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1.新员工的培训有哪些内容
新员工入职之初,往往对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均不甚了解。因此,针对新员工开展一场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等等的培训非常必要。新员工培训应包括意志培训、认知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意志培训
意志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军训,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朴素勤俭的作风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军训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与确定,但最少一周,最多一个月为宜。时间太少,新员工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太长会造成员工的厌烦心理,再说企业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二、认知培训
认知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宣讲等内容,学习的方式实行集中培训,并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主讲。认知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尽快找准自己的企业中的定位。认知培训时间2天为好,建议增加1天带领新员工参观公司的工厂或代表性的地方,并安排座谈交流。认知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认知性的测验,以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在员工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三、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工作人员。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培训的方式是集中培训,讲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内外部均可。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培训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不宜用宣讲式,尽可能采用互动式,让新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
四、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结合新员工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很多的企业的“师徒制”就是技能培训的表现形式之。技能培训有两种培训模式:一是集中培训,即将岗位技能要求相同或相似的新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扩大技能的传播范围,节约培训成本,但沟通难以深入,并且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适合集中培训;一是分散式培训,即由技能熟练的老员工对相应岗位的新人进行指导,并确定指导责任制,一名老员工可以指导一名或多名新员工。不过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将这两种培训模式结合起来运用,使技能培训作的更好。
最后,新员工培训一定要针对新员工的特点,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在许多企业,尤其值得警示的是,许多企业开展的新员工培训往往是在新员工一上岗就随之结束了。可事实上,从新员工入职到之后1-2年,这个时间是新员工的快速适应期和成长期,需要企业从不同的角度给与支持与引导,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快的进步、更好的发展,也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效益贡献。
2.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有什么区别吗
岗位培训就是根据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而为在岗员工安排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在岗员工的业务知识,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
1、针对性、实用性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使员工进入角色;
3、就地取材,便于操作,
4、培训对象已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提高和发展吧。包括岗位培训,岗位不同称谓不同,后者技术含量成分高些。
3.岗位技能培训包括哪些
岗位能力主要是指针对某一行业某一工作职位提出的在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鉴定形式,现代职业培训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说法。
岗位能力一词出现于2001年4月份,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的词语,并在今后的很多时间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专门小组对"岗位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并最终确立可行性针对"岗位能力"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要求.
岗位能力培训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面向全国开展的实验性、示范性的培训工作,旨在针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协作等内容开展培训,提升从业者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探索职业培训的新方法和途径,提高我国职业培训技术水平,促进就业,目前主要是指CETTIC国家职业培训。
目前来看,以提高劳动者岗位能力为目的的培训,就是我们常说的岗位能力培训,岗位能力培训强调对岗位上具体实操能力的培训,主要是增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让就业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在经过岗位能力培训以后,培训部门会组织培训学员参加岗位能力培训考试,考试合格者将可以取得岗位能力培训证书,岗位能力培训证书目前最为大家知晓的是CETTIC职业培训证书,它属于岗位能力培训证书的一种,权威性比较高,专门负责岗位能力认证的项目,便是岗位能力证书项目,岗位能力证书项目有着自己的优势:
(1)面向前沿产业,强化技能培训,突出业绩导向;
(2)市场需求巨大,培训模式先进,倍受企业欢迎;
(3)专业职业岗位,双证结合并举,全国发展创新;
(4)部委行会品牌,学校技术支持,证书全国权威;
(5)证书号码唯一,多重防伪标志,网络电子查询;
(6)社会就业凭证,在职提升能力,创业发展优势。
岗位能力证书项目,是前沿产业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管理专项/岗位/职业/专业能力四位一体的考试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一卷制考试制度,考试从内容上以全面考察学员的岗位综合素质和岗位实际能力以及岗位业绩导向为目标。
从岗位能力到岗位能力培训再到岗位能力证书项目,这是一个职业技能和职业培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反映了国家对劳动者就业和技能提升思想重点的转变,从以前的注重专业理论慢慢发展到注重岗位实际能力,随着求职者岗位能力的提升,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4.如何确定员工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
1.确定岗位知识和技能
由于不同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以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部门,各岗位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有较小或较大的差异。了解岗位知识和技能可以从分析该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入手,但有些企业以前的工作分析不够细致,或者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会造成信息失真。所以与该岗位的直接上级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该岗位的岗位人员了解到相关知识和技能,但这样做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因为岗位人员有时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本岗位在组织中的功能,或者误将自己的特长或发展动机看成岗位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完全准确地确定各岗位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要求岗位的直线经理列出他所认为最重要的六项(或者更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岗位知识和技能应该是与本岗位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而不应该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内容。比如,对于“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个岗位,“熟悉使用C语言”就可以作为一项技能要求,而″工作努力认真″就比较空泛。 2.员工工作区域划分 明确了各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之后,就要以此为参照找到现有员工的差距。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不符合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员工通过培训后符合要求。但是,并不是员工接受培训以后,就一定有所收获,因为这和员工的主观意愿有很大关系。如果他压根就没有接受培训的欲望,或者不愿意做好本职工作,培训对他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使培训有的放矢,真正对员工有所帮助,对员工进行区分是有必要的。根据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这两项要求,可以把员工划分在四个区域内。 第一区:工作态度好,岗位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 第二区:工作态度不好,岗位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 第三区:工作态度好,岗位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 第四区:工作态度不好,岗位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 对于第一区的员工,他们已经是(或者很快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员工。对于这些员工,公司应该积极地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并为这些员工规划一条在公司成长的道路。基于成长的考虑,公司要安排一些相应的培训,协助员工成长,并达到激励的目的。他们是培训的重点。 