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的组装知识
1.阳极如何组成
阳极由两个隔板和一个阳极板构成。
隔板嵌入电解槽纵墙内衬上的凹槽中,配制在阳极的两边,起隔离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的作用。隔板上有耐火混凝土制成的阳极盖,像一个开口朝下的箱罩,顶部有阳极插入口,后端壁上有氯气排出口。
隔板与阳极盖构成一个口朝下的箱式罩,氯气在此收集并排出。阳极由5〜7块石墨条彼此用石墨粉水玻璃黏结而成,由阳极盖上的插入口插入电解槽,阳极与阳极盖间的缝隙用石棉绳严密填充,并灌以矾土水泥砂浆。
阳极借助铜母线连接到用钢板、螺钉紧固在阳极头上的导电母线上。电解时隔板浸入电解质20〜25cm,起液封作用,通常用三块耐火材料板凸凹嵌接而成。
2.阳极导杆阳极炭由什么组装
将阳极导杆铸钢爪和预焙阳极炭块组合为一体的工艺过程 称为阳极炭块组装。
每个预焙阳极炭块组由三部分组合而成:铝 导杆、铸钢爪头和预焙阳极炭块,它们之间通过焊接(导杆和铸 钢爪之间)、磷生铁浇铸连接为一体,组成阳极炭块组。阳极炭 块组一般为单块组,也有双块组和3块组。
每台铝电解槽由8〜 32组阳极炭块组成。铝导杆一般用一级铝及铝合金拉铸而成,其长度为2000〜 2200mm,横截面为矩形,尺寸以通过它的电流大小而定,一般 电流密度为35〜40A/cm2。
铸钢爪头为ZG25材质的铸钢件。根据阳极炭块的多少,爪头有三爪头、四爪头、六爪头等形式,爪 头呈直线排列或矩形排列,每块炭块至少与两个爪头相连接。
爪 头在组装前应进行砂洗并涂上石墨浆,这样可防止铁水对钢爪头 的侵蚀,改善钢爪与铸铁的接触状态,降低接触压降,并有利于 导杆循环使用时磷铁的脱环作业。阳极炭块有安放钢爪爪头的炭碗。
炭碗为圆形,深度一般为 80〜120mm。为了提高铸铁与炭块的结合力,炭碗内壁加工有 斜槽。
浇铸阳极炭块使用低磷铸铁(俗称磷生铁)。阳极自动化组装过程为:用链轮悬挂阳极导杆,在输送过程 中自动完成矫直、砂洗、涂石墨等工艺。
当与轨道输送机运送的 预焙阳极炭块同步后,爪头自动放人炭碗,并由浇铸机自动向几 个炭碗定量浇铸磷生铁。冷却后的组装炭块组,由链轮小车运 走。
每个阳极浇铸时间不到lmin。
3.预焙阳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 包括预碎、煅烧、破碎、筛分、配料、黏结剂的预处理、混捏、糊料的成型、焙烧及清理加工等。
(1) 原料。预焙阳极采用少灰原料,用作骨料的有石油焦和 残极,其杂质含量一般不大于0。
5% (残极中有电解质成分,灰 分要求可适当放宽),黏结剂为煤沥青。 预焙阳极生产已广泛采 用改质沥青或高温沥青作为黏结剂。
(2) 锻烧。采用回转窑或罐式煅烧炉在1250°C左右的高温 下对石油焦进行煅烧处理。
(3) 破碎筛分。将煅后石油焦和残极进行破碎,按照配方要 求筛分和磨成不同粒度的料,然后将其装入各自的料仓内。
(4) 配料。配料按设定的配方进行,预焙阳极的配方有大颗 粒配方和小颗粒配方两种,骨料的最大颗粒为12〜15mm,煤沥 青用量根据干料配方和成型工艺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6% 〜18%。
(5) 混捏。采用间歇式卧式双轴混捏机或连续混捏机对骨料 和黏结剂混匀捏合制成具有塑性的糊料。
采用中温沥青时混捏温 度为145°C±5°C,采用高温沥青或改质沥青时混捏温度为180°C ±5。(6) 成型。
采用专用的振动成型机组将糊料在高频振动下制 成预焙阳极生坯。(7) 焙烧。
预焙阳极的焙烧热处理多采用敞开式环式焙烧 炉,焙烧温度一般为1200〜1300°C。 预焙阳极的焙烧周期(包 括冷却)为20天左右。
清理加工。焙烧后的预焙阳极炭块略加清理,检查合格 即可出厂。
预焙阳极在使用前需进行阳极炭块组装,即将阳极导杆、铸钢爪和预焙阳极炭块组合成一体。
4.谁知道深井阳极的安装有什么要求吗
深井阳极的安装: 1、安装套管:打完阳极井后,首先安装6米的塑料套管。
该套管位于阳极井顶部,其直径要比阳极井大5--6厘米。建议将此套管留在阳极井中。
2、井下试验:建议进行阳极井沿深度方向的电阻测试,以确定较佳阳极安放位置,从而减小接地电阻。测量时,将阳极井充满水,测量辅助阳极与被保护结构之间的电阻。
3、阳极井清理:用清水将泥浆置换出。 4、安装阳极:将排气管平放在地面上,将其底部封住。
将阳极串靠近排气管平放,排气管的下端部超出底部阳极下端0.5米。 5、用塑料绳将配重块连接到较下部的阳极,距离阳极下端部3米。
对于复式电缆的阳极串,配重块连接到电缆上,距离底部阳极下端3.5米。 6、将阳极串、排气管、电缆固定在一起。
此时,在阳极上安装定 位器。阳极电缆每隔2米用胶带与排气管固定一次。
固定阳极时,阳极距离排气管的距离为5--7厘米。 7、将填料注入管下放到阳极井底部,或在安放阳极串的。
5.关于阳极氧化的问题哪位知道关于“阳极氧化”方面的知识,请尽可能
阳极氧化 1.硫酸阳极氧化 硫酸阳极氧化有以下特点: (1)槽液成本低,成分简单,操作维护简便,一般只需将硫酸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即可,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药品,推荐使用化学纯硫酸,杂质较少的工业级硫酸也可采用,所以成本特别低。
