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经典
1.哪位善知识能告诉我,藏通别圆各个教的经典分别是哪些
藏:指三藏教,经包括四阿含,律就是各部戒律,论是阿毗达磨。
通:这个通指通前通后,通前三藏教,通后别、圆二教。凡是有这个特征的都是,比如大般若经。要注意,一部经,往往不仅仅落在藏通别圆中的一类里。
别:是指与前面藏通二教有别,又有别于后面的圆教。有这个特点的经典都可说包含了别教的内容。唯识类的经典有一些在此中。
圆:有圆妙,圆融,圆足的意味。像法华,当然是圆教经典。
这类问题,可以到宗教类去问,会有更多人看到、回答。
祝早遇善知识。
2.经典佛语200句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悟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
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圣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
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
3.末法时期如何辩别善知识
第八,语具圆满。
要能把佛法讲得非常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家很容易懂,能够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够引起听者听法的欲望。我们在人生漫长的学佛历程中,选择、亲近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坚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识的提携呵护下,建立起正确的修行知见,然后精进用功,才能一步步走向解脱的大门。在找到合格的善知识之前,自己一定要依据戒律和经典来学习。
修学佛法的人众所知之,《楞严经》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尤其末法时期我们不如理如法修学可能会遭遇的种种乱相,佛在此经中,几乎都说到了!而且讲的十分透彻、明白,并且也指出其各各对治之方。
因此,此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望于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
4.选择善知识时候,如何知道他证果悟道了没有
首先,你要知道,“证果”“悟道”不是同时的
先悟道,,持续修行,才能证果,,,这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悟后起修”
至于相互了解境界,,这是向下兼容的
也就是说,程度高的人,因为经历过来,自然了解程度低的,,反过来是无法了解的,,这是【体证】的问题,不是理论可以直接达到的
,
也就是说,你最多能理解和你同层次的,,比你层次高的,如果你不接受引导,你是无法理解他的境界的
你的3个问题,其实是一个
答案就是,不如何,,我经历过,我自然理解
如果你拿不准自己的程度,就需要佛经来印证,,,推荐仔细研读《楞严经》原文
我空间中【有声经典下载贴】有楞严经MP3地址,,希望有缘听闻
5.佛教《坛经》中“善知识”是什么意思
【 善知识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经论中胪举善知识之各种类别,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如下三种: (一)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二)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 (三)教授,指善巧说法。据圆晖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亦举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种善知识。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则说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着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为比丘说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三、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卷九十六〕。
6.佛教有几部彻底了义的经典
你可以把我加入到你的好友名单中。
在这里使劲儿嚷嚷啥?就不怕 把我吓着?我可是不会给你打手机的。在我的个人中心留言,好吗? 。
回答你的问题吧: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禅-悟前与悟后]一书中说: 阅法闻经,建立知见,应先亲近善知识。 所谓善知识是指过去 现在诸佛、三藏十二部经、大乘菩萨僧。
另需阅读善知识著 作解说佛法之书籍,以了解根本佛法,譬如五阴、六根、六 尘、六识、十八界、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五根、五力、十二因缘、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三法印、四念处、四依等 等。 此皆属基础佛法,身为佛子欲求参禅见道,应先了解基 础佛法之道理。
了解后再研读大乘了义经典,譬如《大般若 经》或其中之《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磐经》(点到你喜读的经了)、乃至《楞 伽经、菩萨处胎经》等,又如《鸯掘魔罗经、不退转法lun经》 等等,这些经典也是善知识。
阅经之思维建议有三: 一、第一遍:全经概略阅读,可了解整部经概略意旨。 二、第二遍:一段段阅读思维,每读一段即思维。
三、第三遍:全经前、中、后段互相照应思维。 诵经阅读,如未思维,虽然多闻,只是知识而已,无法运用 它。
闻时记忆,闻后思维,可因解知经典意旨而产生信仰, 坚定信心,即正信前之仰信和解信。 。
我的朋友应该也是你的朋友吧?我的朋友都在以下佛教网站。 都是免费注册的。
他们回答问题非常圆满正确,我自叹不如。 1。
易讯-佛教研讨 2。 佛运论坛 3。
正智书香园地 4。成佛之道 。
7.何为善知识
善知识者,若善心,一切善是!若上善心,一切上善是!若妙善心,一切妙善是!如是心,相知相印,如是善知识,不从外来,因本无外!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妙湛清明,总持空寂,不动本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涌动随缘起伏了然幻灭,随相随灭,了无痕迹,若相续无尽,了无生死,不住涅槃,本无涅槃!善知识者,无尽智炬,量心地春风得意,唤醒枯寂沈梦,春雷乍响,万物复苏,依凭诸佛教导,解隆冬冰寒,长养一切善根菩提,向上法身,突破自我封闭,开我与无我的对歌,讽诵经典,回归自然!善知识者,一切智门,若从生老病死,入波若门,警醒自心所执幻现诸般相续因果之相,而相之又相,无有穷尽。
若破当下诸相,即如混沌气球,一针轻刺,即破无始非无始,遁入空门,得大自在我!善知识说无穷尽。
8.佛家说的善知识怎么理解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佛光大字典》解释为,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等。
《杂阿含》卷第四中是这样给我们定义的:“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普通众生类之善知识者,其条件可由八种,四种或二种来说明之。八种条件者,如菩萨地论云:“菩萨善知识若具八相是为圆满。何者为八?”
