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的小知识

bdqnwqk1年前百科255

1.有关袋熊的知识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袋熊体形粗壮似熊,眼小,脸似鼠。

体重可达35千克,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体型比树袋熊还短粗,生活于草原或丘陵地带,营穴居生活,善于挖洞。袋熊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部、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

袋熊长相稍像熊,但比熊小。腹部有育儿袋,袋内有两个乳头,袋口向后开。

体长70-110厘米,体重20-35公斤(44-77磅)。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称得上“五短身材”。

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

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

爪强壮有力。尾退化,仅留痕迹。

被毛较粗,呈灰褐色袋熊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特有的。从昆士兰东南部大澳大利亚东南部大陆以及弗林德斯岛和塔斯马尼亚岛,海拔约0-1800m处左右 袋熊在温带地区适合穴居的开放的森林、丘陵及海岸附近生活。

袋熊营穴居生活,很善于挖洞,它们栖居的洞穴比较大。一般洞穴纵深可达10米,宽60厘米,洞的末端是卧室,用草和树皮做铺垫物。

袋熊喜独立独往,有时2-3只在一起生活。为夜行动物,白天藏在洞中熟睡。

它们以青草、野菜为食。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于生活在乾燥的环境。

它们一般行动得很慢,但当遇上危害时,逃走速度可以达40km/h,并维持达90秒。袋熊会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

当受到攻击时,袋熊会发挥巨大的抵抗力。例如当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它会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

它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后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连同不怎么长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时被掠食者攻击尾部。袋熊为食草性动物。

和大多数食草性动物类似,袋熊的食谱包括灌木、树木、真菌、树皮、苔藓、叶子和沼泽植物,尤其喜欢多年生牧草。在干旱的季节,也会吃枯萎的草根。

2.袋熊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袋熊富有挖掘能力,穴居在地洞里。

穴长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 于岩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

袋熊每年只繁殖一次,通常每次一只。刚生下来的小袋熊只有蚕豆一半大,瞎 眼,没毛,没耳朵。

一生下来就存放在妈妈袋熊肚袋里。存那里要一直呆到七个月 之久才开始与外界接触学吃树叶,但在头二个月里仍回到妈妈袋熊的袋里喂食。

袋熊是群体动物,有自己的群体领地。 袋熊每天睡眠近16小时,这是因为要保持来自树叶中少的可怜的能量才能维持 她们的生存。

所以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树熊通常都在睡觉。

3.袋熊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袋熊(学名:Phascolomidae):是袋熊科2属3种动物的通称。包括昆士兰毛吻袋熊、南澳毛吻袋熊和塔斯马尼亚袋熊。体格粗壮,尾极短,外表似小型的熊类,而习性更接近啮齿类。食草,

生活习性

袋熊营穴居生活,很善于挖洞,它们栖居的洞穴比较大。一般洞穴纵深可达10米,宽60厘米,洞的末端是卧室,用草和树皮做铺垫物。

袋熊喜独立独往,有时2-3只在一起生活。为夜行动物,白天藏在洞中熟睡。它们以青草、野菜为食。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于生活在乾燥的环境。它们一般行动得很慢,但当遇上危害时,逃走速度可以达40千米/小时,并维持达90秒。袋熊会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

当受到攻击时,袋熊会发挥巨大的抵抗力。例如当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它会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它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后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连同不怎么长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时被掠食者攻击尾部。

袋熊为食草性动物。和大多数食草性动物类似,袋熊的食谱包括灌木、树木、真菌、树皮、苔藓、叶子和沼泽植物,尤其喜欢多年生牧草。在干旱的季节,也会吃枯萎的草根。

4.请简单介绍一下袋熊(澳大利亚的)

袋熊属于有袋目袋熊科,体形粗壮似熊,眼小,脸似鼠。体重可达35千克。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富有挖掘能力,穴长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于岩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它的体型比树袋熊还短粗,显得很可笑。在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有普通袋熊,而在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内陆都生长着毛。

袋熊小档案

中文名:袋熊(我开始浏览时写的"袋鼠")

英文名:wombat

体形:袋鼠体格粗壮,矮胖敦实,体长70—120厘米,体重15—35千克。

体态:灰褐色的皮毛,小而尖的耳朵,短而粗壮的腿和锋利的爪子。

食物:地下茎、草和树皮

栖息地:穴居在地洞里

分布:澳大利亚的东部、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

5.袋熊的特征是什么

袋熊属于有袋目袋熊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塔斯尼亚以及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内陆等地。

体形粗壮似熊,矮胖敦实,体长70~120厘米,体重15~35千克。眼小,脸似鼠。灰褐色的皮毛,小而尖的耳朵,短而粗壮的腿和锋利的爪子。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

袋熊富有挖掘能力,穴居在地洞里。穴长往往超过30米,洞穴向外开着,或位于岩石堆下。主要吃草,但也吃根或树皮。

袋熊在澳大利亚叫koala,是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袋动物。koala的名字起源于她的特殊行为,koala是澳大利亚土族“不喝”的意思。也就是说koala除非生病,她是不喝水的,她身体所需的水分全部来自她吃的鞍树叶。她的一生均以鞍树叶为食物,偶尔吃一些其他树叶。