(2)氧化膜透明度高。纯铝的硫酸阳极氧化膜,是无色透明的,对于铝合金,随着合金元素Si、Fe、Cu、Mn的增加,透明度会下降。
相对其他电解液,硫酸阳极氧化膜的颜色是最浅的。 (3)着色性高,硫酸氧化膜透明,多孔层吸附性强,易于染色和着色,着色鲜艳不易退去,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4)硫酸阳极氧化操作条件为: H2SO4(体积) 10%~30% 温度℃ 18~22 Al/g。L-1 ≤20 电流密度/ -2 0。
6~3 时间/min 10~60 2.草酸和铬酸阳极氧化 草酸阳极氧化在日本应用较普遍,草酸氧化膜的特点和硫酸氧化膜相近,孔隙率低于硫酸氧化膜,耐蚀性和硬度高于硫酸氧化膜。草酸的槽液成本和操作电压高于硫酸,有些合金的草酸氧化膜颜色较深。
草酸和硫酸阳极氧化都需要良好的冷却系统配套。 草酸阳极氧化操作条件为: 草酸(体积分数) 2%~10% 温度/℃ 15~35 电流密度/ -2 0。
5~3 电压/V 40~60 铬酸阳极氧化膜特别耐腐蚀,主要应用干飞机制造工业,铬酸氧化膜和油漆的附着力强,也用于作油漆的底层,铬酸阳极氧化膜灰色不透明,一般不用于装饰。 铬酸阳极氧化操作条件为: Cr03/g。
L-1 30~100 温度/℃ 40~70 电流密度/ -2 0。1~3 电压/V O~100 时间/min 35~60 3。
硬质阳极氧化 在二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提高阳极氧化膜的硬度和厚度,把硫酸氧化槽的温度降低至0℃,电流密度提高至2。7~4。
0A/dm2,获得了25~50μm的“硬质氧化膜”。用草酸加少量硫酸可以在5~15℃得到硬质氧化膜。
有些专利用优化硫酸的浓度,加有机酸或其他添加剂,如苯六羧酸进行硬质阳极氧化。 在苏格兰,Campbell发明了采用交流—直流叠加电源,电解液高速流动,0℃,电流密度25~35A/dm2,获得100μm的硬质阳极氧化膜。
现在,脉冲电流用于硬质阳极氧化时,特别是高铜铝合金一般很难硬质阳极氧化,使用脉冲电流可以防止“烧蚀”。 还有许多电源用于硬质阳极氧化,交流加直流,各种频率的单相或三相脉冲电流、反相电流等。
传统的直流硬质阳极氧化,电流密度一般不能超过4。0A/dm2,单相整流脉冲电源,电流的脉冲峰值可以很大,但保持氧化膜厚度的均匀一致是重要的问题。
6.阳极氧化件的装挂工序如何安排
阳极氧化件的装挂应安排在碱蚀并经清洗、出光、清洗之 后为妥,有的单位毛坯件直接挂在挂具上,此法欠妥。
若未经碱蚀 过的毛坯件直接挂在挂具上之后再进行碱蚀、出光处理。则工件表 面的油污、氧化膜被挂具所遮盖,此处的油污以及天然氧化膜尤其 是焦煳物无法除去,既会污染阳极氧化溶液,也会影响此处甚至整 个工件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形成。
这是因为挂具与工件之间有油污、焦煳物,自然氧化膜的存在时,会阻隔电流的正常畅通,有时挂具 因发热而导致形成焦煳,此时若与工件表面的焦煳物相遇,则更难 以传导电流,但当其中焦煳物稍有磨损时,又可能使工件遭受击穿 而烧毁。有时材料本身状态好一些有可能不至于发生上述严重的后果, 但所有挂具与工件卡、夹、弹等接触处往往仍难以避免会比碱蚀、出光后装挂件所形成的印痕明显得多。
由此可见装挂工序的安排又是保证阳极氧化膜质量不容忽视的关键之一。
7.电子方面的知识好少啊
到 18 世纪,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意识到闪电与摩擦起电是相似的过程,并且 生于18世纪,对电学贡献良多的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证实。
富兰克林认为在正常状况,每一种物质都含有固定比例的电量。假设,经过某种程序,促使物体得到更多电,则称此物体带正电;假设,经过另一种程序,促使物体失去电,则称此物体带负电。
假设,这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到对方,电流会从带正电物体流往带负电物体,这样,设定了电流方向(与我们今天认识到的电子流动方向正好相反)。 在黑暗中,做摩擦起电的动作,就能够看到电火花,空中的闪电也是有颜色的。
可是要研究电流本身的颜色,必须有一个能够提供长时间持续平稳电流的电源。但是上述几位研究者都无法得到这电源。
意大利人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伏打电堆解决了这一问题。后来,麦可·法拉第又研究出更廉价的发电机,使得长时间维持大量电流变得更加容易。
第二问题的解决则是由德国人海因里希·盖斯勒完成,这位杰出的吹管工人,做成了一台以水银的往复运动为原理的真空泵。他又利用这台真空泵,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纯的真空管,后来称为盖斯勒管。
19世纪5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助手模板将一支空气含量万分之一的玻璃管两端装上两根白金丝,并在两电极之间通上高压电,便出现了辉光放电现象。普吕克和他的学生约翰·希托夫发现,辉光是在带负电的阴极附近出现的。
1858年,普吕克报告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富兰克林的猜测是错误的——即电荷是从阴极发射到阳极而不是相反。可是那辉光的本质到底是不是电流,普吕克还不能确定,他认为可能是稀薄气体或是电极上脱落下来的金属。
