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章莹颖案件信息进展如何,找到小姑娘了吗?
案子已经告破,但是犯人拒不交代被害人(章莹颖)的下落。8月初的时候纽约时报有报道,讲的是章莹颖失踪谜团未解,华人校友讲述搜寻事故。人们还是没有放弃寻找的希望。
最新的进展就是来自云学Time泛教育的云学君的这篇:章莹颖案的嫌疑人曾是我同事
这件事已经发酵了很久,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要不要写关于这个案件的文章。
没错,Brendt(章莹颖案嫌疑人)和我曾在UIUC一起工作过,我们2013年作为物理系Physics 101实验课程的老师,共同给学生上过课。
他作为嫌疑人,让我之前对案件的疑虑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案发地点在美国著名的理工科强校,全校对此事也高度重视,在这么多逻辑思维严谨的高智商同事的协同分析下,都长时间没有找到破案线索,只能推测这本身也是一场高智商犯罪案件。
在我曾经和Brendt共事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犯罪型人格。
印象中的他沉默寡言,喜欢独处。
每周,我们需要提前和教授共同讨论这周的课程内容,但Brendt并不常出现。
我们曾经在同一间教室的不同时间授课,上下课衔接的时候,也只是点头而已。
而当我偶尔因为出差需要临时换课时,Brendt也在群邮件中回复愿意帮忙。
所以,当他作为犯罪嫌疑人出现在新闻里时,我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一个和自己生活有交集的人就这么成为一桩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害者。
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于是我一直思考着,作为案件的旁观者,我们还能为此做点什么?
还是任由它和其它新闻一样,最终又消失在我们的“遗忘”里?
直到几天前,云学君在书店里,无意间看到这么一本书:《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
如恶之花一般的封面设计与“生命的意义”这几个字,成功地让我把手伸向了它。
随手翻开的那页就写了一串触目惊心的样本实验数据:
760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中,有76%的男性表示曾幻想过杀人。
并且他们还幻想出各种实施细节,比如思考如何给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据,如何逃过法律的制裁,买飞往哪里的机票等。
这让我又想到了至今下落不明的章莹颖,那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前同事,还有这两天在日本北海道失联的福建女教师。
在这个安全事故频发的环境中,保护我们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究竟是什么?而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成为嫌犯的首选猎物?
作为曾经在美国高校教书十年、现在带着教育革新项目回到国内的一名技术研究人员,我相信无论这个世界的技术如何改变,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育的终极目的,都是希望下一代能有更优的生存能力,无论是智力上、体力上,还是情感上。
而懂得如何规避生活中的危险,一定是生存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所以,我今天想试着回答一下上面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成为嫌犯的首选猎物?
一、理想受害者
Brendt曾经说章莹颖是一名“理想受害者”,所以被选为他的攻击目标,并且还在莹颖的祈福会上继续寻找着下一位“理想受害者”。
那么,“理想受害者”是什么?
