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知识结构图

bdqnwqk1年前学者11

1.高一历史必修二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

2.高一历史必修二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部分构成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19世纪中至一战前,伦敦是唯一金融中心,英镑居独霸地位;“二战”期间,伦敦是金融中心之一,英镑地位动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

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以规划秩序;

②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召开:

1944年44个二战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

3、内容:

①决定1945年成立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个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专业机构;

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在工业生产领域,美国占了压倒优势;

■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其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

■ 在金融方面,美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每增加一定数额的任缴资金,就增加一票。战后初期,美国任缴的资金最多,因此掌握了35% 的表决权。

①对美国: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

■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对世界: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原因:

①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和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目的: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①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其对外经济扩张 ;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两章的知识框架

必修二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两点分三段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人口增长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高低高 低低低 人口再生产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要点 分布: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

发达国家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入这个阶段。 分布: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进入这个阶段。

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这个阶段。 分布: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目前已进入这个阶段。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思路:问题→危害→措施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问题 ①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②青少年儿童比重大 ①人口增长缓慢②人口老龄化 危害 ①加大对资源、环境、经济、就业的压力 ②造成人口增长惯性 ①劳动力、国防兵员不足②青壮年及社会负担过重③老龄化严重等 措施 计划生育 ①鼓励生育 ②接纳海外移民 三、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 特点 原因 60年代 1959-1961 负增长 三年自然灾害,政策失误 1961-1971 出生率迅速增加,自然增长率高 社会稳定,鼓励生育,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80年代 初期 出生率下降 计划生育 中后期 出生率上升 三年自然灾害后出生的人口进入婚育期 四、人口现状 世界,中国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一、人口迁移 定义(与人口流动对比记忆,注意区别) 二、人口流动 国际:外籍劳工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 国内:民工流(农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和工矿区,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动因推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收入低,战争,宗教迫害 拉力:“三高”高生活水平、高就业率、高收入 阻力:交通、政策、户籍制度等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出地:①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安排劳动力②增加经济收入③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保护生态环境⑤高技术人才流出,造成人才外流⑥带来留守家庭与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⑦可能造成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对迁入地:①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②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促进资源的开发④高技术人才迁入,节省教育和培训成本⑤给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⑥加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 四、闯关东、雁南飞、孔雀东南飞、民工流、民工荒等现象的解释和原因分析。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对比世界城市分布) 原因:平原面积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1、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高原的原因:热带多雨地区:①热带的山区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②排水通畅③超出疟蚊分布线,免受疟疾困扰④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警戒值,最大值) 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首要因素)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成负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最优值 图: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于发展 1、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比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 18世纪产业革命之前: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密度小,功能单一,城乡独立 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密度增大。城乡差距拉大 二战后:继续增加,继续扩大,继续扩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城市带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定义: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①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 ②加速阶段:30% ③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70%城乡差距缩小,第三产业主导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 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 推力 城市地租上涨,环境恶化,就业困难 拉力:乡村环境质量好,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城市发展不合理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二)不利影响: 1、环境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态破坏:①耕地面积减少②绿地面积减少 ③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甚倒塌,道路和桥梁断裂,地下管线弯折。沿。

5.

结构主义可溯源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及20、30年代“捷克结构主义”,在二战时由于雅各布迩等人的移居而传入美国;40年代末,由于列维.斯特劳劳斯的努力,结构主义得以重返欧洲大陆,并终于在法国达到它的顶峰。

60年代初,在法国哲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人文科学思潮,其代表者宣称是与二战后统治法国哲学界近20年之久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所谓的“意识”哲学相对立。 由于这个思潮的思想家们都使用“结构”或与结构相近的概念来从事自己具体的研究,因此,被称为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它的观点和方法来源于语言学。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雅各布迩等在语言研究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而法国的拉康将其应用于心理学,形成“结构主义的心理学”。 结构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结构”的概念,结构(struc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其原意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方法”。

当然,结构主义者对于“结构”的理解是较为含混和不一致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某些社会组织的模式和行为都由人类心理建造而成,文化是内部(心理)结构的投射;人类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倾向于分类;结构具有封闭性和整体性,整体优于部分,结构通过差异而达到可理解性等。

富科则从不使用“结构”一词,而采用“认识型式”等术语。 在对“结构”概念所作的各种释义中,皮亚杰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

皮亚杰将“结构”方法与“起源”或“发生”的方法联系在天起的,并认为是辩证互补的。他在对儿童心理学与认识论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就是并用这两种方法的。

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具有三种特性: (1)整体性。整体性同时来自组成结构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全部要素的结构性组合必然不同于这些要素简单相加的总和这一事实。

一个结构由多种要素构成,其整体优于部分。 (2)转换机制。

结构不是一个静止的形式,而是一个由若干转换机制形成的系统。 “一切已知的结构,从最初级的数学群结构,到决定亲属关第的结构等,都是一些转换系统”。

(3)自我调整功能。结构的自我调整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节律、调节和运演。

这是结构的本质特性,它涉及结构的内在动力,具有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也就是说,一个结构具有的各种转换都不会超越结构的边界而导致结构的解体,而只会产生总是属于这个结构并保存这个结构规律的要素。

