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正史的《清史》《民国史》?
只有《清史稿》,没有官方的《清史》,也是事出有因。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就按照修史习惯,召集人手给清朝修史。可是,他召集的这些人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他们在修史的时候,美化清朝,对农民起义和革命势力又极尽诋毁。他们称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粤匪,称辛亥革命为倡乱。这么诋毁革命,肯定不行啊。不过,北洋政府比较“包容”,不管他们。
除此之外,因为修史的时候缺少能居中调度的人才,(很多人是自己在家写的,人员混杂)《清史稿》各部分质量参差不齐,基础信息错误很多。一些时间地点和人物,对不上。而且,民国初期政局太乱,馆长赵尔巽急于成书,所以,修的匆忙,没有详实核对。于是,馆长赵尔巽就以“稿”的名义发行了此书。
后来,《清史稿》在刊印的时候,负责校注的人又自己加料----删改原稿。于是,《清史稿》更是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南京政府掌权后,也曾想继续搞一下清史。但是,社会动荡,没那个精力和实力。一直到委员长去台湾,也没实现。
没有正式的《民国史》,那是因为台湾还有一个民国。不过,你也可以认为有官方修订的《民国史》。例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修的中华民国史(全十六册)。内容从清末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
但是,肯定很多人不认可这本书。尤其是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