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力挽狂澜的是中医,除了张伯礼外,是否应有更多中医生受奖?
老池呀!
抗非典成功后,据说中医被拒之于庆功宴之外。这一点我们不去计较。我们应该让某些人看看我们的态度!~
中医抗疫成果显著本无可非议。但此次新冠疫情来的实在太迅猛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敬仰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最前沿的每一位西医医生、中医医生,包括每一位勤务人员!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共和国因为有了她们而更显得伟大和光荣!她们都是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都应该受到奖励!
其次我们才可以谈谈哪一种医疗对国家、患者个人最有利。但这个问题又不应该在本文详谈,免得大煞了以上所说的风景!又为了中医不成众矢之的,心知肚明的人们目前还是不要把中医拔得过高。
感恩每一位抗疫前线的中医西医!感恩张伯礼老先生!
在经济落后时代110年前东北发生的鼠疫,中国人是怎样防治的?
1910年清朝灭亡前夕,东北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鼠疫。
10月下旬,鼠疫在满洲里爆发,11月上旬就蔓延到东北中心城市哈尔滨。
此后疫情如开闸的洪水铺天盖地向四周扩散,席卷了东北平原,横扫冀中平原和齐鲁大地。
疫情肆虐时间长达六个月,即1910年10月25日始到1911年4月18日止。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疫区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感染,一共有6万人因感染鼠疫而死亡。
死亡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但又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为鼠疫死亡率不到疫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感染人口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三,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达到这样一个结果,堪称奇迹。那么,当时的满清政府是怎样做到的?
那场鼠疫的成功控制,首先要感谢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伍连德。
当时鼠疫爆发的时候,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政府手忙脚乱,官员手足无措,奉命前去执行任务的士兵也相继倒下了,全国一片恐慌。
这时候有人向政府推荐了伍连德。
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有过英国和德国传染病研究所的工作经历,有医学博士头衔,是世界传染病领域的权威。
鼠疫爆发的时候,伍连德应邀回国不久,在天津陆军军医学堂担任副监督(副校长职)。
伍连德被召入宫,向朝廷陈述来了自己对鼠疫的分析和应对方案;摄政王载沣等人听的头头是道,觉得此人可信,于是立即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负责东北的鼠疫防治。
伍连德肩负着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走马上任了。
伍连德到了东北,马不停蹄开始了工作。他和身边的助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亲自到医院病房和农村,零距离接触感染者,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经过跟助手和国际同行交流,觉得当务之急是隔离病人、控制疫情扩散。经过几个昼夜的工作,伍连德制定出鼠疫应对和控制方案,并让人快马加鞭递给了满清政府。
一、动员调集全国各地医生,招募南方私人医生和学生,迅速前往疫区。
二、筹集资金、筹备足够半年使用的救灾物资分批运往灾区。
三、疫情的传播途径是接触性的,因此要在山海关沿线和设立关卡,严格控制人口流动,严禁民间车辆同行。
四、向有关邻国通告疫情,对通过西伯利亚的边境重镇满洲里与哈尔滨之间的列车实行严格管控。通报俄日朝等邻国,获取谅解,寻求合作和帮助。跟日本南满铁路当局进行接洽,取得谅解,要求对方提供帮助。
五、关闭航道,原则上禁止航行。
六、增开临时应急医院,征用客栈和军营,收留患者,为医护人员提供居住场所,动员政府公务员和警务人员参与控制疫情。
六、应需密切注意、京奉铁路沿线(此时部分路段已通车)的卫生状况,出现鼠疫病例应采取严格防治措施,建立专门的医院与隔离场所;
七、在京津地区进行全民动员,采取防护措施,以防万一。
具体措施如下:北京天津卫生局发布紧急告示,列出喝开水、吃熟食、注意生活卫生等10条预防措施。
“令各街巷剃头棚房屋一律裱糊干净,地下均垫石灰,所有铺内伙友,衣服、搭布、手帕每日更新三次”。
如发现违法通行和断绝交通之处及随地便溺、不遵守公共卫生规定者,处以高额罚款。
八、以朝廷名义、各地官员出面协助,由防疫部门将辖区内染疫尸体,无论是新近死去的还是已经腐烂的,全部火葬,以彻底杜绝鼠疫的传染。
对于伍连德的建议,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都无一例外落到了实处。
全国人民可以说是万众一心,对鼠疫同仇敌忾、
在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伍连德在外国同行的帮助下,跟自己的同事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开始了消灭鼠疫的攻坚战。
经过四个月的日夜奋战,这场中国近代规模空前的鼠疫被彻底消灭。
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组织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
来自英、美、法等11个国家的34位医学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伍连德当选为会长,对这次东北鼠疫的防治经验教训做了总结。
在伍连德的努力推动下,满清政府初步确立了中国的防疫制度,出台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全国性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并且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所防疫医院——滨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