袋熊每年只繁殖一次,通常每次一只。刚生下来的小袋熊只有蚕斗一半大,瞎眼,没毛,没耳朵。一生下来就存放在妈妈袋熊肚袋里。存那里要一直呆到七个月之久才开始与外界接触学吃树叶,但在头二个月里仍回到妈妈袋熊的袋里喂食。

袋熊是群体动物,有自己的群体领地。

袋熊每天睡眠近16小时,这是因为要保持来自树叶中少的可怜的能量才能维持她们的生存。所以在动物园里看到的树熊通常都在睡觉。

6.谁有袋熊的资料它的属科等等

树袋熊又叫考拉,是澳大利亚有袋动物中最珍贵的品种。

它是一种肥肥胖胖的无尾熊,身长80厘米左右, 头很大,圆圆的,两只半圆形的大耳朵支棱在头的两侧。除了黑而隆起的小鼻头是光溜溜的之外,满身都长着 青灰色的绒毛,好像丝绒做的玩具小熊,人见人爱。

人们看到树袋熊活跃在树上时,常常是树袋熊妈妈背着孩子,一刻也不分离。 小树袋熊伏在妈妈背上,玩 累了就钻进妈妈腹部的口袋里,实在惬意得很。

树袋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背孩子的?背孩子的时间要持续多长 ?小树袋熊为什么不自己活动,而要妈妈背着呢? 原来,像所有的有袋目动物一样,树袋熊的“生儿育女”方式不同于一般动物。 在每年的1月份,地球的北 部正是严寒的冬天时,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是炎热的夏季,树袋熊的生育季节到来了。

树袋熊妈妈每年怀孕一次,50天之后就产下幼仔,每次一只。刚出生的小树袋熊极小,压根找不出一点“ 熊”的模样:体长15毫米,体重只有3克左右。

就是这么一个弱不经风的小不点儿, 既无毛又无后腿,连眼睛 也不会睁,哆哆嗦嗦地降临了。 没有发育完全的小树袋熊就像一条肉虫子,随时可能从树上掉下来,或者被大一点的虫子吃掉。

别急,神 奇的大自然是不会让它“落入虎口”的,它不知道从哪里摄取到巨大的力量,居然不畏艰险,用前腿努力爬行 ,直接找到妈妈腹部的育儿袋。 育儿袋里有两个乳头,每隔两个小时就自动流出乳汁,小熊一天天吮吸着源源 不断的乳汁,一天天发育、长大。

树袋熊的育儿袋和袋鼠的育儿袋不大一样,是刚好颠倒过来的。小树袋熊往往是朝下颠倒着吊在那里。

为 什么是这样怪的姿势呢?经过研究发现,这与树袋熊的成长关系极大。 当小树袋熊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很 方便地把嘴贴到妈妈的臀部,那里有妈妈的排泄物--消化了一半的桉树叶。

小树袋熊舔得很起劲,对它来说 ,那些分泌物并不难以下咽,而且还补充了它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 小树袋熊在育儿袋中长了6个月后,毛就长得差不多了, 但还不能单独活动。

这期间树袋熊妈妈会驮着它 四处玩耍。悠闲的日子要持续较长时间,直到口袋装不下了,才开始它的独立生活。

离开妈妈怀抱的小树袋熊 ,仍然依恋着妈妈,它还是愿意和妈妈呆在一起,很少分离。 忘了告诉你,树袋熊可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呢。

7.小心袋熊阅读答案

当我们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东北六十公里处的高速公路上驾车飞驰时,一个钻石形的指示牌突然伫立在前面。

上面写道:小心袋熊。我们凝视着路边稀少的矮树丛,寻找这些棕色皮毛的动物。

在远处,我们发现一群红色的袋鼠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一种长得像乌鸦一样,被称为噪钟鹊(叫声洪亮的一种喜鹊,产于澳洲)的鸟儿正栖息在树枝上并欢快地唱着歌儿。

但我们并没发现袋熊的踪迹。然而,我们过后才知道这并不奇怪,因为袋熊几乎只在晚上活动,而我们当时是在正午旅行。

直到参观了动物保护区,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了袋熊,并进一步了解了这种看起来很好玩的动物。 在澳大利亚有两种袋熊:一种是鼻端有毛的袋熊,生活在昆士兰州和澳大利亚的南部;另一种是粗毛的袋熊,生活在东南沿岸。

这两种袋熊都有棕色的软毛皮,短耳朵,厚实的身体。据说,袋熊和北美獾很相似。

鼻端有毛的袋熊,比长粗毛的“表亲”要小一些,而且耳朵更尖一点;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在很多方面,袋熊和另一种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考拉熊也非常相似。

