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著作有哪些
俄罗斯文学反映俄罗斯本民族的性格,就是反反复复,没有抄个准主意,不禁忽悠,随着环境的变化话语也跟着变,比如斯大林的女儿到美国就骂苏联2113,回苏联就骂美国,在回美国再骂苏联。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到美国就骂苏联,回到苏联就骂美国,然后再骂俄罗斯总之,啥就是看5261不惯,
俄罗斯文学著作有名的好像都是流亡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比如,“日瓦格医生”“边疆”“区”俄罗斯民族立场就4102是看不惯有人被欺负。就爱打抱不平,他们认为这是美德,中国人认为是多管闲事,这和西式政治立场偏见半毛钱1653的关系都没有,
俄罗斯小说静静的顿河以及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分析
作者简介: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维辛斯卡亚。20年代初参加革命工作,1923年发表处女作小品文《考验》。次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1926年出版作品集《顿河的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同年开始创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共4部,至1940年完成。该作品的问世使作者获得了广泛的声誉,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其他著作还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一个人的遭遇》、《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等。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曾任苏联作协理事、苏共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等职。1984年逝世。
内容简介:
散布在顿河沿岸的鞑靼部落里,有一位名叫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年轻人,爱上了邻居阿斯塔霍夫的妻子阿克西妮娅,他俩的狂恋很快地传遍整个部落。其父为了遏止这种行为,便替他娶了一位富农之女娜塔莉亚为妻,而贤淑的娜塔莉亚,也受到全家人的喜爱。但是,葛利高里已完全沉迷于阿克西妮娅的热情,他无法满足于娜塔莉亚,而重回到畸恋中。其父在盛怒中与儿子起了冲突,葛利高里便不顾一切偕阿克西妮娅私奔。他暂时在李斯特尼斯基将军的府里工作。娜塔莉亚在失望之余企图自杀,但未成功。不久,葛利高里即被征召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他在前线出生入死时,在后方的阿克西妮娅却在少主人的诱惑下,开始与他陷入缠绵的热恋之中。受伤返乡、得知此事的葛利高里,在愤怒之余便回到顿河岸的父亲家里。当他获得十字勋章, 又重回战场时, 娜塔莉亚已生下一对孪生儿。后来,俄国发生大革命,哥萨克族的人都离开部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只有葛利高里却加入红军,担任队长, 与白军作战, 但又再度受伤返乡下。内战风暴逐渐逼近顿河沿岸,歌萨克人为了抵御红军,保护村庄,这也奋勇作战,葛利高里无奈只好加入村人组成的军队。自此起,顿河即陷入持续展开的血腥战斗中,葛利高里的命运也象被顿河的强风吹拂般,无法安定下来。战后,在倾废的村庄中,他与阿克西妮娅重逢,两人也再度绸缪在一起。不久,他以叛军师长的身分,率军与红军对抗。此时已怀身孕的娜塔莉亚得知丈夫的心又回到阿克西妮娅身上时,企图堕胎,却失败而死亡。后来,红军的势力如排山倒海般很快地控制了整条顿河,身为叛军的葛利高里只好带着阿克西妮娅,混在逃难的人群里逃亡,但逃至诺瓦洛西斯特时,不得不投降,转而为红军效力。最后,当葛利高里由红军退伍,回这到在逃难途中因患伤寒而返回鞑靼部落的阿克西妮娅身边时,却因他以前曾有反革命行为,而传出要逮捕他的风声,至此,他不得不逃亡加入匪徒组织,再度与红军对抗。可是此时的匪徒们已军纪散漫,在无可忍受之余了,他决定带阿克西妮娅离开,寻找属于两人的新天地。他俩想趁着暗夜,骑马逃走,不料被红军发现,阿克西妮娅被子弹击中,失去生命。此时的葛利高里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希望,他辗转流落各地,最后,终于身心疲惫地回到顿河岸的家。父母、兄嫂、妻女,均已去世,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年幼的儿子——米夏洛而已。
葛利高里的分析:
葛利高里具有正直、仁爱、反抗的一面(追求人性);可当外部压力与之发生冲突时,又表现出屈从、凶残、背叛的一面(失去人性)。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人性,决定了这样一个有着正确人性标准的哥萨克青年陷入了现实选择的痛苦泥潭中,导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