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蝎子的幼儿知识
1.有关养蝎子的知识
蝎完全为肉食性,取食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的幼虫和若虫。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获物夹住,后腹部(蝎尾)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进食的速度很慢。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条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同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蝎子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2.养蝎子的小常识
嗯,看来你是一个喜欢蝎子的!!!
1、蝎子是一种什么动物? 有何药理作用?
蝎子,学名全蝎,又名全虫,是古老的节肢动物,中医称为“五毒”之首,是贵重的动物性药材,全世界有1000多种,中国有十几种。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在中医共有100多种疾病需用蝎子进行治疗。用蝎子配制的著名中成药有偏瘫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止痉散等。
2、蝎毒对人体有害吗?
蝎子的毒剌是一种自卫武器,但蝎子不会主动蜇人,只有在受到侵犯时才会用毒剌进行自卫。蝎子被除掉毒剌后,永远不会重新长出,也无法排出毒液,对人和动物失去了攻击能力,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蝎子的毒剌。蝎子失去毒剌后,其饮食能力和食量没有改变,只是捕食对象有所改变,仅能捕食如黄粉虫等爬行缓慢的小昆虫,它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和有毒剌的蝎子大致相同,寿命在一至二年之间,但其繁殖能力有所减低。另外,从保健角度来说,蝎子毒液(蝎毒)是蝎子尾部毒腺中提出的毒素,是天地万物凝固在其身上的精华物质,不仅对人体完全无害,更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保健品,能显著增强人的免疫能力。按其药用功能来说,蝎毒不屑于治疗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要对付的是癌症、艾滋病、顽固性皮肤病等绝症、难症或不治之症,在中医来说是有大用途的顶尖类重药材。
3、蝎子生理特性是什么?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在0℃—40℃均能存活,胆小畏光,喜钻缝隙,爱吃活食,极耐饥饿,吃饱一次可耐饥半年以上,喜阴暗温暖环境,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生命力强,无疫病,繁殖速度快,每年能产3—4胎,每胎能产20—40只。
4、为什么野生蝎子越来越少?
(1)因为蝎子用途大价高利昂,遭到了人们无计划的滥捕。尤其是近年来有了“捕蝎灯”后,不论大小蝎子统统被人们一扫而光,每年呈30%的速度锐减,眼下已近枯竭。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对蝎子需求量为5000吨,但自然界只能提供400多吨,缺口达90%以上,导致蝎价年年上涨。
(2)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如开山垦荒、筑堤造坝,尤其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蝎子的生存环境。
(3)目前人工养殖者极少,还未达到人群的万分之一,未形成大面积养殖态势。
5、人工养蝎要解决的三大难题是什么?
温度、湿度、饲料。
6、蝎子销售市场在哪里?
销售药用蝎子,全国有19个药材大市场,如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湖北蕲春等,这些药市的规模都很大,每日成交额几百万至千万元。目前药市蝎子售价550—600元/公斤。在这些药市中,供求紧张的蝎子是不愁销售的。
活蝎销售渠道:按合同卖给售种公司,卖给宾馆饭店,用于提毒出口,作为种蝎售给养殖户,制成干蝎卖到药材市场,
7、目前人工养蝎存在哪些问题?
