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知识的相关内容

bdqnwqk2021-08-07基础13

1.截瘫的常识是什么

截瘫病人恢复期较长,往往会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影响疗效,家庭护理人员及亲友则应从各方面倍加关心体贴、耐心照料,帮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使病人逐步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病情好转。

预防并发症 1。保持褥单及下身衣裤清洁、干燥、平整,易患褥疮的部位要垫以橡皮气圈(充气1/2-1/3即可)、环形棉花或泡沫塑料圈垫。

做到四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通常每2-4小时翻身一次,用温水或50%酒精做局部按摩,每天至少一次。

失去知觉的肢体不宜滥用热敷。必须用热水袋时其温度不宜超过50℃,不能直接贴近皮肤以免烫伤。

天冷时注意肢体保暖。如已有皮肤湿疹或早期褥疮,可用红外线灯(白炽灯)照射,每次15分钟,每天3次,以促使干燥收敛。

必要时用新鲜鸡蛋内膜结合氟哌酸外敷治疗褥疮效果更佳。 2。

预防便秘,饮食应含粗纤维,多饮水,定时排便。也可于晨起空腹时饮用热饮料,促进肠蠕动而刺激直肠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协助排便,必要时帮助患者用手指挖出肛门内粪块。

如腹泻应及时清洁肛部,涂擦油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3。

有尿失禁应随时更换尿布,保持被褥清洁干燥,每天清洁尿道口,预防感染。恢复期积极进行瘫痪肢体按摩与被动运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挛缩畸形,延缓或减轻肌萎缩的发生。

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通便。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

2.求大家介绍一下截瘫的症状知识

截瘫的症状表现

截瘫大多数是由外伤造成,截瘫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截瘫是一种对患者伤害极大的疾病,轻则会使患者长期卧床,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重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截瘫刻不容缓。关于截瘫的症状,很多人都只是略知一二。正是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才造成了疾病的长驱直入,对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那么,截瘫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1、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

2、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3、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4、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级。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5、废用性肌肉萎缩: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极少活动,使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明显减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3.截瘫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导致截瘫的原因有急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灰质炎、脊柱病变(如 脊柱结核、车祸、运动等引起的椎体骨折等)、脊髓肿瘤、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

截瘫的发病机制:要明白截瘫的发病机制,首先要清楚神经冲动是如何传 导的,人的大脑皮质是指挥全身肌肉进行随意运动的最高“司令部”。人的脊髓 是把脑与躯体周围神经联系起来,使脑和躯体之间具有上传下达的作用。

正常 情况下,大脑皮质的运动神经细胞(又叫上运动神经元)不断发出神经冲动,经 运动神经纤维传到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又叫下运动 神经元),再经周围神经传至肌肉细胞,当肌肉细胞接到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的信 号时,即收缩,并带动关节活动,完成各种动作。当脊髓出了毛病,脑与躯体之 间的联系出现障碍就会发生瘫痪。

截瘫知识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