1986年,挪威犯罪学者Nils Christie第一次提出了“理想受害者(ideal victim)”的概念。
在他看来,理想受害者通常惧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具有下面五个属性:
1.受害人很柔弱,通常是女性或老人;
2.受害人正实行一件事情,从而忽视了观察环境;
3.受害地点不会引起非议(比如,白天站在大街上而非酒吧);
4.犯罪嫌疑人高大且内心阴暗;
5.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没有任何个人关系。
随后,国际法对Nils Christie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与整合:
理想受害者通常是软弱并容易受到攻击的(vulnerable and weak)、具有依赖性的(dependent)、或者举止奇怪的(grotesque)人。
拥有这些属性的人会有更大概率成为嫌犯的“理想受害者”。
另外,曾任美国刑警的郑三炮在“当你与罪犯擦肩而过……”的安全讲座中也提到,事实上,95%以上的犯罪行为事先并没有具体对象,他们只是在挑最容易得手的目标。
所谓最容易的目标,不一定是最虚弱的目标,而是最没有准备的目标。
所以,那些大大咧咧、没有警惕意识、没有安全意识的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首选的理想受害者。
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飓风营救》:
涉世未深的17岁女主角,不听父亲的劝告执意和好友去巴黎旅行,却不幸遭遇绑架。犯罪分子给她们注射了毒品以方便控制,并且把她们脱成三点式丟在黑市上拍卖。被注射了毒品的小姑娘晕晕乎乎,几乎丧失了行动和思考的能力。
长期生活在安定环境下的小姑娘们可能从来都想象不到,这个世界上依然存在着这么一群活在阴暗中的人,他们会用最肮脏、最恐怖的手段来对付萍水相逢的一个个普通人。
豆瓣影评里有一条写道,这是一部适合并且一定要给全国女中学生观看的电影,因为中国年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太薄弱。
对此,我是赞成的。
我前面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优的生存能力。
但作为核心能力之一的“如何规避危险”,似乎在一代代的应试考试中,已经被遗忘了。
这显然不对。
二、如何规避生活中的危险
人本能地向往美好的事物,所以大脑里总是充满了各种美好的幻想,缺少对最坏情况的考虑和应变准备。
年纪越小的人,越是如此。
所以,身为教师,身为父母,更有责任和义务教会他们如何留意生活中给出的信号,防患危险于未然。
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列出了下面这些适用于青少年的个人防护措施:
1.避免养成一成不变的路线习惯
一成不变的上学、放学时间,一成不变的行走路径,这些都容易让犯罪者更容易预判出你的行为举止,从而决定最佳的伏击时间和地点。
所以,时常更换自己的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出行时间,就可以更好地掩饰自己的生活习惯。
2.留心你常去的地点
凡是自己经常去的地方,都要留心它们的环境细节。
比如,记下小区里常常出现的车,从而当可疑车辆出现在小区时,就能够提前发现;留意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的环境和人们的举止,从而当门口聚集了陌生人时,你也能够有所警惕。
这些线索,都可以让你提前发现身边的危险,早做准备。
3.独自行走时,留心身边的环境
现在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
如果你独自走在路上,带着耳机听歌,还专注地玩着“王者荣耀”,这就给了犯罪者悄悄靠近你的机会。
所以,当你独自行走在路上时,永远都不要佩戴耳机,尤其是女性。
我知道耳机作为一个潮流饰品,戴着看起来很fashion,但它也的确会让你忽视周围环境的变化,听不见悄悄靠近的危险。
所以,与其听歌玩游戏,我们更需要留意身边的细节。
比如,这个人是不是已经跟随我很久了?
这个人是不是我停下来时,Ta也停下来;我行走时,Ta也开始行走?
当我和这个人对视时,Ta的眼神是不是很闪躲?
我是不是一不小心走到行人很少的路来了?
4.准备进入封闭环境前,先做好准备
无论你是要回到公寓楼里,还是要去开车,请先在手中准备好你的钥匙。
这样可以在公寓楼的过道以及停车场人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立刻开门进入自己的空间并反锁好门。
这样可以避免你因为找钥匙,而让自己长时间被暴露在人少的地方。
因为在找钥匙时,我们的头一般是低着的,更容易忽视周围的环境变化。
5.找到同行者
尽可能在晚上、或者行走在偏僻地带时,找到同行的朋友。
如果没有同行的人,就尽量让自己的朋友、家人了解自己的行踪。
在自己独自行走时,也可以时不时装作打电话,让周围人知道,虽然你现在只是一个人,但同时也有你的熟人关注着你的行踪。
假如你现在被伏击,也立刻会有警察找过来。
三、满怀热忱地活下去
虽然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曾与我共事,但我们列出这些身边可能存在危险,也不是想鼓吹“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而是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孩子,能看到这个世界完整的样子,它有美好,也有丑陋。
我们可以尽情拥抱那些美好,但也要学会避免那些潜伏的丑陋。
对世界的热爱,不是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而爱,而是发现这世界的不美好仍然去爱它。
认识到人性与社会的复杂,还能依旧满怀热忱地活下去。
备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更好用的低龄留学及游学检索平台倍思校库网(bestschools)诚意推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