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佛家

bdqnwqk1年前基础11

1.佛教的基本知识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

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

(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2.佛教的知识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佛是神吗?إ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إ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إ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إ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إ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إ问:什么是“因果相续”?إ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也是反对的。关于因、缘、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八大宗派。

3.佛教知识

读CHENG 二声 “大乘”的语意,谓大型的交通工具 所谓小乘(hi^naya^na),意指采用劣小的交通工具驰向涅盘之彼岸;不强调救济世人,只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道业。

‘ 这是释义的来源文章 你也可以看看 第一,就哲学思想而言,小乘佛教不完全否定事物现象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否认事物现象的实有性。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法体恒有”,三世法、有为无为法均有实体;根本上座部主张现在法有实体,过去未来法无实体;犊子部非但承认法有,更提出“补特伽罗”,变相承认“我”,是典型的“法我俱有论”;经量部认为现在法实有、过去未来非实有,又提出“一味蕴”作为轮回主体。

大乘佛教哲学的标准模式是“我法两空”,不仅人生现象没有主体,而且一切事物现象都没有自体规定性,胜义上是空。 第二,就修行内容和目标而言,二者有不同。

小乘佛教的修行内容是三十七道品,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自利)作为最高目的。大乘佛教一般以四摄六度为主要修行内容,认为“个人解脱”在终极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小乘有“四向四果”等修行阶段;大乘修行人一律称为菩萨,任务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而言则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等觉五十二位。

小乘佛教把涅盘看作脱离生死轮回的超然状态,“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大乘佛教强调“无住涅盘”,涅盘就是消除无知,“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第三,就“佛观”而言,小乘佛教一般只承认释迦牟尼佛,偶尔谈及“过去七佛”;大乘佛教认为过去成佛的人无数,现在是佛的人无数,未来成佛的人也无数。

另外,小乘佛教一般只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实世界的精神导师,而大乘佛教则把佛的威神、势力说得无限广大,形成“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观念。 参考一:《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大乘佛教》 “大乘”(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那或摩诃衍。

乘,为‘衍那’(ya^na^)的意译,指车子,或泛指交通工具。‘大乘’的语意,谓大型的交通工具。

在佛教史上,大乘佛教指印度在部派佛教(小乘)之后所发展出来的新兴佛教运动,或指此一运动中之佛教内涵而言。 佛教教团在佛陀灭后百余年间,一直都是和合一致的,后因发展到印度各地,而在经典与教理的解释上产生异说,日常之戒律生活也受各地气候风土与风俗文化影响,发生变化。

到西元200~300年间,乃逐渐分裂成十八个(或说二十个)部派,此即所谓的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虽然有革新派与保守派之别,但大抵皆属形式主义者。

彼等固守教理与戒律之形骸,逐渐与一般民众形成藩篱。为祛除此一弊病,并恢复佛教之真精神,在革新派之间乃逐渐兴起革新运动,其推动者即自称其教团为大乘或菩萨乘,而贬称传统保守的佛教为小乘或声闻乘。

大乘之兴起约在西元前一世纪,由于此新兴教团拥有甚多共鸣者,因此其教势乃迅速扩大。而随着时代的进展,大乘佛教也逐渐产生变化。

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300年)、中期(300~700年)与晚期(700~1200年)。初期大乘佛教有许多大乘经典产生,如《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皆以信仰、实践为中心。

部派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各有其特征,相异之处约有六点∶ (1)部派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理想;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为最高目的。 (2)部派佛教以业报轮回之苦为主要命题;初期大乘佛教则誓愿进入恶趣,以救渡众生。

(3)部派佛教主要在追求自我的完成;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救济一切众生为主。 (4)部派佛教较拘泥于圣典之文句;初期大乘佛教则以‘空’的态度,远离执着,对圣典文句之解释,较为灵活。

(5)部派佛教以学问、理论为主;初期大乘佛教则以信仰、实践为要。 (6)部派佛教是出世的出家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则是胜义的在家佛教。