对于第二区的员工,他们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已经符合了公司的要求,所以要解决的是工作态度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可能是由于员工个人对公司的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认同,或者是没有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公司相结合。 公司可以通过座谈或单独沟通的形式,及时地了解第二区员工的想法,如果是属于公司管理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如果是属于个人发展的问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二区的员工主要参加公司的常规性培训。 对于第三区的员工,他们也是公司培训的重点。与第一区不同的是,对他们主要侧重于保健性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岗位的要求。由于他们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公司有理由相信通过培训,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工作。 对于第四区的员工,公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一般来讲,企业很难容忍这种员工在工作岗位继续存在下去。对于第四区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先分别与员工和直接上级进行一次谈话,全面地了解实情。如果情况属实,可以要求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岗位要求,否则要进行转岗或辞退处理。第四区的员工主要参加公司的常规性培训。 3.明确员工差距 通过对员工进行工作区域的划分,可以确定出重点的培训对象(第一区和第三区的员工)。 对于每一个重点培训对象,我们都要明确其与目标的差距。 对于第一区的员工,直线上级要与员工讨论在公司中的职业发展问题,确定出本年度的职业发展目标。目标与现有能力的差距就是培训的需求。对于第三区的员工,要明确其知识和技能的不符合项具体有哪几项,这个差距就是第三区员工的培训需求。 由于每个员工的岗位或具体工作能力不同,所以在明确员工差距方面应该单独进行。人力资源部门要将每个员工的差距记录下来,以便在下一步制定培训计划时进行参考。 4.编写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部门将所有的信息收集完整以后,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对普遍存在的培训需求进行合并。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最好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写,报告中一般应涉及“各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各员工与要求的差距”、“部门员工及经理对培训的建议”等。
5.新员工的培训有哪些内容
新员工入职之初,往往对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均不甚了解。
因此,针对新员工开展一场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等等的培训非常必要。新员工培训应包括意志培训、认知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四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如下: 一、意志培训 意志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军训,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朴素勤俭的作风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军训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与确定,但最少一周,最多一个月为宜。
时间太少,新员工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太长会造成员工的厌烦心理,再说企业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二、认知培训 认知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宣讲等内容,学习的方式实行集中培训,并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主讲。
认知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尽快找准自己的企业中的定位。认知培训时间2天为好,建议增加1天带领新员工参观公司的工厂或代表性的地方,并安排座谈交流。
认知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认知性的测验,以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在员工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三、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工作人员。
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培训的方式是集中培训,讲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内外部均可。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培训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不宜用宣讲式,尽可能采用互动式,让新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
四、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结合新员工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很多的企业的“师徒制”就是技能培训的表现形式之。技能培训有两种培训模式:一是集中培训,即将岗位技能要求相同或相似的新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扩大技能的传播范围,节约培训成本,但沟通难以深入,并且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适合集中培训;一是分散式培训,即由技能熟练的老员工对相应岗位的新人进行指导,并确定指导责任制,一名老员工可以指导一名或多名新员工。
不过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将这两种培训模式结合起来运用,使技能培训作的更好。 最后,新员工培训一定要针对新员工的特点,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
在许多企业,尤其值得警示的是,许多企业开展的新员工培训往往是在新员工一上岗就随之结束了。可事实上,从新员工入职到之后1-2年,这个时间是新员工的快速适应期和成长期,需要企业从不同的角度给与支持与引导,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快的进步、更好的发展,也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效益贡献。
6.如何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可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如亚当·斯密在200年前曾指出: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同一部机器或一种工具的改进一样,可以节约劳动,提高效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则可达300%。
(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培训使员工的知识不断增加、技能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而,经过培训的员工通过参与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等方式可以直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技能,可以对既定的物质资料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可以提高其技术熟练程度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提高,更加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提高职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职工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有的取得技术资格证书;有的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的掌握了新兴的技术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这就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经济增长。日本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就平均增长6%。一般工人提出的革新建议约能降低成本5%;经过一定训练的技术人员的建议,约能降低成本10%一15%;而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创造和推广的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则可以降低成本30%以上。
7.职业技能培训都有哪些方面
职业培训的基本内容一般分为基本素质培训、职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培训。
(1)基本素质培训包括文化知识、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公共关系与社会知识、生产知识与技能。这种培训主要是培养熟练工,培训的内容以基本素质培训为主,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及职业要求进行培训;
(2)职业知识培训包括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指导、劳动安全与保护知识、社会保险知识等。使求职者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以及个人选择职业的知识和方法;掌握求职技巧、开业程序与相关政策;了解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有关政策和知识;掌握社会保险方面的知识和政策;
(3)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习。学员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在企业的实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4)社会实践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学习和勤工俭学等。
扩展资料:
职业培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职业培训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经过职业培训的毕(结)业生可上岗作业。
(2)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在培训期限上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3)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学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进行,另一方面要贯彻勤工俭学、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原则,通过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既培养了人才,又创造了物质财富,获得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
(4)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