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bdqnwqk1年前学者4

1.机械设计基础有哪些重点知识点

机械设计的重点也是基础 1平面机构及其自由度的求解.,连杆机构。2齿轮机构。3渐开线齿轮及其相关尺寸计算。4 重点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差动轮系行星轮系。5带传动,键的类型及其联接。 6轴的类型及其尺寸计算 7重点也是常考点 轴承类型及其代号,并且是大题,往往以轴和轴承配合来计算轴承的额定寿命,当量载荷等

我的回答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赞我一个,顶上去让我有根多机会帮助其他人。我喜欢机械,我来自昆明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小张

2.机械设计基础的重点是什么

给你一张试卷吧,好好看看,没有给你答案,查查书,效果才好《机械设计基础》试题1.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双曲柄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 一对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齿根最大弯曲应力通常是 等的。 3.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的原则是在保证αmax≤[α]条件下, 。

4. 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 和 选取的。 5. 对于两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应使中间轴上的两个斜齿轮的旋向 。

6. 滚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 和 。 7. 在蜗杆传动中,一般蜗杆头数取Z1= ,蜗杆头数越少,自锁性越 。

8. 普通螺纹联接承受横向外载荷时,依靠 承载,螺栓本身受 _____________作用,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 9. 平键联接中, 面是工作面,楔形键联接中, 面是工作面。

10.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 强度进行设计,而按 强度进行校核。 11. 蜗杆传动发热计算的目的是防止 而产生齿面 失效。

12. 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 应力, 应力和 应力。最大应力发生在 。

13. 链轮的转速 ,节距 ,齿数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14. 轴上的键槽通常采用 加工方法获得。

15. 联轴器和离合器均可联接两轴,传递扭矩,两者的区别是 。 16. 验算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pv值是为了防止 ;验算轴承速度v是为了防止 。

2.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一个平键联接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T,则安装一对平键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2T。 ( ) 2.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以最短构件为机架,则可能存在一个曲柄。

( ) 3. 硬齿面齿轮只可能产生轮齿折断,不会产生齿面点蚀。 ( ) 4. 矩形螺纹用于传动,而普通三角螺纹用于联接。

( ) 5. 对于只有一个圆销的外槽轮机构,槽轮的运动时间一定小于静止的时间。( ) 6. 滚动轴承内座圈与轴颈的配合,通常采用基轴制。

( ) 7. 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余弦加速度运动。 ( ) 8. 在螺纹联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合圈数的办法对提高螺栓的强度并没有多少作用。

( ) 9. 在多根三角带传动中,当一根带失效时,应将所有带更换。 ( ) 10. 减速器输入轴的直径应小于输出轴的直径。

( ) 11. 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坏是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依据。 ( ) 12. 一对齿轮圆柱若接触强度不够时,应增大模数;而齿根弯曲强度不够时,则要加大分度圆直径。

( ) 13. 实际的轴多做成阶梯形,主要是为了减轻轴的重量,降低政治制造费用。( ) 14. 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 ) 15. 链传动中,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链速是变化的,但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恒定不变。

( ) 3. 问答题(共40分) 1.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最大传动比和带的根数?(10分) 2. 轴按受载情况分类有哪些形式?自行车的前轮轴、中轴和后轮轴各属于什么轴?(10分) 3. 导向平键和普通平键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什么?其尺寸宽度b、高度h、长度l如何确定?(10分) 4. 什么叫硬齿面齿轮?什么叫软齿面齿轮?各适用于什么场合?(10分) 4.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下面那种情况下,存在死点 。 A、双曲柄机构; 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主动;C、曲柄摇杆机构,曲柄主动; D、曲柄摇杆机构,摇杆主动。

2. 最适合凸轮高速运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 。 A、等速运动; B、等加速运动与等减速运动; C、简谐运动; D、摆线运动。