德国人尤金·高德斯坦后来将不同的气体释入真空管,并且用不同的金属做电极,但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于是,他认为这种辉光与电流本身有关,并且将它命名为阴极射线。
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继续了老师的实验。他将真空管做成圆球状并且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放置了十字形的金属箔片,在阳极的位置果然出现了阴影,这说明从阴极确实发射出了一些东西(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电子)。
他还发现即使将金属换成透明的云母也能产生阴影——这说明这种辉光不同于可见光。然而,要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要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才行。
英国人威廉·克鲁克斯在1878年利用一种水银真空泵,制造出了气体含量仅为盖斯勒管1/75000的,被人们称作克鲁克斯管的真空管。克鲁克斯注意到,当逐渐抽出克鲁克斯管内的气体时,阴极附近开始出现黑暗区域,随着真空度的增加,这黑暗区域也会扩张。
克鲁克斯认为,这现象与阴极粒子的平均自由径有关;黑暗区域与辉光区域的界面,即为粒子与气体分子相互碰撞的起始面;在黑暗区域内,没有什么碰撞;而在辉光区域,发生了很多碰撞事件;在管面的萤光,则是因为粒子与管面发生碰撞。 克鲁克斯等英国物理学家认为阴极射线并不是射线,而是一种带电粒子。
这观点遭到了以海因里希·赫兹为首的德国物理学家的反对。赫兹的学生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莱纳德在1889年进行了一个实验:他在阳极安装了薄铝箔窗,这样就能把阴极射线导出到空气中。
赫兹提出,阴极射线能够穿过薄金属箔,因此它不可能是粒子(事实上,如果金属箔足够薄,光线同样也能通过)。同时,赫兹还在真空管的两侧施加了电场,结果发现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偏转(赫兹的电场加得不够大,偏转难以观察到,用磁场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1895年,让·佩兰发现阴极射线能够使真空管中的金属物体带上负电荷,支持了克鲁克斯的理论。1897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汤姆逊重做了赫兹的实验。
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强的电场,他观察出阴极射线的偏转,并计算出了阴极射线粒子(电子)的质量-电荷比例,因此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逊采用1891年乔治·斯托尼所起的名字——电子来称呼这种粒子。
至此,电子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被汤姆孙发现了。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其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在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热运动的基础上,逆着电场方向产生一个附加的定向速度,这个速度的平均值,称为漂移速度。 通常情况下,其他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漂移速度也约为10-4米/秒这个数量级。
而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平均热运动速度的大小为105米/秒数量级,可见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漂移速度远小于平均热运动速度。 既然金属导体中电子的漂移速度如此之小,为什么平常还说“电”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谁都知道,在很远的地方把开关接通,它所控制的电灯就会立刻亮了起来,若按估计出的电子漂移速度的大小,似乎接通开关后要等很久电灯才会亮。
其实这并不奇怪,平常说的“电”的传播速度,不是导体中电子的漂移速度,而是电场的传播速度。电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这个速度的大小约为3*108米/秒。
“电”的传播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电路接通以前,金属导线中虽然各处都有自由电子,但导线内并无电场,整个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自由电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