(1)规模问题:多年来,人工养蝎一直停留在家庭饲养水平上,国内极少有规模养殖场。因蝎子是喜温动物,许多农户因缺乏资金,在夏季高温季节便试探性的养几百条蝎子,一旦到了冬季需要加温时便觉得蝎子太少了,不值得为此付出加温成本,便任其自生自灭,养殖多以失败告终。
(2)技术问题:我国从事人工养蝎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开始采用的是缸养、坑养等原始落后技术,养殖成功率很低。自80年末国家科委把人工养蝎列为“星火计划”后,在科研机构及养殖户的努力探索下,养蝎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幼蝎成活率在不断提高。但因蝎子价高利昴,许多不懂得技术意欲牟取暴利的人又炒起了蝎种,卖了种苗后便逃之夭夭,使许多接产户得不到良好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保证,养殖往往归于失败,给人工养蝎这个高技术项目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3)品种问题:很多养殖户对于蝎种培育不大重视,也不懂得如何提纯选优,致使所养的蝎子品种出现种群退化现象,产仔少,体质弱,生长慢,成活率低,养殖经济效益不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到正规的养蝎场学习养殖和培育良
3.蝎子养育孩子的方法如何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中的大型动物,在沙漠、草原或森林等地区能比较多见,但是有的时候它们也会侵入人们的屋子里。
一般来说,蝎子的身型较长,一般是在15厘米的样子,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皮做保护,不过,在古生代时期,蝎子的长度可以达到2米,且能够在海洋里面生活。 在后来的逐渐演变中,蝎子才开始到陆上生活。
在陆地上生活了一定时间后,蝎子的海洋特征日趋消失,而它们的身体特征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螯和双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螯是蝎子的须肢演变而来的,并且在蝎子身体的最后一节还有螯针,这螯针是有毒的,一旦刺入其他物种的身体内,被刺的物种必定会被麻痹,直到死亡。
对于蝎子来说,毒针是自卫和猎食最理想的工具。同时,螯针还有察觉周边动静的功能。
螯针的末端神经很敏感,对周围的动静能够很快地察觉到,而且还能感觉到靠近自己的是什么样的生物,离自己的距离是多少等,这对于蝎子躲避敌人和猎捕食物是很有用处的。 蝎子喜欢在天色比较暗的时候出去活动,在天色昏暗或者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蝎子的螯针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它那神奇的螯针只要往地上一放,就能够知道自己附近的情况如何。如果对方是自己猎物,蝎子会根据猎物的速度以及行进方式来捕捉,但是如果对方是自己敌人,它就会赶紧想办法逃脱,若是实在逃不掉,它们螯针的毒液就可以派上用场。
螯针对蝎子很重要,但是双钳对它们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捕猎的时候,它们的双钳能够察觉猎物运动时产生的气流震动情况,这样的话,就能够很好地捕捉到在空中飞翔的猎物;此外,蝎子的双钳对化学物质能够起到分辨作用,这样更有利于蝎子很好地捕捉猎物。
正是因为蝎子有螯针和双钳这两样法宝,它们才能在捕捉猎物的时候感知到空中和地面上的猎物。 蝎子在繁殖时期的反应也是很有趣的,据目前的研究数据统计,39%的雌性在完成交配以后会当场吃掉自己的配偶,但是,在产下自己的孩子之后,雌性确实非常温柔体贴的,“母性”十足。
通常情况下,蝎子的孕期是很长的,有的是1〜5个月之间,还有的是15〜18个月之间。 或许是因为卵得来之不易,蝎子在产下卵以后会用自己的前螯护着,一直等到蝎卵孵化成幼蝎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蝎子都是卵生的,根据现有数据来看,所有的蝎子当中只有2/3的蝎子属于卵生,其他的都是由母体直接生下的。 但是,无论是否是卵生的,雌蝎对孩子的庇护心理都是很强烈的。
在幼蝎不具备独立的本领之前,都是由雌蝎为幼蝎提供生存所需的营养。 一只雌蝎子生产一次能产下20〜40只幼蝎,在幼蝎不能独立生活之前,所有的小蝎子都生活在母亲的背上,随着母亲活动。
不过,小蝎子们受不了干燥的空气,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雌蝎子一般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留在洞内。 等到幼蝎的第一次脱皮过后,幼蝎独立生存的能力也慢慢具备了,这时候,它们就开始离开自己的母亲,自己去独立生活。
4.蝎子的生活习性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 蝎子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5.蝎子有哪些活动规律
蝎子有冬蛰的习性,一般在谷雨(4月下旬)前后出蛰,立冬 (11月上旬)前后人蛰,一年之中活动6个多月,休眠期5个多 月。
而南方地区可有7个月左右的活动期。蝎子昼伏夜出,白天躲 在石下、窝内,黄昏至前半夜出来活动,但必须是湿暖无风、地面 干燥的夜晚,有风时较少活动。