3. 蜗杆传动中,作用在蜗轮上的三个啮合力,通常以 为最大。 A、圆周力Ft2; B、径向力F r2; C、轴向力Fa2。

4.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5. 下列零件的失效形式中, 不属于强度问题。 A、滑动轴承的轴瓦发生胶合; B、齿轮的齿面发生疲劳点蚀; C、平键联接中的侧面挤压; D、滚动轴承滚道的塑性变形。

6. 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 A、靠近齿顶处; B、靠近齿根处; C、靠近节线的齿顶处; 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

7. 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其接触应力的大小是 。 A、; B、; C、; D、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8. 在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情况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塑性变形; B、胶合; C、磨损; D、疲劳点蚀。

9. 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来轴向定位,所受的轴向力较大。 A.圆螺母; B.紧定螺钉; C.弹性挡圈; D.楔形键。

10. 在圆柱螺旋弹簧中,弹簧旋绕比是 之比。 A、弹簧线径d与中径D; B、自由长度H0与弹簧线径d; C、弹簧中径D与弹簧线径d; D、弹簧外径D2与弹簧线径d。

11. 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以及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

12. 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应采用 。 A、三角形细牙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型螺纹; D、多线三角形粗牙螺纹。

13.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设计中,小齿轮齿数的选择应 。 A、以不根切为原则,选少些; B、选多少都可以。

3.机械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 数学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机械制造 电路原理(虽然看起来是电气学的,但是机械的人一定要掌握电路) 弹性力学(主要有限元分析方面) 数值分析 TRIZ 机械工程控制 微机原理 (前面8个很重要)plc

关于软件:

cad(solid edge/solidworks/) Ansys(有限元分析) Adams(模拟仿真) mastercam(机床仿真) UGNX abqus hepermesh(主要建模 网格) matlab(信号等分析) labvieW(信号处理)

总之机械设计必须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计算机发展的太快,这方面牵涉的软件太多了,所以建模、分析、仿真的必须得至少各熟练一个。

4.找一份机械设计的复习资料

1 各章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1.1 绪论 了解机器的组成及其基本组成要素,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的区分,零件、部件与机器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2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概要 了解设计机器和零件时分别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械零件的失效概念,对具体工况下的机械零件要会分析其主要失效形式并建立其相应的计算准则。了解设计机器及零件的一般步骤,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涉及材料的选用及标准化。

1.3机械零件的强度 复习回顾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如静应力、变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计算应力、安全系数、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应力循环特性、常用强度理论,静强度计算中极限应力的正确选定等)。掌握疲劳曲线及其方程,疲劳曲线段的划分:有限寿命区和无限寿命区,会用疲劳曲线方程计算不同循环次数N时的疲劳极限 。

掌握极限应力线图绘制及单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要熟练掌握材料和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线图的意义、绘制以及对r=c、=c、=c三种情况的分析、极限应力的确定、安全系数的计算。

了解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对极限应力的影响。 理解疲劳损伤累积假说、双向稳定变应力的计算、提高零件强度措施等基本理论。

1.4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了解摩擦、磨损的概念,摩擦种类,各种摩擦机理及影响因素,磨损过程及曲线,磨损种类、机理,润滑油、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添加剂种类及其作用,各种润滑方法。1.5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了解常用螺纹及螺纹联接的类型、特点、应用及螺纹的主要参数,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和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有关这二节的公式必须记住。 要进行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首先必须进行螺栓组的受力分析,找出螺栓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并求出所受的最大力,如轴向力、横向力、扭矩和倾覆力矩这四种典型受载、横向力和扭矩复合作用、轴向力和倾覆力矩复合作用等,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而且要能在实际计算问题中灵活应用,特别是受复合力作用时。

单个螺栓的受力形式不外乎二种:轴向力或横向力。单个螺栓受轴向力只能采用普通受拉螺栓。

而单个螺栓受横向力既可采用铰制孔用螺栓又可采用普通受拉螺栓,要注意区分采用不同螺栓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不同情况下的强度计算方法。 承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是本章的难点。

要掌握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受力变形线图的绘制及其各部分的意义。掌握预紧力、剩余预紧力、总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拉力分别为静载荷和变载荷时的强度计算方法。

