道理。
这种做法,即是对明朝的一种杀伤,也是对其财力的一种扩充。
即要看到其烧杀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在属地内励精图治的一面。
应该说满清的学习期表现是良好的。所以其战斗力强,国力充足。
结果:在入关之后,可以迅速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其中就有因为其具备国力,所以一入关,满清即免除了北方地区的明朝时期加征的税赋。和平接收明朝归降的官员,“官归其官,民归其民”
所以,满清能够1644年入关,迅速稳定北方局势,一年之内即平定江南大部。
主要是国力充实、政策得当、战力强大。三位一体,没有什么脱离前两者的战力强大问题。
而恰恰相反的是明皇室,一不惜民力,二不尚读书,三不能努力。王朝更迭就在所难免!
再说后期问题:核心在于照搬性的纵向学习。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
每一个王朝都是如此,“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原因就是学习开放的精神并没有良好的执行。而是照搬性的学习!
一、照搬学习的会把不好的也学过去。在入关之前,满清只是一个学生,也只有一个汉文化的老师,所以照模照样的学得很认真。
把儒家文化与中原制度照搬的结果,就是同样继承了中原文明的缺陷部分。
1、军队:世兵职,祖祖辈辈都当兵,注定了军队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素质得不到提高。
国家稳定后,失去入关时的增量财富,动力就明显下降,八旗与绿营逐渐成为提笼架鸟的群体。
2、文化:为了保障满清统治,实行了文字狱,使得中国继续了明朝以来的思想禁锢。只读四书五经,写蝇头小楷,做八股文章。完全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所以龚自珍有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就是说这个问题。
3、经济:仍然继续明朝的闭关锁国与小农经济,国力无法再行提升。
清朝的战斗力自然成问题,即使在白莲教起义、清缅战争中也打得是狼狈不堪,更别说面对
太平天国这样的宗教性起义。也只能依靠汉族团练。
二、照搬性学习,就是继承宋明理学以来,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观。注定了其不能有更开放的视野!清朝的问题在于是。虽然每个皇子都能够熟读儒家经典,且良好的以身作则示范。但世界上不止是儒家经典。
“只看上下五千年,不管纵横九万里!”问题,就是无法进行横向的学习,不知世界文明到何种程度,工业文明是何等奇异。
顽固坚持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就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强大自我的能力。
1、十七世纪末:康熙明知道西方科学有众多可取之处,甚至其本人学数学、学生物,但就是不与臣子们交流,极怕影响清廷的统治思想地位。
2、1793年:乾隆在会见马嘎尔尼使团时,仍然要求对方下跪。对其送来的武器大炮及工业产品全部熟视无睹,一样不动的放在了圆明园。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小斯当东见乾隆
3、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仍然坚持英法使节下跪才能见面,才能签约,并扣留英国巴夏礼39人谈判人员39多人,打死20人(茅海建《苦命天子 咸丰皇帝奕詝》)。这种坚持就变成了顽固!
4、1861年,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清廷才先进行了洋务运动的变革,但这种变器物不变思想的做法就只能亦步亦趋,最后被日本迎头赶上,遭致惨败。
表面上看是战斗力的问题,实际上却是思想与学习的问题。同时也是既得利益能不能敢于放弃的问题!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
可以想见,明朝的失败就是不学习,清朝的问题就是有选择的学习。没有什么明清问题,只有学习与不学习的问题,积极开放的学习必然能够兴盛,闭塞选择的学习必然导致灭亡。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蒋世第,吴振棣.《沉没的甲午》《湘军志》王闿运《秋风宝剑孤臣泪》姜鸣
茅海建,《苦命天子 咸丰皇帝奕詝》
《中国剑桥晚清史》《谁收藏了圆明园》
《翁同龢日记》
《秋风宝剑孤臣泪》
《容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