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会成为不朽之作?

bdqnwqk1年前百科15

谢谢邀请。“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代天启年间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成的三部短篇小说集。每部四十篇短篇小说,共一百二十篇。“三言流传较广,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中有些故事被改编成戏剧或电影,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言所以逐渐引起文人的注意,受到群众喜爱,其原因恐怕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宣扬了在婚姻和爱情问题上,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和互相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二是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意志。

三是在当时政治黑暗,社会风气恶劣的环境中,人们渴望真挚友谊,斥责背信弃义的行为。其中的一些小说正是通过历来传诵的故事来批判当时“交道奸如鬼的社会风气,歌颂了友谊的可贵。

明代小说,三大名著的诞生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明代:三大文学名著诞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四部伟大的文学名著,除《红楼梦》写作于大清乾隆年间,其它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均产生于明代初年和中后期。

其中,《水浒传》前七十回,《三国演义》的写作构思,还在元末就进行了。只不过明以前的《水浒》前传书稿,是以话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和民间流传。

明朝一三六八年立国前后,朱元璋在应天府做了皇帝,《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两大师徒作者施耐庵,罗贯中,还处在逃亡的浪迹天涯之中。

为何说施耐庵,罗贯中在明初会有逃亡避祸一说呢?我在头条几篇文章有过祥细论述:那就是,他们师徒二人,曾是朱元璋在军阀兼并战争中的战塲对手。

只是由于苏杭的盐商军阀张士诚胸无大志,施耐庵和他的太原弟子罗贯中才拂袖离开张士城的幕府而流落江湖,因而未看到朱元璋灭了江西强人陈友谅,又来各个击破苏卅王,打败张士诚時,一道逮了他们作俘虏。

所以曾生活在苏卅的施耐庵和罗贯中,不仅是军阀张士诚的旧人,而且还曾是有很高级别地位的幕府谋士。他们曾为张士诚谋划过怎样联合陈友谅,方国珍打败朱元璋,与呉王争夺天下的战争出过力。

后来,由于天下初定,国家需要人才。在得到军师刘伯温的推荐,施耐庵仍不愿出山为大明皇帝做官,据传他还被朱元璋抓了关押起来。

虽说在战乱年间,文士们各投其主,站错队的人不止施耐庵师徒,没有必要都一一追究。但找个借口抓起来吓唬吓唬,没什么不可以。

于是在刘伯温的主意下,施耐庵,罗贯中既然不愿给朱元璋做官,但在著书立说上,就不能不顾忌其文学创作的政治倾向了。

为了自保,施耐庵创作了水浒后传,把梁山一百单八将,从造反的强盗,写成受朝庭招安的将领,为皇帝征方腊,去打南方不替天行道的强盗。老朱才放过了他们。这就是我们读梁山英雄時,为何会有一部《水浒》,又有另一部《水浒全传》。

因为《水浒》写作于元未,天下都在反抗元朝的统治。施耐庵,罗贯中都是江南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农民起义军一员。而天下都在反抗元朝,就像水浒梁山的义军反抗北宋。所以《水浒》作为前传,是歌颂农民起义军的。它原本只有七十回的篇目,写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就完书了。

而《水浒全传》的后几十回,是明朝得了天下后,施耐庵既然不肯为朱元璋所用,那就抓起来,新帐老帐一块儿算。为了出狱,得到老朋友刘伯温的暗示,施耐庵才以娴熟的功力,增写了一部后传。总算向明朝认输,表明了拥护正统的立场和态度。

因此几百年后鲁迅先生评价《水浒传》時,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一三七一年,明洪武三年,施耐庵在江苏兴化一个偏辟的盐湖芦花荡里隐居死去,罗贯中一边整理老师的《水浒全传》出版付印,一面创作《三国演义》,创作倾向改为尊刘贬曹。

在陈寿《三国志》里,曹操是作为正面人物记载的。可是出于政治保命需要,罗贯中反过来把尊刘贬曹当作了创作方向。否则他活不了。

所以今天的人们总有争论,说《三国演义》创作有漏洞,作家的政治观点有问题。其实就不必为难罗贯中了。《水浒传》的改写和《三国演义》政治倾向的创作倾向,都有他们一个小文人的难处。任何人均不可与强大的封建国家机器死瞌和硬扛。

那就是:谁说文学艺术须为政治服务,为统治阶级服务,只是近代社会的事?古代亦然。古代作家也须考虑正统阶级的统治需要。

此外,另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吳承恩虽也是读尽天下之书,一目十行的江南大才子。但他也是毕生都在科举之路上挣扎,都是想在官场上发展,实现为官愿望,做一个忠臣孝子,立德,立言,立名的士大夫。

可是,由于考取功名的科举之路太过曲折,屡试不第而见识官场和世道的黑暗和不公。做大事业的理想,追求,抱负实现不了。才闭门著书。

可是写什么?直言统治阶级官场的黑暗,写重重叠叠的官僚制度恶人当道,人鬼横行于朝庭和庙堂之上吗?显然不敢,也没胆量。

于是根据他从小就饱读野史趣闻,志怪小说的长期积累,他只好选择神魔妖怪,进行立名后世的创作。这样《西游记》的故事就产生了。

在《西游记》里,玉皇大帝是好的,佛祖是好的,唐和尚是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的。可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掌握实权的各级官吏,却始终是拦路虎。

而以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白龙马几个护法的主战派,动摇派,两面派的角色,无不长期周旋在恶霸,地痞,洞主和地方官吏的鬼魅之间:殊死搏斗。

所以,吳承恩的《西游记》,表面写神鬼志异而真正的创作动机,也是在借鞭鞑丒类,要尽力维护玉皇大帝,佛祖所代表的正统阶级统治的。因此一部一百二十回的著作,无不尊玉帝的天庭为正统,也是为皇权服务的。

因此,明代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些文学巨著,主要是中原刚刚才从饱受外族,蒙古统治者的制度下解放出来。明朝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来复归华夏正统文化。

作家们悟到了这一点,也就顺应了当下的历史潮流。要想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借创作活动反映出来,不能不顺应明代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这几部文学作品才能得以面世。

这,就是三部伟大作品创作時期的大致历史背景!它们的涎生,表明明代社会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初步萌芽。

知识分子著书立说的思想,已经不仅停留在藏之名山,自娱自乐的隐士的精神界面,文学须为社会服务。不管深藏多少用心,须得过正统君主和封建统治这一关,才能让作品问世。

于是明代的文化星空,说书,小说,唱本,才得以繁荣起来。文学开始以正统阶级的教化方式走入民间,而不再以诗,词,歌,赋的文体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