但这并非一个结构就不能以一个子结构的身份加入到另一个更为广泛的结构之中去。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认识和理解对象的思维方式之一),即在人文科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批评等)中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所形成的一股研究潮流或倾向。

其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 即“明确地寻找心灵本身的永恒的结构,寻找心灵赖以体验世界的,或把本身没有意义的东西组成具有意义的东西所需要的那种组织类别和形式。”

[2] 结构主义思潮向后结构主义思潮的转变,源于对所谓的文本一致与意义、微卡尔学派的统一的人的主体观念以及基础主义的启蒙观念的全面批评。 其次,后结构主义者借用了弗洛伊德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声称“自我”不可能完全知道它自身的同一性,因为它的“自我”形成决不是在意识状态下完全产生或加以揭示的。

这样,理性与意识对构成人类行动和主体性的事物仅提供了部分解释。主体或同一性就不会在它自身的历史和或然性之外形成。

在此,后结构主义者对人的主体的批判,并非是抛弃人的能动作用和把人的行为降为可以变换的指代的一种功能,而是试图去探询主体是如何建构的,更充分地理解主体作为能动性先决条件建构了本质。后结构主义强调对结构进行建构和解构(deconstruction),他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描写而得到的,是经过中介及被组织在话语中而领悟的,只通过“字”才同“物”联结起来的知识。

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解释的任务不是去寻找意义,不在于关注它的普遍结构,而在于事物的本身和阐读过程,现实必须作为一个文本来解读。“解释”在一层又一层地不断展开,而每一层又转化成为一个新的表意系统。

结构有如洋葱头,是由多层构成的,而“解释”就象是剥洋葱,剥到头来里面并没有内核、没有心、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而只有无穷尽的包膜,其中包着的只是它本身表层的统一。 因此,具体到知识和学习领域,知识结构就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的表征,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情境中,知识结构是需要被重新建构的。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样,也就是否定了以结构主义为背景的学习理论的两个潜在假设:不能对学生作共同起点达到共同目标的假设;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领域作典型的、非情境性的假设。

6.二战进程示意图及结构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意志第三帝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7.跪求初三政治第6、7、8、9、10课的知识结构图

——世界现代史部分世界现代史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原因: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掌权的资产阶级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内外政府。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2、经过: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本专题考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罗斯福新政(一)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战胜国集团)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产生一系列条约,从而形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以实力为基础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一次分赃会议。

1、《凡尔赛和约》(1919年,对德和约)(1)签订:1919年1月,“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英、法、美操纵了会议。同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内容:(1)领土问题,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它们是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后割让给德国的)。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然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2)殖民地问题,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这一内容最能体现了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分赃会议)。

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3)军事问题,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4)赔款问题,德国须向协约国偿付战争赔款。(3)影响:协约国除了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外,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九国公约》(1922年)(1)签订: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问题。

1922年,与会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2)公约内容与影响: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实际上其核心是确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条件。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 罗斯福新政(1933年)1、背景: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出现了涉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933年,为了挽救危机,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2、新政目的:克服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秩序,挽救统治危机。

3、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新政”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整顿工业,通过并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另外,还立法保障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

这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其中:新政的核心(中心措施)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其直接目的是改变生产的无序和混乱状态,从而加强了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解说:兴建大量的公共工程,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这既缓和了社会矛盾,又刺激了消费和生产。)5、新政的作用:罗斯 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2)它开创了资产阶级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得到加强。

(3)“二战”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措施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补充: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拓展思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造成经济萧条,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统治面临严峻考验。

为了挽救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美国通过“新政”缓解了危机;而德国和日本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扩张侵略的道路,最终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 本专题主要关注带▲内容1、“二战”前夕: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将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

至此,绥靖政府达到顶峰。▲2、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

8.求历史必修二每单元知识梳理结构图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011.4.12 【一、本单元知识结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因素发展经济的建立(二战前)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社会主义赫:农业苏联(苏俄)改革勃:工业(战后)戈:所有制和商品生产原因:供求矛盾背景:29-33年经济危机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内容:(二战前)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作用: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开创新路资本主义背景: 国有化国家干预经济计划指导战后资本主财政政策国家调控义的调整内容: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调整影响:二十年的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二、本单元主干知识梳理】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挽救危机的措施和影响是什么?(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的矛盾③导火线:股票投机活动。

(2)特点: ①来势猛烈②波及范围广③持续时间长④后果空前严重(3)挽救危机的措施:提高关税;货币贬值(4)影响:①经济:生产力严重破坏,经济一片萧条,损失惨重。②政治: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1)背景:①危机爆发后使美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胡佛政府仍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③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首要措施)②调整工业生产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特点:政府(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

二战知识结构图

标签: 结构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