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中国至今没有出现爱因斯坦一类的科学家?
中国现在没有类似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划时代科学家,但我相信未来很可能有。
爱因斯坦曾经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曾经表示,古代中国没有形式类似西方的形式逻辑科学是不足为奇的。发展出形式逻辑科学的西方才是神奇的。
因为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绝大部分民族都是发展出基于经验主义的“科学”,而很少有民族抛开经验深入到事物深层剖析问题。
古代中国没有现代科学系统的萌芽环境,我们只有经验科学。
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是超越经验主义的。
他们在西方逻辑学的熏陶下,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会更加深刻。
古代中国的经验科学是笼统的,其表达都没有精确的语言形式。科学的启蒙就在于一套精确且可以量化的预言系统。
古代中国使用的文言文几乎很难量化物质世界的规律。这种笼统的观念一直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我们很难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
纵观西方科学史,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也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牛顿和爱因斯坦。
如果把爱因斯坦生在牛顿那个年代,他依然无法发现相对论。
在牛顿之前,伽利略已经用球体的落地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点。
伽利略已经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就是牛顿惯性定律的雏形。这对牛顿建立力学系统至关重要。
所以牛顿用“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容自己的成就。如果把牛顿放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只会受到前人的错误引导,依然是无法突破时代背景的限制。
在1905年爱因斯坦未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麦克斯韦已经预言了光速不变,之后迈克尔逊—莫雷用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洛伦兹甚至已经推出狭义相对论至关重要的变换公式。
狭义相对论在爱因斯坦之前就已经呼之欲出了,只有他本人大胆摒弃了以太学说,才系统建立起狭义相对论。
如果在爱因斯坦之前,没有麦克斯韦,没有实验验证光速不变,那么狭义相对论依旧不会被提出。
每个科学家的成就都是基于时代背景的,没有脱离时代背景的跨越式科学家。
而纵观21世纪,我们依旧面临重大物理学挑战,那就是暗物质和万有理论。
虽然我们知道暗物质极有可能存在,弦理论可能会统一引力和量子力学。但却没有有效地手段开展深一步的研究。
下一个爱因斯坦必然是出在万有理论和暗物质领域的科学家。可目前为止,还没有前人给他们打基础,更何谈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出现。
暗物质和超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之时,也将是下一个爱因斯坦出世之时。
目前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砸入重资,四川锦屏地下暗物质研究基地早已开启。即便出现重大突破,也很有可能是中国引导的。到时候中国极有可能出现“爱因斯坦”式的伟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