初期大乘佛教之集大成者是龙树、提婆等。尤其是龙树,被后世誉为大乘佛教之祖。

中期大乘佛教的经典,可分为三个系统∶(1)如来藏思想系统,有《如来藏经》、《胜鬘经》、《大般涅盘经》等。(2)属阿赖耶思想系统的《解深密经》等。

(3)综合两种思想的《楞伽经》等。这些经典对哲学思想的强调更甚于信仰实践。

因此,以这些经典为基础,后来又产生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著作,例如∶阿赖耶识系统的《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如来藏系统则有《宝性论》、《佛性论》等;两者的综合则有《大乘起信论》等。此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无著、世亲、陈那、护法等人。

如来藏思想考察的是心的本体,探讨吾人何以能够追求理想、完成人格;而阿赖耶识思想则从现象的层面,考察心性向上或堕落的作用。前者谓为法性说、心性说,后者称为法相说、心相说。

第三种学说则综合性与相,唱说性相融合。以上所述,可以称为广义的瑜伽行派。

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末期,另有受龙树学说影响的中观派兴起。此二大思想主流成为当时大乘教法的代表。

晚期的大乘佛教,除了继续前期的学问研究外,更有真言密教的兴起。真言密教的出现,是。

4.有关佛法的知识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所谓“四大皆空”者,主要指,一切现象的存在,是依附因缘的聚散而暂时假有,一旦,因缘不具,则,又为空,此之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应供:应该受到人和天的供养。

正遍知:全面的、真正的知道一切佛法。

悉知三明(宿命、天眼、漏尽)和五行(圣、梵、天、婴儿、病)。

善逝:非常自在地入于涅盘。

世间解:能了解世间的一切事理。

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

调御丈夫:能调整治理修行方法的大丈夫。

天人师:佛是一切天和人的导师。

佛世尊:佛应该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

佛陀的果位是菩萨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将佛陀称为究竟菩萨;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脱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将佛陀称为究竟阿罗汉。

5.佛教基础知识有哪些

原发布者:小沙弥见舍

一、佛教常见名词二、佛教发展简史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四、佛教基本教义五、佛教修学步骤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众生,是指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众缘”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十法界——佛教的生命观: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天道人道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十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

6.关于佛教的知识

呵呵,你可能是小说看多了吧,其实佛教里没有什么兵力可言。

有一些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佛教有四圣:佛、菩萨、缘觉、罗汉。

佛教有百尊佛,有八大菩萨和十二圆觉菩萨,有四大声闻,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有佛前十大弟子、二十一度母、二十四诸天、十八伽蓝、龙神八部众等。

他们除了佛外,多数都是佛的弟子,就是释迦牟尼是过去佛燃灯佛祖的弟子之一,属于过去七佛之一。佛虽百尊,都名相而已。

常见的有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满堂佛、三圣佛等。佛和菩萨都有化身,因为有化身,所以才有不同的名称。

佛教的传播中心,在上界为须弥山,在下界为南瞻部洲,而所谓的南部瞻洲,原指印度及周边的国家,现在指整个地球。以上有一些是戏剧性的人物,不属真实的,比如五百罗汉,比如百尊佛,比如十八罗汉。

佛教徒有六众,分在家出家各四众,其中出家又分六众,在家两众,细分为八众。出家者,有趋乌沙弥,分男童和女童两众,就是指未到成年的孩童寺院收养出家,不能干什么活,寺院的粮食每日都要放到外面晒,他们就负责趋赶外面来寻食的鸟和乌鸦。

然后是成年人出家守沙弥十戒者,为沙弥或沙弥尼,也分两众,如能继续守戒,守具足戒,就不再是沙弥了,而是比丘或比丘尼了,比丘或比丘尼就是指法师、指高僧,仍分两众。这是出家六众,在家归依者,是优波塞和优波夷,分男女两众。

所以佛教徒详细的共分为八众,粗略的说为四众。

知识佛家

标签: 佛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