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大学期间文科生应不应该选修一门理工科的课程,如果需要,应该选什么课程?

bdqnwqk1年前问题6

当然,不仅应该是选修,而且应该是必修的。我觉得统计课应该是列入其中吧。现代社会无论是什么专业的,读文章,看东西,数据总是绕不开的一件事情,而且现在的社会所有的人和事物,我们的活动和行为都被纳入了大数据观察的范围之类了,所以具有基本的统计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你让一直学文科的人具有理科是思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太理论化的数学化的东西看着就让它们觉得困难,但是统计部一样,它既实用又容易理解,同时它真实的体现了理科的思维方式,对纯文科的人也是很容易理解。

现代社会的研究,就算是纯文科,也是需要有一些数据和分析的。更加不要提那些在理科和文科边缘的学科,比如经济学。感觉是文科,但是已经没有人不做模型就能分析经济问题,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理论。

而且就是是文科的社会学研究,现在也是将文字转化成数据,然后直观的来分析问题。所以对于数据的认知就变得非常的重要。统计就成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的桥梁。

所以统计应该不论是文科和理科的必修课。

文科生留学文书写作重难点都有哪些?

自信做自己

法则1

做自己!做自己!做自己!

这是不论写PS,还是回答essay等申请文书的第一要义。

有些同学会刻意的在PS中塑造出一个“完美到不真实”的自己,来迎合招生官,而有时,太过刻意的修饰反而会引起招生官的反感。

比如笔者在申请Oriental Studies专业的时候,最初觉得自己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和科研经历,就想把自己过往的实习科研经历打碎,拼凑成似乎符合“东方研究”所要求的那类候选人的样子。然而后来我想明白,这样拼凑出的讨好型申请者,在没有足够的真实证据支撑,也没有强有力的推荐信作证的情况下,招生官很可能一眼就看出破绽。

而其实,在文书中展现出真实的自己,也是在帮助你选择符合你真实个性和能力的本/硕项目,这样招生官看到了如他所希望看到的真实有个性的学生,而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展现拿到了适合自己的offer,不失为一件美事。

#Good is not good, unique is good #

Details! Examples!

有趣有细节

法则2

如果要给申请文书做个比喻,它不是拍电影,而是一节短小精悍的广告。每一篇成功的文书,都是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聚焦于项目申请提出的两个问题,“我是谁?”“我能给项目带来什么?”,成功的文书从未偏离过这两个主题:描述你的竞争力,并描述你作为有竞争力候选者所能贡献的部分。

因此,申请文书完全不需要写的像一部史诗般的电影。当然,区区几百字一千字不足以概述人生二十年的经历,你更需要的是,将自己学术生涯中涉及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实习成就,转折点和大事件必须相应地着重突出,分析你的个人能力、竞争力个人特点单独突出。

比如,我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就以促使我对oriental studies充满热情的一次经历开头,将我作为中国人对东方/亚研究的探索和理解作为文书主线,贯穿全文,中间穿插介绍了大学期间的学术成绩、科研成果,并再在科研经历中着重突出自己在teamwork和压力工作下的收获,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也直观让招生官感受到我的性格特点。

因此,写文书就像一部广告,需要细节描写,特写镜头,在短时间内抓住考官的心。而这时候,史诗级高大上的词藻,鸿篇巨制的自我拔高反而会让几百一千字的文章显得仓促由于而真诚不足。因此以小见大比面面俱到更让人心动。

文书间要打“组合拳”

相互关联、递进、呼应

法则3

相信大家都明白,整套文书应该相互关联递进。但同学们更应该明白,文书间并不是简单的互相扩充,比如:

PS不是CV的文字化解释,而是筛其精要,集中突出有趣的细节(参见法则2)

CV更客观一些,更骨感一些;

PS更主观一些,更丰满一些。

要最好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具体而言:

① PS就应该是CV的递进升华,对CV里提到的一两处个人亮点和经历进行深入的讲述,所以,PS不应该大篇幅的去介绍自己的科研内容和实习内容,而应该通过其中一两个事情来展现自己某一些方面的特质。

②Essay,应该是对PS的进一步补充,完全不用重复描写PS已经提及到的经历和内容,而更应该问什么答什么,进一步挖掘自己那段经历的展现出的闪光点。Writing Sample要展现申请者学术水平,研究能力与潜力,写作能力等等方面的专业水平。

③Reference Letter推荐信,则是熟悉且认可你的导师、实习领导从他们的立场,对你这些闪光点的肯定和讲述。

综上所述,不论是PS, Essay, WS还是Reference Letter,每一份申请文书都应各自发挥它们在申请中的作用的同时,互相呼应,互相佐证,不断突出你独特的优点。

总结

以上3个法则你记住了吗?

1.Be yourself!

2. Use examples, and

3.write in sets of materials.

1.CV

顾名思义,就是你的一份简历。一般包含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实习经历以及技能特长。Admission Committee会通过CV中大家展现出的个人信息、教育背景、所获荣誉、发表著作、领导力及特长爱好来了解申请者,对申请者做初步的筛选。

2.Personal Statement (PS)

PS是几乎所有申请外国本科/研究生的学生都必须提交的一份申请材料。 它侧重于对申请人的申请目标、申请原因及个人背景的论述。PS往往是以个人为导向,以帮助研究生招生委员会更好地了解申请人为目的。它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招生官在心中塑造出一个更饱满的申请者的形象。预测学生是否能够在入学后更好地适应学校当地的文化与学习生活。

3.其他文书

A. Research proposal:

一般申请研究型文科的Ph.D.或者Master都可能会被要求提交。注意在写此类文书的时候务必把自己的research interest写上。特别是在没有研究经验(如暑期科研)的情况下,一篇好的research statement很重要。

B. Writing Sample:

Writing Sample被称作“写作小样”,它可以是申请者的一次课程作业、一次阅读报告或是学术论文的一部分,但一定是英文的。客观的来说好的writing sample在申请中是很加分的,因为它真正体现了申请者作为一个文科类学术研究者的实力或潜力。它全面体现了申请者的学术修养和写作功底。

小tips:

Writing Sample不用长,达到学校要求的下限即可(一般是十页左右),写多了对方可能反而不读。但一定保证内容的“精”。

如果时间允许,尽量为不同的意向教授撰写不同的Writing Sample并且在写作中援引或分析该教授的学术成就,这样能最大程度上贴合教授的研究方向。

C. PHS:

全称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在很多学校又被称为DS(Diversity Statement)。这两种文书从本质上讲内容没什么区别,在个别学校会被作为必须的申请材料,比如Berkeley要求上传PHS,Stanford则要求上传diversity statement。

此类文书是关于个人历史和多样性的叙述,对申请不会有本质的影响,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不用太过纠结内容的选择,谨记不跑题不出现大的语言表达问题即可。

4.推荐信

对于文商科的申请,2-3封的推荐信也是被要求强制提交的,其中笔者建议的搭配是:1专业导师+1实习上司+1科研导师。最重要是为你写推荐信的老师要足够了解,如果带你做过一些科研那是再好不过。包括同学们可以通过交流经历找中外合作授课项目找到外国导师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