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辅食的基本知识
1.宝宝辅食常识有哪些
请依据宝宝不同年龄跟需要阶段选择营养辅食!
宝宝四个月之后就开始添加辅食了,不同月份的宝宝都可以添加什么辅食?辅食添加的顺序是?大街小巷里有什么辅食食谱可以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各年龄段宝宝辅食食谱大全。
妈妈还要注意,辅食的添加需要循序渐进,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食材。一般来说,妈妈可以按照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为宝宝制作辅食,这样无论从口味还是营养,宝宝更容易接受。
辅食的添加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在宝宝断奶时期、长牙期,辅食也要跟着调整。
除月龄外,还有哪些方法来判断宝宝是否可以添加辅食呢?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是否开始添加辅食。
体重: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千克。
吃不饱:比如说宝宝原来能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半夜哭闹,或者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宝宝仍处于饥饿状态,一会儿就哭,一会儿就想吃。当宝宝在6个月前后出现生长加速期时,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发育:宝宝能控制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坐,胸能挺起来,头能竖起来,宝宝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等来表示想吃或不想吃,这样就不会发生强迫喂食的情况。
行为:如别人在宝宝旁边吃饭时,宝宝会感兴趣,可能还会来抓勺子,抢筷子。如果宝宝将手或玩具往嘴里塞,说明宝宝对吃饭有了兴趣。
吃东西:如果当父母舀起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宝宝会尝试着舔进嘴里并咽下,宝宝笑着,显得很高兴、很好吃的样子,说明宝宝对吃东西有兴趣,这时就可以放心给宝宝喂食了。如果宝宝将食物吐出,把头转开或推开父母的手,说明宝宝不要吃也不想吃。父母一定不能勉强,隔几天再试试。
在辅食添加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值得强调,就是所谓的“伸舌反射”。很多父母都发现刚给宝宝喂辅食时,宝宝常常把刚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认为是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种伸舌头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称为"伸舌反射",说明喂辅食还不到时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不确定时间]如果在消失之前坚持喂辅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仅父母很有挫折感,让宝宝也觉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也欢迎到红莓这走走逛逛喔,都是澳大利亚直邮至国内的婴儿辅食及奶粉产品
?s=9819771&lb=15003
2.6个月宝宝辅食食谱一天安排表
半岁婴儿的喂养 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仍是要以奶为主,每天要在保证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最早添加的辅食应是蛋黄 添加蛋黄的方法如下: 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研磨成粉。开始时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8,以后逐渐增加到1/4、1/2,直至整个蛋黄。
蛋黄粉可用开水调和,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吃;也可直接调入米粉。6个月左右可改食蛋黄粥;7、8个月时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小知识:6个月内婴儿不宜喂蛋清 6个月内的婴儿消化道粘膜屏障发育尚不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容易透过肠壁粘膜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和荨麻疹等。 米粉的添加方法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
我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也是听别人教的,睡前在奶里加一些米粉,说是这样会更饱,睡得会更久。但我发现宝宝并不能睡很久,夜里还是起来几次喂奶。
后来我咨询了儿保医生,医生告诉我原来事实是奶比米粉更耐饿,因为奶里的营养物质要远胜于米粉。睡前(十点左右)应给孩子喂饱奶。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方法应该是,初次添加建议在上午,医生说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下午还能去看医生。6个月内每日上午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
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即6点多,一般晚饭的时间)再加一顿米粉或粥,到十点仍是一大瓶奶,这样宝宝就很饱了,夜里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当作一顿主食,喂晚米粉后也是隔3~4小时再喂奶。
3.婴幼儿的饮食
一、0—6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纯母乳喂养 2.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3.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4. 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5.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6.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母乳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按需喂奶,每天喂6_8次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素补充品,如维生素D或鱼肝油。
二、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2.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3.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4.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5.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6. 注意饮食卫生
三、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1-3岁幼儿喂养指南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 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5. 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希望对你有用
4.宝宝添加辅食的知识有哪些
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最好等到宝宝满6个月大时再开始给他添加辅食,你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在4~6个月之间添加辅食。
母乳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而到6个月时,单独依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之所以要推迟到这么晚,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婴儿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和过敏。
作为父母,你需要决定怎样做对你的宝宝最好。当宝宝准备好添加辅食了,他会给你一些信号,包括:能够控制头部,在有支撑的情况下能够坐直;停止吐舌反射,能把固体食物留在嘴里并吞咽下去;即使每天吃8~10次奶,看起来仍然很饿;宝宝伸手去够你吃的东西。
5.想了解育婴知识
宝宝8-10个月时可以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到快一岁时,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并必须断奶(母乳),如果还继续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营养都跟不上宝宝生长的需要,但同时不得不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宝宝添加辅食,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8个月的宝宝一定慢慢适应从奶到食物的过度,也相信宝宝一定会适应的。 断乳后喂养,婴幼儿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蛋白质35~40克,需要量较大。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食固体食品,应在原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添新品种,逐渐由流质、半流质饮食改为固体食物,首选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鉴于此,婴幼儿的饮食可包括乳制品、谷类等。烹调时应将食物切碎、烧烂,可用煮、炖、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及使用刺激性配料。 婴幼儿断乳后不能全部食用谷类食品,也不可能与成人同饭菜。主食应给予稠粥、烂饭、面条、馄饨、包子等,副食可包括鱼、瘦肉、肝类、蛋类、虾皮、豆制品及各种蔬菜等。主粮为大米、面粉,每日约需100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豆制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干为主;鸡蛋每日1个,蒸、炖、煮、炒都可以;肉、鱼每日50~75克,逐渐增加到100克;豆浆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岁以后逐渐减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供应。 断乳后婴幼儿进食次数,一般每日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点、午后点。早餐要保证质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应牛乳或豆浆、蛋或肉包等;中餐可为烂饭、鱼肉、青菜,再加鸡蛋虾皮汤等;晚餐可进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点可给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片、鸭梨片等;午后为饼干及糖水等。每日菜谱尽量做到多轮换、多翻新,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调技术及方法,也能影响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及食欲。若色、香、味俱全,可促进婴幼儿食欲,增多食物摄入,加强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祝宝宝健康快乐!