和考拉熊一样,袋熊有健壮的前肢和强有力的爪子。但是袋熊并不像考拉熊那样用爪子抱紧高树枝,而是用它们来挖大地洞。

这些洞穴通常有九至十五英尺宽,但也可能更大,有的时候能够达到九十英尺。洞穴的一头是袋熊睡觉的地方──在那里袋熊用树权造了一个窝。

袋熊是食草性动物,所以它也会用巨大的爪子来撕碎青草和树根,把它们作为食物。母袋熊通常会把青草连根拔起并把它们放在地上,这样它的小袋熊就可以吃细嫩的根部了。

袋熊的牙齿终生都在不停地生长,它的牙齿很锋利,适合于切食物和撕食物。 当一只母袋熊生产小袋熊时,它从来不用为找一个保姆而担心──因为它可以轻松地随身带着它的孩子。

和澳大利亚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一样,袋熊也是有袋动物。小袋熊在它发育的早期阶段就出生了,它要一直在妈妈的育儿袋里生活到能独立存活的年纪。

袋熊一次只能生一个孩子,通常是在澳大利亚的冬季──五月到七月。小袋熊被称为兽。

小的兽刚出生时仅有一英寸长,它借助前肢沿着妈妈身体的下部往上爬进育儿袋,在这里小袋熊将会感到温暖、有安全感,同时也方便袋熊妈妈喂它奶。 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有袋动物靠母亲的乳汁来汲取营养。

供应乳汁的乳头就在育儿袋里面。一旦小袋熊进入育儿袋里,它发现乳头后就去抓它。

乳头就会在小袋熊的嘴里隆起,这样就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食物源。幼兽在妈妈的育儿袋里住四个月,并且发育很快。

大多数有袋动物有育儿袋,站立的时候育儿袋都是朝上敞开着。但是,考拉熊和袋熊的育儿袋口却是朝下敞开的。

强壮的肌肉便育儿袋紧闭着以防小袋熊或考拉熊掉下来。这种朝下敞开的育儿袋的好处是当袋熊挖洞穴时不易使泥土进到里面。

袋熊是一种腼腆的、温和的动物。即使你住在澳大利亚,而且也能坚持夜间观察,可还是很难了解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袋熊生活的地方,他们破坏了袋熊的洞穴和食物来源。在一些以前袋熊很活跃的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地方,现在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了。

近来人们不得不建立动物保护区来保护袋熊。也许有了这样一些保护区,这种友好的动物将会再次繁盛起来。

下一次我们再开车经过澳大利亚时,可能真的应该小心袋熊了。 1.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 ( ) A.袋熊特殊的身体结构如何帮助它生长和生活。

B.高速公路上的路标起到了保护袋熊的作用。 C.袋熊在习性上和考拉熊以及北美罐相似。

D.袋熊怎样喂养和抚育小袋熊。 2.袋熊生活在哪里? ( ) A.北美洲 B.格陵兰 C.澳大利亚 D.非洲 3.分别写出袋熊和考拉熊相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

4.请从这篇文章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来描述有袋动物。 5.袋熊通常居住在什么地方? ( ) A.高速公路旁边 B.树干里面 C.高树枝上 D.地下洞穴里 6.选择一种你了解的、除了考拉熊以外的动物,将它与袋熊进行比较。

7.为什么人们不能经常看见袋熊? ( ) A.袋熊看起来非常像考拉熊。 B.袋熊通常在晚上活动。

C.没有足够多的袋熊出没标志。 D.袋熊在树上很难被发现。

8.描述袋熊睡觉的地方。 9.袋熊借助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获取食物? ( ) A.鼻子 B.耳朵 C.爪子 D.育儿袋 10.如果袋熊遇到了人,它很可能会做什么? ( ) A.袭击人 B.跑开,离人远远的 C.咆哮以发出警告 D.向人乞讨食物 11.为什么澳大利亚要设立动物保护区来保护袋熊? 12.请写出为什么人们不应该把袋熊当作宠物的两个原因。

用你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支持你的答案。

8.关于海豚的小知识

科学家们认为,海豚具有很高的乔商,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乔慧生物,比猴子、黑猩猩还要聪明许多。

海豚是一种小型鲸类,因口中生有许多牙齿而被归于“齿鲸”一类。它们的个头比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鲸要小得多,小的海豚体长1.2米,体重20千克,大一点的海豚体长不过2.4米,体重约200多千克。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海上游荡,成员之间相处友好、和睦,并且都服从"家长"的领导。海豚具有敏锐的听觉,通过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也能利用超声波互相联络,彼此“沟通思想”。

由于海豚对人类十分友好,容易驯服,所以成为众多水族馆里的“明星”。经过训练的海豚,不仅可以表演节目,而且还能充当人类的助手。

比如,“海豚救生员”,可以及时救助海上遇险人员:“海豚潜水员”,可以帮助打捞沉入海底的物品,或者说进行各种潜水测试。有的国家还训练海豚进行军事侦察,或用于水下爆破等。

随着人们对海豚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海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袋熊的小知识

标签: 袋熊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