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知识分子
1.知识分子到底属于哪个阶级
毛泽东最初把知识分子归到“小资产阶级”里面(注意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考研难点之一),等到建国三大改造后,又把知识分子归到“资产阶级”里面,于是就有了反右倾和文革---于是整个中国除了农民就是工人,统称“同志”。到了邓江时期,知识分子被归到“工人阶级”队伍里。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由于受西学影响,朦胧地把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区别开来,如称知识分子为“学界分子”,称知识阶层为“知识界”等。直至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章上才正式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 两词。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明确规定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阶层,属于“脑力劳动者”。
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将长期存在,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国外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
2.为什么公知甘愿做洋奴
这个说法有失偏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书人也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公知)都希望及第荣登进入统治集团内部,成为光荣的一份子;而且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特性就是自食其力的能力很差;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就形成了知识分子是“毛”,必须依附于统治集团这张“皮”上才有好出路,搵得到好食吃。按照现代利益最大化和相关一致性原则,这完全是一种合理的价值追求;因为现代执政当局内部往往体现的是僧多肉少,自己都不够分食。所以,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会选择其它的利益提供者搵食吃。此其一。
又由于现代中国政权的根基来源于“推翻三座大山”,很多现在的知识分子(公知)他们的上人都受到过现政权的摧残,或祖上有人被毙;或土地房产被没收;或家中有财产被充公抢劫;因此,他们对现政权怀有刻骨的仇恨。他们并不是想做洋奴,而是希望借洋人的手灭掉现政权,然后他们来掌权,如此而已。此其二。
3.1957年“反右”时知识分子到底向党提了什么意见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4月10日,毛指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继续放手,贯彻双百方针”;4月27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5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什么要整风”的社论,进一步号召人们向党提意见。经中共各级的反复动员、说服和党报多次社论的号召、鼓舞,许多人开始信任共产党,打破顾虑,愿意“帮助党整风”。在短短时间里,全国各地召开的各类会议上,共搜集到针对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以及党员的数十万条意见。这些意见的核心是希望获得根据1954年制定的首部宪法中也保障的公民固有的民主自由权利,没有人对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资格提出异议。文革结束后逐渐开启的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党要管党自己”等口号正是当时的一些意见中的内容。然而,13天之后的5月15日,毛泽东写下“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认定: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新党员中有严重修正主义思想,跟社会上的右翼知识分子互相呼应,而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在发至17级以上干部的此文中,毛制定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表示,还要让右派们猖狂一个时期,让其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我们越有利”。至6月8日公开号召全国反右,各级各地党委继续鼓动人们向党提意见,遂使更多人遭受“请君入瓮”的命运。毛本人事后在驳斥对他的批评时,把这一做法称为“阳谋”。右派被定性为敌我矛盾,与“地富反坏”并列,但 “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分别受到降级降薪、劳改劳教、发配农村边疆、留职停薪、开除公职、只发生活费、关押监狱等处罚。
被打成“右派”的55万人大多经历了悲惨的命运。等到20年后中共给“右派”平反时,活下来“右派”只有10多万。
从1978年到1980年,“右派分子”绝大多数被平反,但仍有少数“右派”得到的是“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的结果。这些人中包括中共中央认定的五名大“右派”:章伯钧、罗隆基、彭文应、储安平、陈仁炳以及由各地认定的90多名“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