6.母婴师的工作内容有什么
更正一下:不是母婴师,而是育婴师。
育婴师的工作内容:
1.饮食照料
包括哺乳阶段的母乳喂养指导和冲泡奶粉,正确地使用储奶器和温奶器等喂哺婴儿并进行消毒,最难护理的部分就是混合喂养,正处断奶期间的宝宝要添加部分辅食,育婴师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分阶段搭配营养丰富的辅食,所以还要了解泥状糊状辅食的相关知识。
2.日常护理
照顾宝睡觉、穿衣、大小便和洗澡等日常琐事,能够正确地包裹襁褓中的婴儿,为宝宝营造温度、光线、通风等舒适的睡眠环境。为宝宝换尿布沐浴保持身体洁净干爽。
3.保健护理
懂基础的常见的一些新生儿疾病知识,为宝宝建立成长手册,定时测量身高和体重并根据结果有基础的判断,懂得常见婴儿疾病的用药与护理和疫苗接种工作。
4.教育
家长最关心的也是早期教育最缺乏的内容。分阶段进行,早期主要是宝宝的动作技能训练刺进体格生长,其次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早期智力开发根据婴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设计认知能力训练,培养宝宝的社会行为和人格。
7.如何给婴儿正确添加辅食
1、关于添加辅食
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仍是要以奶为主,每天要在保证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最先添加的辅食应是蛋黄。
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主要来自母体。足月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是很有限的,仅够出生后四五个月造血之用。而早产儿和多胎儿从母体得到的铁质就更少了。胎龄越小、胎数越多,体内的铁含量就越少。足月新生儿可在生后3~4个月在主食中添加蛋黄,早产儿和多胎儿从满月后就可开始。
添加蛋黄的方法如下:
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研磨成粉。开始时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8,以后逐渐增加到1/4、1/2,直至整个蛋黄。蛋黄粉可用开水调和,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吃;也可直接调入米粉。6个月左右可改食蛋黄粥;7、8个月时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小知识:6个月内婴儿不宜喂蛋清
6个月内的婴儿消化道粘膜屏障发育尚不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容易透过肠壁粘膜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和荨麻疹等。
米粉的添加方法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我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也是听别人教的,睡前在奶里加一些米粉,说是这样会更饱,睡得会更久。但我发现宝宝并不能睡很久,夜里还是起来几次喂奶。
后来我咨询了儿保医生,医生告诉我原来事实是奶比米粉更耐饿,因为奶里的营养物质要远胜于米粉。睡前(十点左右)应给孩子喂饱奶。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方法应该是,初次添加建议在上午,医生说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下午还能去看医生。6个月内每日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即6点多,一般晚饭的时间)再加一顿米粉或粥,到十点仍是一大瓶奶,这样宝宝就很饱了,夜里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当作一顿主食,喂晚米粉后也是隔3~4小时再喂奶。第一次可以调得稀一点,放在奶瓶里让他吸,逐步加稠,两个星期后一定要过渡到用勺喂,而不能再用奶瓶了。
随着孩子肠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可增加鸡、鸭、猪等的动物血以及瘦肉糜、鱼泥、猪肝泥、鸡肝泥等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调入米粉。
蔬果汁的添加。
婴幼儿不宜喝市场上的合成 饮料,要用专门的婴儿饮品, 戋自己鲜榨的果汁且需兑 水1:1稀释后才能饮用。还可自制蔬菜汁。方法是将新鲜的蔬菜洗净、切成小段, 加水煮透,取菜汁(仅仅是汁)饮用,如芹菜汁对便秘有效 ,胡萝卜汁对腹泻有效。
辅食添加要点:从单一到多样,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软到稍硬。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顺序是:
4月龄始可添加素食类
6月龄始可添加荤(肉)食类
9月龄始可添加海鲜类
2、关于大便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不能认为有病。
宝宝大便呈绿色的可能的原因
一般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
奶粉喂养儿若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
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