行走时,尾平展,仅尾节向上卷起;静止时,整个尾部卷起,尾节折叠于中体第5节的背面,毒针 尖端指向前方,有时尾卷起,在体的一侧平放在地上。受惊吓时,尾部使劲向后弹,作刺物状。
蝎子昼伏夜出,一般在晴天、无风雨 的夜晚出来活动,晚上20?24点出窝活动,清晨3点左右回窝 栖息。 立冬前后,当地表温度降至l0°C以下时,蝎子沿窝缝隙钻入地下25?70厘米的深处进人越冬。
在晚春温度升高至12°C以上 时,蝎子开始出蛰,慢慢从窝内爬出,并开始外出捕食、晒太阳,以恢复身体机能。在初夏至初秋期间,由于整个季节的温度较高, 蝎子的活动也最频繁,充满活力。
在此阶段经常外出觅食、玩耍,在感觉温度较低时爬出来倒悬在石板下晒太阳。深秋以后,气温逐 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蝎子的活动明显减弱,外出活动量减少, 行动迟缓> 进食频率也下降。
当气温降至10°c以下时,蝎子停止活动,钻人窝内或是钻人土层开始越冬。 通常蝎子夜出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日落的早、晚影响蝎子 夜出活动起始时间的早、晚。
气温的高低影响蝎子夜出活动时间的 长短。蝎子夜出活动规律与光和温度有关。
6.晚上睡觉如何预防蝎子有宝宝
被蝎子蛰伤处常发生大片红肿、剧痛,轻者几天后症状消失,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流涎、头痛、头晕、昏睡、盗汗、呼吸增快等,甚至抽搐及内脏出血、水肿等病变。
儿童被蛰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旦被蝎子蛰伤,处理方法基本同毒蛇咬伤,若蛰在四肢,应立即在伤部上方(近心端)约2~3厘米处用手帕、布带或绳子绑紧,同时拔出毒钩,并用挤压、吸吮等方法,尽量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伤口挤出,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吸取毒液,然后用3%氨水、5%苏打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洗涤伤口,或将明矾研碎用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也可用“南通蛇药片”以凉水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厘米处环敷一圈(药不要进入伤口)。伤口妥善处理后即可将绑扎带松开;根据情况,可预防性应用一些抗生素,中毒严重者及儿童,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预防蝎子侵害应首先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砖瓦、石块、杂草枯叶,使蝎子无栖息场所。 夜晚活动以灯光或手电筒照明,防止在黑暗中直接以手触墙壁。
室内外蝎子密度高时,可进行滞留喷洒处理。
7.养蝎子的小常识我家里养了只蝎子,估计是只帝王蝎
嗯,看来你是一个喜欢蝎子的!!!1、蝎子是一种什么动物? 有何药理作用?蝎子,学名全蝎,又名全虫,是古老的节肢动物,中医称为“五毒”之首,是贵重的动物性药材,全世界有1000多种,中国有十几种。
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在中医共有100多种疾病需用蝎子进行治疗。 用蝎子配制的著名中成药有偏瘫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止痉散等。
2、蝎毒对人体有害吗? 蝎子的毒剌是一种自卫武器,但蝎子不会主动蜇人,只有在受到侵犯时才会用毒剌进行自卫。蝎子被除掉毒剌后,永远不会重新长出,也无法排出毒液,对人和动物失去了攻击能力,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蝎子的毒剌。
蝎子失去毒剌后,其饮食能力和食量没有改变,只是捕食对象有所改变,仅能捕食如黄粉虫等爬行缓慢的小昆虫,它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和有毒剌的蝎子大致相同,寿命在一至二年之间,但其繁殖能力有所减低。另外,从保健角度来说,蝎子毒液(蝎毒)是蝎子尾部毒腺中提出的毒素,是天地万物凝固在其身上的精华物质,不仅对人体完全无害,更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保健品,能显著增强人的免疫能力。
按其药用功能来说,蝎毒不屑于治疗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要对付的是癌症、艾滋病、顽固性皮肤病等绝症、难症或不治之症,在中医来说是有大用途的顶尖类重药材。 3、蝎子生理特性是什么?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在0℃—40℃均能存活,胆小畏光,喜钻缝隙,爱吃活食,极耐饥饿,吃饱一次可耐饥半年以上,喜阴暗温暖环境,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生命力强,无疫病,繁殖速度快,每年能产3—4胎,每胎能产20—40只。