(一)多闻大乘经典,
(二)持守菩萨戒律,
(三)具足修行证悟,
(四)悲心济众,
(五)无有畏惧,
(六)忍耐兼和,
(七)心离悔戚,
(八)善于言辞。
四种条件者,庄严经论云:
“多闻离诸疑,能持诸善法,二门说真如,是为菩萨相,为圆满法师。”
多闻是说由于多闻广学的缘故,能广大的开示法要。因为智慧广大的缘故,能除众生的疑惑;持守善士之作业故,堪受赞扬。“二门说真如”是说能由烦恼染污门和清净寂灭门来说明真如实相的道理。
二种条件者,入菩萨行论云:
“真善知识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不舍菩萨戒。”
这是说善知识(的最低条件),必须深通大乘教义和持守菩萨戒律。
9.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
【善知识】 -------------------------------------------------------------------------------- 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何选择明师?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安全。
可是谁是明师?往往无法得知,特别是宗教经验和禅修工夫,在自己尚未入门时,更是无法判断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不过,明师虽然未必有名,但若为大众公认的明师,自然要比自称明师而尚未被大众所公认的,要可靠得多。在无力明辨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的阶段,追随已被大众公认的明师是比较安全的。
或者由已经成名的老师,介绍尚未成名的老师,也是较可信的。而由你所信任的明师介绍另外一位明师,也是可取的,如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位介绍一位,形成了五十三位的连锁关系。
他们人人都是明师,因此,善财童子绝不是病急乱投医似地盲目拜师。 世间任何时代都有许多自称为一代宗师的人物,他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广收徒众以虚张声势,如果不加明辨,即很可能以有名的邪师为明师。
所以,孟子也说:「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因为那些邪师对社会人心有误导作用,使人间产生更多的纷扰不平衡、困惑不安定;因此跟他们学习某些邪法、邪说和邪术,不仅不能开拓人生境界,反而会为自己带来身心的伤害,家庭的失和。
只可惜一般人实在很难识破这些人的真伪、邪正。 从佛法的立场说,邪与正、暗与明的标准,都在于自我中心的考察,如带有强烈贪嗔习性的人,一定不是明师;又如虽然表现仁慈,和颜悦色、道貌岸然,但倘有骄、狂、慢等气质的人,也一定不是明师。
找明师,《大智度论》卷九揭示了四个要点,称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师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个人为权威,是以共同的原则、规律为依准。
律教的法就是因缘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师所说的道理与开示,违背了因果和因缘的法则,就不是明师。因为因果是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缘是教我们对一切的现象不起贪嗔等执著心。
否则,虽众人尊其为圣人,也和邪师无别。 第二、依义不依语:凡是真正的法则,一定是放诸四海皆准,古往今来皆同的,不会因民族、地区、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别。
如果说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语言上的神秘,便都不是正法。正法应注重义理的相通,而不当拘泥于语言上的相异。
例如说:回教徒重视阿拉伯文,犹太教重视西伯来文,都与此准则相背;佛教徒重视梵文、巴利文,只是为了考察原典,以追求原义,并不是说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别的神力或神圣。当然,印度教是重视梵语、梵音的,此与佛教有别。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认识的范围。
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师。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无法可说、无法可执、无法可学、无法可修,也无法可证。
正如《坛经》所说的无念、无相、无住,不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只是照样地吃饭、穿衣、过生活、自利利他、精进不懈。 根据以上四点标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谁是明师?谁不是明师?再依据这四个标准去访察你所希望亲近的明师,大概不会有所差池,日积月累,纵然不得明师,你自己也已经成了明师。
摘自 《学佛群疑》 如何择师 (1)作大乘上师的条件 什么是衡量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呢?第一、大乘上师要有无造作的菩提心。据佛经所载,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即使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在没有其他上师可寻时,我们也可依止他。
我们依止上师,除了希望依靠他获得对解脱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别无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会给我们灌输一些好的东西。
也就是,他绝不可能为获得个人的财产、名誉和地位而利用我们;他会尽己所能来度化、引导我们。所以我们还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第二、只具有菩提心是不太圆满的。比如在世间,我们找到一位人品极好的老师,而他却一无所能,我们跟着他又能学到什么呢?同理,若上师人品虽如弥陀、观音一般(菩提心还是必要的),但我们要的是解脱智慧,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老师都没有智慧,我们哪里能得到智慧呢?所以,大乘上师在无造作菩提心的基础上,要或多或少地精通显密教理,特别要精通我们所需要的、正式修法上的智慧。
若某人不具有菩提心和智慧,他表面上会说得很好听、做得也很好,但实际上,利益自己的成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