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真假

bdqnwqk1年前基础9

1.知识与真理的关系是怎样的

现在各种各样的知识很多,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何判断知识的真理性?

为了区分起见,我们把能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真知识,把没有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假知识,把能部分地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不完善的知识。

在学习时,对知识的真假进行判断非常重要。对于部分反映客观情况知识,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假的知识当作真的知识接受,或者把不完善的知识当作完善的知识接受,那么,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和实际工作中都会出问题。

判断知识的真假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实践去检验。这里的实践既包括科学实验,也包括社会实践。某项知识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实践来反复检验。如果知识中的表述与实践结果相符合,说明这项知识是符合实际的。但这种方法对于学习者,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有时不存在实践检验条件。那怎么办呢?我认为要区别对待。对于编入教材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已经经过科学家的反复检验的,绝大多数是真知识;对于主观性比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尽管冠以“社会科学”的名称,许多知识并没有反映客观真理,但对它们进行实践检验又比较难,所以学习者要特别小心。我的建议是,对于没有经过自己亲自实践检验的知识,要保持存疑的态度,不能盲从。

对于学习者来说,还有一个检验知识真假的初步方法——理解的方法。理解的方法要求学习者通过分析某项知识是否符合内在的逻辑,来初步判断知识的真假。如果某项知识建立在某种牢固的起点基础之上,而这些起点一目了然,不容怀疑,并且每一步推理过程都符合逻辑,对得出的结论我们也能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判定这项知识是真的。

理解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习者,即使某项知识是真知识,如果没有理解,也不能算是已经学会了。因为尽管某项知识本身是真的,但如果学习者理解不到位,学习者得到的仍然是片面的知识。

学习者要养成这样一个观念:要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应当作完全不会来看待。似懂非懂比无知还可怕。

只要是科学知识,它必须从严密的起点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各种科学结论。科学知识是非常严密的。在实际应用中,如制药、通讯、航空航天等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一个步骤出问题,哪怕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差错,可能使整个产品报废,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学习中,最可怕的是假知识当作真知识接受。这种现象在我国的道德领域、价值观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许多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许多人把自己的所谓成功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公平之上;许多社会科学不是建立在常识(公理)之上,而是建立在一些教条之上。

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过去认为是正确的知识,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可能被认为是不正确或部分不正确。我们常说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们从假的或片面的认识中,解放出来。

还有一些传统的习惯观念,长期存在于人们的大脑里,大家都习惯了,根本觉察不到它是假的,这就需要敏锐的思想家或科学家帮助我们把它们发现出来。

由于人性的弱点,有时一些假的知识比真知识还受人欢迎。这种现象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出来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可信的话听起来都不太动听(因为不符合人的习性),而漂亮动听的话往往不可信。

理解是我们判断知识真假的前提。如果我们对某一项知识彻底理解了,认为它符合内在的逻辑,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它为真知识,否则,就判断它为假知识。对于我们没有彻底理解的知识,我们根本就不能对它们进行判断。每个人在没有彻底理解某项知识之前,应把许多他人认为是真知识的知识放在一个有待理解的位置。至于如何理解知识,在“科学知识的构成”一章中,会专门讲解。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真假进行判断是必要的。这样我们既可以节省学习的时间,又可以避免上形形色色假知识的当。

2.知识的意思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在哲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叫做认识论,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交流、推理。知识也可以看成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知识具有一致性,公允性,判断真伪要以逻辑,而非立场。知识的定义在认识论中仍然是一个争论不止的问题。

尽管“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激发了世界上众多伟大思想家的兴趣,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3.试论“知识”与“意见”的区别

柏拉图的知识论主要集中在《泰阿泰德》里的。

柏拉图批判了赫拉克利特和智者的三个关于知识的观点:知识是直觉;认识万物的尺度;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状态。在柏拉图看来,把知识看成知觉,就是把知识建立在真假莫辨的基础上。比如一阵风一个人感觉到,而另一个人感觉不到。如此说,知识只因感觉主体而定,没有确定的标准而言。同时,他指出知识建立在变化的事物的基础上,同样的不到确定的知识。这样,他所谓的知识问题就成了“问知识为何,我们所答知识之为何无异于知识之非何。”

柏拉图把意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实际事物的常识,一部分是摹仿实际事物的想象,如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

而他的知识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成为知识,二部分成为理智,三部分信念,四部分想象。

4.怎样鉴定知识水准

怎样分辨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水平?

在讲述如何分辨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水平前,我先分享一下关于鲁王和庄子的故事。通过故事我们可以快速分辨一个人的是才华。

鲁哀公曾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庄子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这篇寓言很有讽喻意味。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和包装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

菜根谭中说:“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是常。”

意思是:酸甜苦辣不是真正的味道,真正的味道是平平淡淡;行为神秘奇特和穿着奇装异服的不是真正的高人,真正的高人是普普通通的。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些真正的在某一个领域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华上的自信会造就他内心的清高,所以这样的人一般都是不屑于用外在形式去包装自己的。再者,专心于某一项研究的人,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术上面,就很少有精力去研究穿着打扮了。我们没有看到哪个科学家是靠衣装来吸引观众的;即使历史上的那些高人,象老子、庄子、姜子牙、黄石公、鬼谷子等等,也没有一个是靠奇装异服来包装自己的。

哪些人喜欢靠衣装来装饰自己呢?这就是寓言中的那些假儒士。他们自身学术造诣不够,或者是根本没有水平,又想附庸风雅,或者是想通过把自己装扮成某种思想、学说或者职业的渊博者、从事者,用来为自己谋取私利。从这个角度分析:越是注重形式、不讲求实际效果的人,越有可能是一个夸夸其谈、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人。

因此庄子说:“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其中提醒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只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来判断他的学识、才能。

5.知识日报里面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个人感觉真实性占大多数,曾经看过有些是从国外的网站和论坛的转载,一些甚至是那些官方类的网站给的说明(类诊所、医院、大学、研究所)。

这些网站一般的研究成果还是值得参考的,如果您只是要做个参考或者了解知识,那么也是可以的。 所谓的权威性个人不敢保证,因为除了技术层面的主观看法都是饱受质疑的,因此不敢保证。

可信度如上,主要是在于来源,其实知道日报里面未免会有技术类的专业人士和学者,但是也不敢保证会有,不过国内学者的有些人的态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因此要想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和学问,还是得要学会分辨知识的真假和程度的。 真假如上,不多赘述。

知识真假

标签: 真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