4、为什么野生蝎子越来越少? (1)因为蝎子用途大价高利昂,遭到了人们无计划的滥捕。尤其是近年来有了“捕蝎灯”后,不论大小蝎子统统被人们一扫而光,每年呈30%的速度锐减,眼下已近枯竭。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对蝎子需求量为5000吨,但自然界只能提供400多吨,缺口达90%以上,导致蝎价年年上涨。 (2)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如开山垦荒、筑堤造坝,尤其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蝎子的生存环境。
(3)目前人工养殖者极少,还未达到人群的万分之一,未形成大面积养殖态势。 5、人工养蝎要解决的三大难题是什么? 温度、湿度、饲料。
6、蝎子销售市场在哪里? 销售药用蝎子,全国有19个药材大市场,如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湖北蕲春等,这些药市的规模都很大,每日成交额几百万至千万元。目前药市蝎子售价550—600元/公斤。
在这些药市中,供求紧张的蝎子是不愁销售的。 活蝎销售渠道:按合同卖给售种公司,卖给宾馆饭店,用于提毒出口,作为种蝎售给养殖户,制成干蝎卖到药材市场, 7、目前人工养蝎存在哪些问题? (1)规模问题:多年来,人工养蝎一直停留在家庭饲养水平上,国内极少有规模养殖场。
因蝎子是喜温动物,许多农户因缺乏资金,在夏季高温季节便试探性的养几百条蝎子,一旦到了冬季需要加温时便觉得蝎子太少了,不值得为此付出加温成本,便任其自生自灭,养殖多以失败告终。 (2)技术问题:我国从事人工养蝎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开始采用的是缸养、坑养等原始落后技术,养殖成功率很低。
自80年末国家科委把人工养蝎列为“星火计划”后,在科研机构及养殖户的努力探索下,养蝎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幼蝎成活率在不断提高。但因蝎子价高利昴,许多不懂得技术意欲牟取暴利的人又炒起了蝎种,卖了种苗后便逃之夭夭,使许多接产户得不到良好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保证,养殖往往归于失败,给人工养蝎这个高技术项目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3)品种问题:很多养殖户对于蝎种培育不大重视,也不懂得如何提纯选优,致使所养的蝎子品种出现种群退化现象,产仔少,体质弱,生长慢,成活率低,养殖经济效益不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到正规的养蝎场学习养殖和培育良。
8.蝎子的生活习性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
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
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
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
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
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
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
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
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 蝎子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9.蝎子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蝎子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
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我国约有10余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属钳蝎科。
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省及江苏、福建、台湾等省都有分布。东亚钳蝎别名很多,如蝎子、链蝎、会蝎、剑蝎、荆蝎、主薄虫、虿尾虫等。
医学上称为全蝎。إ 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全蝎入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蝎体内含有一种类似蛇神经毒素的毒性蛋白,称作“蝎毒”,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
蝎毒对脑炎、骨髓炎、麻疯病、大骨节病的疗效也十分显著。 目前以全蝎配伍的药方达百余种,以蝎毒素配成的中药达六七十余种。
إ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作为滋补食品。其中之一的蝎酒是用白酒加全蝎浸制而成,具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常饮蝎酒对人体具有保健、抗癌效力。此外,以全蝎烹调的菜肴为中国一大名菜。
