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炸了

bdqnwqk1年前学者5

1.知识爆炸的理解

知识爆炸"无疑是20世纪80年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们可以摘录一则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来感受一下其曾经引发的一种集体性不安情绪:"从本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国际上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之为知识爆炸。……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1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已有50%的知识陈旧了。"(田夫等编著《科学学教程》,科学出版社1983年)。今天,沸腾已经过去,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知识爆炸"论产生的来龙去脉,冷静地审视一番知识爆炸论对于今天教育的含义。

1944年,美国威斯利大学图书馆管理员Ryder对美国主要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做了统计,发现自18世纪以来,它们的藏书量平均每16年翻一番。比如耶鲁大学18世纪初藏书量为1000册,那么1938年其藏书量应该为260万册,这与实际情况吻合。美国学者Price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科学文献增长呈现出指数趋势,在1961年出版的《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中,Price根据自己对大约30种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看起来没有理由怀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大约10到15年增长一倍"。在Price研究思路的启示下,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结果与Price的结论都比较接近,于是"知识爆炸"说从此开始流布四海。

在承认Price工作价值的同时,人们注意到指数增长理论的适用性是有条件的,否则将出现荒谬的结论。事实上,Price本人在其《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就意识到:"如果科学在经历了5个数量级的发展后再跃升2个数量级,那么人口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孩子和狗中间都会有两个科学家,而且用于科学的支出将两倍于我们现有的资金。这样,用不了一个世纪,科学的末日就将来临"。悖论出现的原因在于,指数增长理论忽略了一些不应该抽象掉的因素,特别是忽略了不同科学文献在质量上的重大差异。一篇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文献与普通研究文稿不可以等量齐观;菲尔兹奖获得者的研究水平与普通数学家显然存在很大差异。

这样看来,知识爆炸论只是一个经验性统计规则的外推,而且在外推过程中不恰当地忽略了不同知识的内在价值差异很大这一前提,进而不恰当地夸大了知识在量上的增长所产生的可能后果,更新很快的知识并非核心基础知识而是使用核心基础知识所产生的应用性知识,知识的总量确实有了爆炸性增长,但是在特定领域,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文献,核心基础知识仍然在我们的能力所及之内。牛顿曾经说过,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够看得更远,今天的人们只会在前人的成绩上不断前进,而不是在前人的成绩面前无所作为。20世纪科学的巨大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OECD在其1998年度报告《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并且把知识分为四个大类--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清华大学吴季松教授认为,还应该加上know-when、know-where。的确如此,今天人类已经创造了互联网为标志的各种先进信息传播手段,人们的学习模式正在面临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这一点在互联网上体现最突出,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人们也许会遭遇巨大的迷惑,互联网在提供了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信息沼泽,任意敲入几个关键词,搜索引擎就搜索到数目庞大的网站,以及几乎是无限的超文本链接,因而很难迅速准确地定位到用户希望获得的信息上去。这时,know-where知识的重要性超出了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know-when,关于know-where的知识价值自然也更大。

所以,重新审视知识爆炸论,其最大意义也许是强调了传统学校教育方式变革的必要与必然性。从诞生那一天开始,传统学校教育几乎就是社会知识正式传播的唯一途径,教育目标就是传授具体的知识。随着知识在量上的急剧增长、知识获取途径的丰富化、"终身学习"、"职业指向教育"等新学习观念的出现,学校以及教师的活动中心要从仅仅传授具体领域知识转换到注重知识领域整体动态把握、知识评价以及学习观念与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也许答案早已存在于中国古代"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的格言之中。"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道"与"业"的平衡是一道必须回答的题目。

2.为什么所说现在是知识大爆炸

而在此期间,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进入了学术界百花齐放的时期,重大发现发明不断涌现。经过欧洲诸国和后来继承发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美国科技界近400年的努力,产生了知识大爆炸,在宇宙探索、物质微观世界探密、破译生命密码、认识地球自身、寻找自然秩序诸方面均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并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

在纪元的第三个千年里,知识大爆炸还在发展,将以每15~20年翻一番的速度积累知识。中国在20世纪的后20年已经开始复苏,世界科技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科技界的声音。在中国,以袁隆平为首的水稻专家,在水稻生产技术的研究上已走到世界前列。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门类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个解读了籼型水稻基因组。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在21世纪2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国力大大增强,复苏的巨龙在新千年的新一轮的知识大爆炸中,一定能为人类文明增添若干有巨大价值的新知识,数以百计的中国科学家将会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3.有谁知道“知识爆炸”

是指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

是人们对当前大量出现并飞速发展的各种知识现象所进行的夸张和描述。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

这就是风行全球的摩登名词的意思。知识爆炸的两个特征:(1)与科技或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新科学不断出现(2)传统学科知识边界不断扩展【摘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知识增长的指数比率很大,到了极限时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急剧膨胀,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爆炸”。

自古至今,曾经有过三次知识剧增的时期。当今世界知识爆炸,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各种新旧知识重新组合的结果。

知识爆炸对教育的影响很大。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为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要更新教育观念,进行“学习的革命”。

4.知识爆炸时代,该如何学习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注意劳逸结合

花时间最多的不是最好的

你仔细注意那些成绩很好但平时象不太用功的学生 当他们学习时 他们的注意力有多集中

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多 而是比谁的效率高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不是太大

毕竟天才也是极少数

那请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很重要)

课后复习

及时整理错题集

经常翻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

我现在是大学生

以我的经验,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

我们老师以前常说平时的考试根本不算什么

只有最后的高考才算数

我以前也经常和别人比平时的考试成绩

高考分数出来后才觉得自己真是很傻,那根本就是没事找刺激

平时考试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出薄弱,以后要加强。

继续努力吧,不要太看重平时的考试!O(∩_∩)O哈!

希望你在满意的答案上选择“采纳”,举手之劳,将鼓励我继续解答其他QQ网友的问题。很高兴为你解答,祝你愉快! ☆⌒_⌒☆)

知识炸了

标签: 炸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