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理论知知识

bdqnwqk1年前问题7

1.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论文与药学专业有关

浅谈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教书育人

论文关键词: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教书育人 领会 实践

论文摘要:笔者结合近30年的教学经历,谈《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实践教书育人的体会与思考,目的是促进教书育人的实施,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

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阵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过程中,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笔者结合近30年的教学经历,谈《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实践教书育人的体会与思考。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师法》明确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2]。培养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在教学实践中育人

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作为《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专职教师,我们始终寓思想教育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1 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也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挖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思想性,结合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进行教书育人。例如:①讲授破伤风棱菌的致病性时,强调农民、工人为民众生存而赤手赤脚劳动时易感染破伤风棱菌(该菌经创伤感染,被铁钉、铁丝等刺伤时极易感染),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情感。②讲授冠状病毒时,介绍抗击非典英雄的感人事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为控制疫情,明确“非典”病原体,日日夜夜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叶欣连续护理病人2个多月后因感染而殉职),使学生明确医药工作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③讲授结核分枝杆菌的防治原则时,介绍卡介苗的研发过程(卡介苗是法国学者Calmette和Gueriw将一株强毒牛型结核杆菌体外传代230代,经历13年而获得的减毒变异株),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2 寓思想教育于课外实践活动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①根据疾病流行情况,组织研讨小组。在“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流行期,指导学生从学科现代研究成果与中医药学知识中寻找防治措施,撰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献身于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决心。②安排学生参加科研、教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笔者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863”专项子课题等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均有本科生参加。③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培养其勇于创新,勇于攀登的精神。近2年笔者先后指导学生撰写4份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 2份立项实施。 2.4 寓思想教育于严格管理中

教书育人必须坚持严格管理的原则。教师以良好的教学态度、言行和仪表给学生以楷模示范作用的同时,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其思想根源,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其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笔者在近30年的教学中,始终保持一丝不苟、严谨求是、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不护短、不回避、敢于正面教育学生。例如:①实验课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规范操作;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根据原理整理实验步骤;实验后按要求整理实验室。②课堂上要求学生衣着整洁,行为规范,不无故缺席,不无故打闹。

2.3 寓思想教育于热情关爱中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和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应平等、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关心他(她)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真心、爱心与诚心。例如:①课堂上教师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Email地址告诉学生,并承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②课后深入学生中,针对就业、专业以及人生观等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解除他(她)们的忧虑,鼓励其自强自立,奋发向上。

2.学生为什么要学病源生物学生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针对中职护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知识的程度,遵循“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基本原则,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免疫学基础知识三门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重组,合而为一,形成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门新的学科。

其中病原生物由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大学科组成,主要是研究这些病原生物的基本特征及与机体的相互关系;免疫学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免疫学知识在医疗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等内容。

3.如何来写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复习计

1。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而且它还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它可将全部细菌区分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两大类。(这两种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不一样,所以要对症下药) 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为:涂片→固定→结晶紫色染色→水洗→碘液媒染→水洗→酒精脱色→番红复染→水洗→干燥→观察。

实验方法: 1、简单染色: (1)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左、右各加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左边涂苏云金杆菌,右边涂大肠杆菌,做成浓菌液。再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将刚制成的苏云金杆菌浓菌液挑2-3环涂在左边制成薄的涂面,将大肠杆菌的浓菌液取2-3环涂在右边制成薄涂面。

亦可直接在载玻片上制薄的涂面,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废液缸上的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5)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染色液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2、革兰氏染色: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2)晾干: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3)固定,与简单染色法相同 (4)结晶紫色染色: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

(5)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6)媒染:滴加卢哥氏碘液,媒染1min。

(7)水洗:用水洗去碘液。 (8)脱色: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25s至流出液无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5min。 (10)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蕃红染色液。

(11)晾干:将染好的涂片放空气中晾干或者用吸水纸吸干。 (12)镜检: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后用油镜观察,并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性。

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菌体显蓝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显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2。

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放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min被破坏 160℃,2h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毒害效应,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引起发热、白细胞反应、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 弱,甲醛液处理不能脱毒形成素 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类毒素 5。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形态方面 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 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是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 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

4.请问谁有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5.动物打疫苗的免疫学基础理论是什么

动物疫苗属兽用生物制品的范畴,兽用生物制品是生物制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兽用生物制品学的内容和任务是:研究用于动物传染病预防疫苗的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用于动物传染病诊断制品的制备理论与技术;研究治疗动物疾病的免疫制剂的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制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发酵、冻干等工程学理论与工艺。

一、动物疫苗的基础—微生物学、传染病学及免疫学的有关理论

1 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

1.1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群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1.2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依其形态结构和生物特性可以分为细菌、真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八大类。

1.3 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动物有害,相反,大多数微生物对动物都有利,对这类微生物,我们称为非病原微生物。但是,有少数微生物可以引起动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损害,我们称这类微生物为病原微生物。

2 传染与免疫:

2.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是指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性。病原微生物在被感染动物的机体内得到繁殖,并由此感染动物传染给其它有感受性的动物并发生同样的疾病,这样能形成传染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2.2 免疫:动物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抵抗性,即动物体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抵抗力。

2.3 传染与免疫的辨证关系:传染和免疫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因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使正常的生理平衡失调;与此同时,机体动员一切防御因素,抗击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经机体的生理改造,传染向免疫转化,机体逐步建立起免疫状态。可见,传染和免疫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过程。

3 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

兽用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专供动物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动物疾病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病血清称为兽用生物制品;从广义上讲,又可将血液制品、脏器制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制剂(干扰素、促菌生、丙种球蛋白等)列入生物制品。由此可见,兽医生物制品的涵义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兽医保健制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理论知知识

标签: 免疫学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