了解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及螺旋传动的设计方法。螺栓联接的类型,防松及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或结构改错的知识点。

1.6键、花键、无键联接和销联接。了解键联接、花键联接和销联接的主要类型、特点及适用场合,掌握键、花键、销的类型选择和尺寸选择,主要失效形式及强度计算方法。

注意当采用双键联接时,键的布置、强度校核的特点以及键联接的结构、工作面、花键的定心方式等。1.7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应用、带轮设计、张紧。

掌握带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弹性滑动及打滑,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参数选择及设计方法。 带传动的受力情况分析。

其核心就是找出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初拉力FO,有效圆周力Fe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带的应力分析应注意分析带在工作时各种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最大应力发生在何处及 值的组成,各种应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带传动的参数选择着重以下几个主要参数对带传动性能的影响:小带轮直径D1、传动中心距a、带的型号、包角α、摩擦系数f、初拉力Fo。1.8链传动 了解滚子链的结构特点、标记,链轮结构。

链传动布置、张紧等。在分析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时,要与带传动,齿轮传动进行对比。

链传动的运动、动载荷及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是本章的重点,通过运动分析及动载荷分析,掌握链传动运动不均匀性的特征,瞬时传动比变化与传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保持传动比恒定的条件,动载荷产生的原因,影响动载荷大小的因素,主要失效形式,额定功率曲线及主要参数的选择(链轮齿数Z、节距p、链节数)。1.9齿轮传动 本章要求以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为重点,两强度公式(弯曲、接触)为核心,熟练掌握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受力分析、齿轮强度计算的理论依据。

了解其推导过程,明确其使用范围,熟悉其参数选取;轮齿的失效形式要求会分析失效产生的原因、特点、防止措施,建立设计准则时,要区分:闭式和开式,软齿面和硬齿面等不同工作条件。计算齿轮强度用的载荷系数(K=KAKVKαKβ),要理解各系数的含义、影响因素及改善这些系数值的方法。

轮齿的受力分析(特别是斜齿、锥齿和蜗杆传动)要熟练掌握其分析方法,结合转向、旋向及主从动轮,准确确定各分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特别要强调的是:①力一定要画在作用点上(即啮合位置); ②画平面图,不要画立体图以免出现不同的视觉解释; ③最好。

5.《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汇 谢谢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凸轮主要由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2.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 尖顶_从动件,滚子 从动件和平底_从动件。 3.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_盘形凸轮、移动凸轮_圆柱_凸轮和曲面_凸轮。 4.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_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式间歇机构和不完全齿机构等几种。 5.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牙形有三角形,矩形,梯形,和锯齿形。 6.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_法面_模数和_法面压力角_都相等,齿轮的_螺旋角相等_角相等、旋向_相反。

二、选择

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 C、E、F 力的指向可以假定, A、B、D、G 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 B.柔体约束力 C.铰链约束力 D.活动铰链反力 E.固定端约束力 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 G.正压力

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 B 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 F、G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 B.与未知力垂直 C.与未知力平行 D.任意

E.已知力作用点 F.未知力作用点 G.两未知力交点 H.任意点

3.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C 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最长杆 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最短杆 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4.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的( D)所决定的。

A.压力角 B.滚子

C.形状 D.轮廓曲线

5.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B )为机架,一定会得到曲柄摇杆机构。

A.最长杆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最短杆 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6.为保证平面四杆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 B)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D.啮合角

7.力F使物体绕点O转动的效果,取决于(C )。

A.力F的大小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 B.力臂d的长短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 C.力与力臂乘积F?d的大小和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方向 D.力与力臂乘积Fd的大小,与转动方向无关。

8.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指( B) 间的夹角。

A.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该点的线速度方向 B.凸轮上的接触点的法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C.凸轮上的接触点的切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9.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C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10.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C )。

A. 是否由各种零件经装配而成的组合体 B.它们各部分之间是否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 在工作时是否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能量转化

其他 学海网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