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保护

bdqnwqk1年前基础7

1.怎么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要教育孩子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第一、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 110” 报警。

第二、如果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各位家长要切实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2.关于法律保护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一组一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全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与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下列原则:(1)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方面做了那些规定?

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使得使之辍学。

3 《未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对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经教育不改的,撤消监护人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4 《未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组织及个人非法招用的,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1955.3.18通过公布. 1995年9月1日实行。

6.《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多少章?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条

7.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分布和施行的?

1986.4.12通过并公布、自1986、7、1起施行。

8.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适龄儿童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除教育批评外,对监护人或招用人并处罚,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3.知道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1、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多少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划定24%和36%两个关键数字,构成“两线三区'”。

36%以上是无效区(超过的部分不用给),24%以下是司法保护区(有约定必须给),24%-36%期间是自然债务区(给了不能要回,没给不用再给)。-2、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定金是通过书面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合同担保。

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定金。订金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被视为预付款,如果出现违约情形,并不会发生直接被没收或需要双倍返还的法律后果,而是得根据实际情况及各方当事人的过错来让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3、买房后,房产证应该多长时间办下来?在合同没有约定购房人取得房产证期限的情况下,购买期房的购房人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购买现房的购房人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由于出卖人的原因,未能取得房产证,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2016已改不动产登记)-4、遇到家庭暴力又不想离婚怎么办?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并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5、消费者遭遇欺诈或淘宝后想退货?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食品可要求10倍赔偿)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6、多少人才可以成立公司?最低注册资金是多少?什么是有限责任?一人即可。

一人公司的出资人即股东只有一人。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即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责任,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股东不承担连带责任。现在已无注册资金限制,一块钱也可注册成立公司。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吗?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自行收缴罚款,而由当事人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将收缴的罚款,直接上缴国库。这一制度也有例外,在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以当场收缴罚款:(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现场收缴额度为50元)-8、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总则》201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时效将改为三年。)

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9、不告不理。

a.没有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不能启动诉讼程序。b.案件在审理中,法院只能按照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主张进行审理,对超过当事人诉讼主张的部分不得主动审理。

如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中,原告人对赔偿数额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即使依一般情况法定赔偿数额超过其要求,法院也不能依职权要求被告负担原告没有主张的部分。-10、租来的房子可以任意装修吗?《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十三条: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或者扩建发生的费用,由承租人负担。

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所以,在知乎看到那么多装修出租屋的回答,替知友们着急。

装修一定要经房东同意!)-11、买卖不破租赁。《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9条第二款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

4.我们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如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1、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总是没有坏处的。甚至,很多时候,法律会成为保护自己的一项武器。

2、民法,是与个人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无论如何,多了解一些民法的知识,总是好的。

比如,货物买卖、房屋租赁就涉及到合同法的知识;房屋的通风采光、买卖房屋的登记就涉及到物权法的知识;饲养的动物伤人、骑车伤人就涉及到侵权责任法的知识;还有买了过期的、质量不合格的就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等等还有很多。所以说,民法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法律。

很多问题的出现,可能你无法立刻知道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但是当你法律接触得多了,你会慢慢地形成法律的一些思维,这些思维可以帮助你判断某些事实是不是违法,而你该采取怎样的有效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当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之后,你知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并且要保留好正规的发票,包括吃法、住宿、医疗的发票,这些东西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民法,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法律。

3、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看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条,如果觉得那些东西实在枯燥难懂,可以多看看法制类的节目和报纸,比如《今日说法》,通过现实生活的生动案例,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的知识。

5.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

1)看你打的轻重了,轻微伤的话警察可能治安拘留,甚至定一个“互殴”,把对方也治安拘留。如果是轻伤~重伤,那么是故意伤害的有期徒刑,看伤情判几年都可能。打死了……打死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斗殴致死的一般不定故意杀人)。

请记住一句话:拳头和棍棒能打断骨头,但语言和口水不能伤人分毫。我们的刑法就是保护人身的,不是说骂人和挑衅是对的,你的尊严不重要,而是它们还没有重要到要靠打伤别人来维护的地步。

这种情况能躲则躲(如果你不是做正经工作的那算我没说),严重的时候报警。如果要动手,一定要有分寸轻重,建议你以踩对方脚和踢小腿为主,这类方法能让对方丧失追击和逃跑能力、非常疼,而且不容易出大毛病。

2)如果是在抢劫,你给打了,那么是正当防卫。当然也要看你的暴力程度和当时的情况而定是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比如对方一个人赤手空拳出来抢,你抡把斧头把人家砍死了,很容易定防卫过当的故意伤害;但如果有几个人来抢,就可能定正当防卫。

这种事情以保护自身人身为最优先考虑,如果对方已经逃跑,没必要一定抓住。因为对方有几个人的情况下很容易打出人命,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打你打得不重,但是几个人加起来可能会很重。

如果你想见义勇为,一定要在他们行凶过后,跟着他们,找比较弱的一个,扭送去派出所(别打伤了,人家已经抢完了,而且让你挑个弱点儿的了)。这些人一般是作案时候在一起,之后消遣一下,然后各回各家,很容易抓到其中1个,然后都撂挑子。能报警则报警。

3)拿刀子的话,一般打伤了大都算正当防卫;拿棍子不好说,必须判断当时情况。如果打死了,肯定要看当时情况定夺,因为毕竟是涉及人命,不能听你一面之词。

4)有人欺负你,如果你能跟他们斗狠斗混也无妨,但是如果你就不是那种人,那么就别用他们那种方式。因为过后他们会像牛皮糖一样找你麻烦。

6.法律自身保护知识是什么

所谓自身保护,首先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一般的如消费者、劳动者、妇女、儿童、老人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如残疾人。相应的你需要知道的法律自身保护的法律知识包括消费者保障法,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最常用的就是民法,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上演着民事交易如买卖,合同。

还有行政法、刑法。跟政府打交道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不过现在政府行政越来越依法了。

刑法用到的比较少一点,按可都是比较严重的事情。当然,法律规定繁琐复杂,不是要知道全部详细的。

只要知道个大概就好,比如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民法中最基本的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等,如果到时候用到了可以更进一步学习。现在媒体也发达了,很多电视节目、报纸上都有提到,有些以前上学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上都有教,比如到逛超市警报器响了不要随便让人家搜身,强买强卖之类的。

7.法律常识

1 最严重的违法行为我认为是违宪.因为违法,顾名思义就是违反法律的意思. 那么法律有国家的、有地方的。有根本大法、有暂行法规。 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什么法呢?那自然就是宪法了。

2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通说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但也有认为侵犯法益的.

3在我国,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国家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是守法.

5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律常识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1最严重的违法行为是

2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3在我国,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4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是

5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是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

7违法行为包括广义的违法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

广义的违法行为是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

狭义的违法行为也可以称为一般侵权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指的是除了犯罪外所有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精神权利或者知识产权的行为.

8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9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附加刑包括(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8.关于法律的知识

您好: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

您所说的多人非法侵入民宅已经触犯了上面的条文,可以认定为犯罪,不过这种行为一般比较轻微的话判也不会判多久,警察会直接当做违反治安管理的事情处理的。建议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报警,因为无论是犯罪还是违反治安,警察都有义务给予处罚。如果他们的情节严重比如有毁坏财物,恐吓等行为,您可以要求警察以犯罪处理,或直接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

希望答案对您有帮助

法律知识保护

标签: 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