食之味美,常食用不仅有良好的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且对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等均有抗效。蝎酒、全蝎罐头均为畅销的高级营养品。
إ全蝎作为名贵药材,需求量是很大的。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品种之一。
但由于自然蝎源十分有限,供求差距较大,因此,人工养蝎便成为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家庭副业,是国家“星火计划”的重点项目。 إ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 全蝎体长约6厘米,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三部分。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头部有附肢二对,一对为细小的螫肢,可帮助进食;一对为强大的螫肢呈现钳状。胸部有四对足,每足有7节,末端有爪。
腹部较长,由13个环节组成,末端有锐利的毒刺,能向身体前方弯曲,里面藏有毒腺,能分泌一种无色透明的毒液。إ 2。
生活习性 蝎产于温带与热带,栖息于干燥地带。一般喜爱冬暖夏凉的阴暗处,有穴居性和识窝性。
怕阳光,怕水,怕冰冻,昼伏夜出,常潜栖在碎石、土穴、堡缝、壁隙之中。 其活动、生长与温湿度等关系密切。
春季气温达10℃以上时,开始活动;冬季10℃以下时,蝎蛰伏越冬。冬眠不是蝎子的习性,但因冬季温度低,活动困难,又难觅食,不适宜生活,才被迫冬眠。
蝎子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8℃,交配繁殖最宜温度为28~39℃。 当气温低于0℃时,需要加温保暖;当气温高于39℃时,需要降温。
湿度要保持泥土不干不湿,霉雨季节要通风降湿,高温干旱要喷水补湿。蝎怕强光,喜黑暗,很少在灯光下活动,视觉退化。
إ 蝎为杂食性动物,但偏食动物性食物,尤其爱吃土鳖虫、蟑螂、蜘蛛、蚯蚓、蟋蟀、蚊、蝇、蛾、鼠妇虫等多汁软体昆虫,饥饿时也吃少量麸皮、鼠肉、有机质土。 蝎的耐饥力强,饱食一餐后可6~7天不食。
蝎嗅觉、触觉灵敏,遇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易死亡。 3。
繁殖 雌雄蝎子的区别:雄蝎头胸和腹部呈纺锤形,背隆起,钳肢和后腹部均较粗长,色泽鲜明。雌蝎头胸和前腹部呈椭圆形,背扁平,钳肢和后腹部较细短,色泽灰暗。
إ野生蝎子在每年春秋季节进行繁殖活动,6~7月夜间交配,7月下旬至8月开始繁殖。人工饲养的蝎子没有固定的交配时间,一般是小蝎离开雌蝎单独生活15天左右交配。
إ交配时雌雄蝎互相拥抱着,前半身直立起来。双方从开始接近,互相用钳肢拉拽、挑逗,到交配结束仅几分钟时间。
雄蝎子个体没有长成就能发情交配,但一旦交配,生殖器就被破坏,以后再不能交配。雌蝎子交配一次终生都能繁殖,但以后还会发情,需要再次交配。
年年都交配的青壮年雌蝎,一次可生育30多条小蝎,最多可生80条。只交配一次或年老的雌蝎,一次最多可生20条,而且死多活少。
إ雌蝎生小蝎时头胸和前腹部略微昂起,因蝎子的生殖器官在头胸和前腹连接处,小蝎子一个接一个生下来,就象是雌蝎从嘴里吐出来似的,实际上是用生殖器官生出来。蝎子为胎生,一生经过卵胎、仔蝎、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没有蛹的阶段。
ؤؤ (三)蝎子的种类 1。 蝎子的种类 蝎子种类很多,产于我国的约十余种。
以下介绍几个主要种类。إ (1)东全蝎体型较长,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虫,产仔多,母性较差,主要产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
إ (2)会全蝎体型中等,身较短,深褐色,喜碱性土壤,产仔较早,母性好,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阳和湖北老河口一带所产最佳。 إ (3)十条腿蝎比一般蝎多两足,产于豫西浙川及陕西华阴县。
(4)藏蝎体型大,较凶悍,产于西藏、川西。 (5)沁全蝎是我国的良种蝎之一,经近年来与青州蝎、会全蝎的杂交优化种,表现出繁殖快、产仔多、成活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寿命8~10年,繁殖期6年,能在-5~39℃条件下生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8℃。 该品种饲养简单,只要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可年产仔3次,每次约产仔蝎30~60只左右,当年即可出售。
(6)东亚钳蝎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种类。东亚钳蝎,属钳蝎科,钳蝎属。
东亚钳蝎又名远东蝎,因其后腹部尾节上的纵沟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有问荆蝎之称,属世界著名的蝎种类。 是家庭养殖最普遍的良种蝎。
以下主要介绍东亚钳蝎的养殖技术。إ 捕捉蝎子需注意以下几点:إ ①捕捉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