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和《西厢记》不都是古代文学名著?为什么说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
《红楼梦》和《西厢记》当然都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府怡红公子贾宝玉为视觉,描写了一群不让须眉的闺阁女子的人生百态,揭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学著作。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古典戏剧名著,以华艳优美,富于诗意的笔触,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那么,为什么过去有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的说法呢?
一,男不读红楼的原因。1、《红楼梦》小说的男主角贾宝玉的思想与正统观念相悖。正统观念是男子应该走“学而优则仕”之路,即立足读书做官,学习仕途经济学问,金榜题名,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光宗耀祖。
而贾宝玉称劝他发奋读书的是“俗物”、把追逐仕途经济学问的叫作“禄蠹”,而终日混迹于脂粉队里,倚翠偎红,吃女孩儿嘴唇上的口红。
贾宝玉自己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中国小说史略》说:
宝玉亦浙长,于外昵秦钟蒋玉函,归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冷子兴说:
……将来色鬼无疑了。判词说: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莫效此儿形状”,读了红楼,怕是会仿效此儿形状!
2、《红楼梦》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难免有女儿作态之嫌。乃至学会了云雨。无论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都是少年男女之情。
无论“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里,“袭人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真的男欢女爱也罢;还是“椿龄画蔷痴及局外”里,金钏儿所说的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似是而非的调情也好。也都是少年儿女之情。
看多了这些儿女之情,就是学会了成人才该有的感情,直白点说,难免也就学会了云雨。
3、《红楼梦》小说里,无处不在的贪淫无耻,更是旧礼教的大忌讳。宁国府的主子“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父子共一个女人,有“聚麀之诮”。“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荣国府贾赦、贾蓉父子逼死母婢,“脏的臭的往屋里拉”。
整个贾府的下人们也是“ “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无所不至。”
如此这般,在只看表面意思,不解其中味的情况下,这《红楼梦》男人还读得么?
二,女不读西厢的原因。杂剧《西厢记》里,进京赶考的张生在普救寺游玩,偶遇暂住在寺里的美丽娇俏的崔莺莺和丫鬟红娘。张生一见崔莺莺便心生爱意: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张生也搬到普救寺居住,接触频繁,二人互生情愫。崔莺莺在花园美烧香,张生偷看:
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二人诗中都有“寂寞”二字,崔莺莺明显回应了张生的追求。
此后二人经过多次幽会,终至私定终生。虽经老夫人再三阻挠,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封建时代,“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才子多情,佳人怀春。私定终生,当然不容于世人。
结论:《红楼梦》和《西厢记》都是古代文学名著。男不读红楼,是因为《红楼梦》男主角贾宝玉的思想与正统观念读书作官相悖,另外小说《红楼梦》可能让男人变得淫秽;女不读西厢是因为避免女子受其影响与男人私下结合。当然,这是旧时代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