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能否提高二胎生育率?
从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角度看,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提高二胎生育率并无太大影响。
二胎政策放开后,二胎生育率的确有了大幅提升,但远未达到专家事前预计的水平。不生二胎,成为很多育龄妇女的选择。根据调查,人们拒绝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包括:
1、年龄限制:70后赶上了生育末班车,高龄产妇担忧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问题。
2、经济压力:养育成本高涨,生得起,养不起。
3、女性职业发展:企业承担主要的生育成本,就业市场的女性歧视加剧,再养一个娃,不但晋升无望,甚至工作都没有了,多年的职场积累毁于一旦。
4、宝宝无人看护:产假最多半年,谁来看0-3岁的宝宝,如果没有老人可以依靠,缺少可靠的社会托幼机构,一般家庭无力承担保姆费用,做全职妈妈需要很大勇气。
5、大宝意愿:习惯当独生子女的大宝拒绝接受家庭新成员。
显然,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并未进入影响因素的前几位。虽然人们经常吐槽妇幼服务水平糟糕,比如各地人满为患的产科、儿科医生紧缺、医患关系紧张、基层医疗单位服务水平低下等。但现实表明,医疗服务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二胎生育意愿并不高;而资源相对较差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生育意愿反而较高。因此,妇幼健康优质服务水平并非决定人们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如果要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让人们想生、敢生,就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更多从降低二胎家庭经济压力、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建立3岁以下儿童的托养机构等入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当然,提高妇幼健康优质服务水平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应定位于服务妇女儿童健康,而非提高二胎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