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的应用过程

bdqnwqk1年前百科9

1.历史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的过程

(1)图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分)图二:日本明治维新。(1分)影响: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即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节。(2分,言之有理即可)

(2)亚历山大二世;(1分)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

(3)图一:发展一(或答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可,1分);图二:发展二(或答19世纪60—9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展也可,1分)。

(4)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善于学习他国长处,取长补短。科教兴国、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言之有理即可,每点1分,共2分)

试题分析:(1)本题是一个图片题,通过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我们可判断出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图二明治政府派遣使团出访欧美,通过关键词“明治政府”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情景;而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即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节。

(2)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材料二中“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这一事件的领导者,实际上就是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他是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的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对于资本主义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日本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图一:发展一(或答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可);图二:发展二(或答19世纪60—9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展也可)。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考查通过明治政府派遣使团出访欧美和1861年俄国的改变的史实来谈对我国的启示,因此为了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善于学习他国长处,取长补短。科教兴国、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2.【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

(1)依据所学,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市场.1640年到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1775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政体,1789年到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政体.故①填A,②填B,③填B,④填D,⑤填E.(2)《人权宣言》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故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制定法律,法律保障人权.(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答案为:(1)C;A;B;D;E.(2)政府制定法律;法律保障人权.(言之有理也可)(3)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3.中国历史过程

中国历史起伏延绵,辉煌灿烂。

中国是世界上保持延续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也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般的说法,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

中国天下大一统的秦朝迄今约为2200年,自夏朝算起约4000年,夏朝以前还有悠久的华夏远古历史。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200万年。

从政治社会形态的角度,中国历史一般分为几个阶段,远古长达3000年以上的三皇五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代;夏朝时进入君王世袭社会,到周朝时建立了完备的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封建制逐渐解体;秦朝时建立了帝国专制官僚政治,汉朝时采用君主文官政治,直至清朝;经济社会形态上,基本上是受到天子官僚制约束的半自由私有制经济社会。民国成立进入民主社会,1990年代在台湾得到落实,而大陆则在1949年后采用一党专制政治,起先为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后逐步向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社会转型。

另有不同的观点,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学家认为夏、商、周三朝是奴隶社会,秦朝至清朝为封建社会,其后进入资本主义(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时代,再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未来的目标是进入共产主义时代。 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 1.是指中国的发展过程。

2.研究中国发展过程的学科,是历史学的分支之一。 3.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述,可参见以下: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开远、禄丰 等地已经生活着古猿。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 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 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 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 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 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 全部过程。

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 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 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 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 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 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 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获益非浅。

古代的中国,勇于进取,以开阔的胸怀包容四海,开拓疆域,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涌现出多民族融合的壮观景象,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与此同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中华民族一方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所长, 另一方面更尽自己之所能,无私地将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的中国古代史,正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有益 的经验和教训。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这强盛 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成为全国的普遍 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 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 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 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列强扩张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 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 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到鸦片战争前夕,法国工业产量居世界 第二位。美国在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工业并不发达,但它正处于上升阶段。

19世纪3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正向南部劫掠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土地,排除欧洲资本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全面控制市场,因此,美国在19世纪中叶没有足够的力量侵犯中国。美国充当了英国侵略者的帮手,追随英国侵入中国。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4.怎么学习历史知识

一. 要学会使用好课本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

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只是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

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指示,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二.要学会“阅读”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

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

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

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层次一。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 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 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

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层次二。

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

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在讨论岳飞时有同学就提出“他为什么不先率领军队打败金朝再回去?”在关于“在历史上为什么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辩论课上,一个同学就认为是由于她是位女性,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规,因此过去很多人要贬低她。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

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1 及时巩固训练。

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降低知识的遗忘率。

2 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

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

5.历史学的知识

确定客观实在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1欲建立史学评论学科,亦必先从本体论的角度确定史学评论定义的内涵。而要确定史学评论的定义,必先确定史学(亦称“历史学”)的定义。

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史学评论理论研究亦不例外。因为,它虽然归属于史学本体论范畴,而非史学评论本体论要回答的问题,但是,不先确定史学的定义,史学评论实践的对象和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就都无法说清楚 。

“史”有二义 因取义的广狭不同,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归纳为两种。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 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1)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和(2)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不包括前者,而专指后者。 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严格的概念上的区分。

英语中“历史学”和“历史”是同一个词:History。根据第四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对过去事件的研究;第二义项才是“历史”——过去的事件,尤指从整体意义上来认识的过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

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具体所指为何,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中西方对史学的认识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中国古代的“史学”概念亦从对“史”的认识发展而来,或者说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

据瞿林东先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史学概念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

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人们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2]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史学概念的解说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是:史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叙述或编纂过去的事件的专门性、技艺性的学问。

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正因“史学”从“史”的硬壳中脱胎而来,所以,尽管在当代历史学家看来,“历史”与“史学”是两个内涵和本质均不相同的概念,对于它们各自是什么的回答分属于不同的本体论范畴,但是当人们定义它们时,它们就像是一个双面怪——两者交互使用、互相纠结在一起。正如“易”因背出分训、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而“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易)也,变易也,不易也”[3],——“史”因一字多意同时合用亦总有二义,这种情况在近代依然顽固地维持着。

因此,近人对史学的定义,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彻底分割克丽欧女神的双面性。当他们在定义“史者何”或“历史何谓”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在确定“历史”的定义,而是在确定“史学”的定义;有时则同时合训而兼具两义。

如果从历史本体论角度来分析,人们难免会把他们的定义当做是从观念形态上来界说“历史”概念,从而得出他们的历史观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结论。如果我们从他们解说的实际内容和文本的整体语境来分析,则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狭义上确定了史学的内涵。

例如,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4]这里的“史”,很明显是指“史学”;而且,《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所阐述的内容,亦是如何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而不是论述历史是什么的问题。

当然,多数史家则采用传统的同时合训的方法。例如,杜维运说:“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史学究竟是什么 以上关于史学的定义或解说,虽然在文献史上大多是近人或今人确定的,但是从逻。

6.历史的知识点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09:22 P.M.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部分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工业社会对落后中国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本部分从近代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等层面来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的看书理解掌握,就失去本部分设计的意义,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1、地域环境设计思路。我们生活在烟台,烟台是近代中国社会当中被迫开放的一个港口城市。

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思路:假设你生活在近代中国的烟台。某一天,你要去上海探亲,你要做的有两个事情:一是你通过怎样的途径与你的亲戚取得联系告诉他你要去探望他?二是你设计一下你怎样去上海?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就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果对我们的出行和通讯产生了怎样的现实影响?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工业革命成果影响的深入人心。

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回答现在你要去上海可以怎样设计,使学与我们当今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学习历史是为了应用的目的。

2、参观旅游思路设计。这个思路是紧跟着第一个问题的思路而设计,使这一部分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学生有生疏感。

我设计的思路是:某一天,你达到了上海,你的亲戚带领你去参观上海。问题是,通过你的视野,说明一下你在上海看到了什么,并试着说明以下原因。

为此,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是:时装组、美食组、礼仪组、住宅组。然后通过阅读课本让不同的组说明本组的所闻所见,并说明理由,如果本组的同学回答有遗漏,让其他组的同学来补充说明,不同的组还可以大擂台。

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的热烈,讨论、比较、说明。本堂课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课后问题的设计思路:一是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写题目。二是让学生对学生编写的题目添加选项。

三是教师设计试题题目让学生填充选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做。

以上课堂片段的设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我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使课堂效果更好,也使学生更喜爱历史这门课程。

历史知识的应用过程

标签: 过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