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理知识

bdqnwqk1年前基础12

1.日本地理知识

日本:[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⑴ 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 发达的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

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

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 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绝对全面,呵呵。

2.关于日本的地理知识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

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2、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是活火山,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3、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

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说.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

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

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3.日本地理有关知识

日本的地理和历史 本自然环境 由于褶皱和断层作用剧烈,加之外力作用的长期侵蚀切割,地形显得十分破碎,海岸曲折多港湾。

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四国和本州南部的山脉成东西走向,两者相汇于本州中部,称“中央山结“,为全国地势最高地区,其中有著名的富士山。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最高峰。富士山最近一次爆发发生在1707年,现在仍有喷气现象,其山体呈标准圆锥形,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风景优美,日本人称之为“圣岳”。

平原仅占全国面积24%,大多零星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区。全国最大而著名的平原是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面积15770平方千米;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内平原等。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占1/3。地震频繁,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约四次,有“地震国”之称。

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震毁东京房屋的73%和横滨房屋的96%,死亡达15万人。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是全国温泉遍布,共有温泉约1200处。

河流短小,水量充沛,水势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行。其中以信浓川最长,长367千米;以利根川流域面积最大,为16840平方千米。

湖泊较多,但多为小而深的火口湖,分布于高山上,滨海则有许多深度不大的泻湖。全国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是构造湖,面积68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米,最深103米。

日本群岛四周临海,除东北部海岸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黑潮)环绕,气候受到海洋的调节,形成较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比大陆同纬度地区温和,降水也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绝大部分地区为1000-2000毫米。夏季盛行东南风,东部沿海6--7月间阴雨连绵;冬季西北风由大陆经日本海吹来 天气寒冷,北部多降雪。

日本南北延伸约2400千米,各地气候的差异很大,大致北纬35度以南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属季风型温带针叶林气候;其余广大地区属季风型温带阔叶林气候。位于中部的东京,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摄氏6 度,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摄氏25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多毫米。

九州南部的鹿儿岛,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摄氏7度,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摄氏27度,年平均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北海道的札幌,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在摄氏-6度以下,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摄氏20度以上;根室年平均降水量为981毫米。

每年8-10月间,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风袭击,往往造成灾害。 日本地理之最 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ヶ峰(けんがみね)(静冈?山梨,3776m) 日本最长的河流:信?川(しなのがわ)(367km)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びわこ)(674?2) 日本最有名的旋涡潮景观:??(なると)海峡の?潮(うずしお) 日本最大的砂丘景观:浜坂砂丘(はまさかさきゅう)(鸟取) 日本最大的火山口陷落带:阿?(あそ)山(18*24km) 日本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利根川(とねがわ)(16840km2) 日本有小岛最多的公园:西海(さいかい)国立公?(中心有九十九小岛) 日本最高的喷水景观:滋??守山市(80m) 日本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小海(こうみ)?の野?山(ののべやま)?(1346m) 日本地处最高的神社:浅?(せんけん)大社奥?(おくみや)(富士山顶) 日本落差最大的瀑布:???(けごんのたき)(?木) 同一城市中高度差最大的城市:静?市(3141m) 日本最大的拱桥式大坝:?部(くろべ)ダム(富士,高186m,有效贮水量1亿4880万km3) 日本最长的吊桥:南????(みなみびさんせと)大?(香川,1723m) 日本面积最大的城镇:いわき市(福岛,1230.05km2) 日本面积最小的城镇:蕨(わらび)市(崎玉,5.09km2) 日本面积最大的村庄:十津川村(とつかわむら)(奈良,669.77km2) 日本面积最小的村庄:?殿村(うどのむら)(三重,3.11km2) 在日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朝?(67万余人) 日本人在海外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15万余人) 日本人口最多的村庄:富山(とみやま)村(?知200多人) 日本下雨最多的城镇:尾?市(おわせし)(三重,年降雨量4000mm以上) 日本晴天最多的城镇:明野(あけの)村(山梨) 日本最高的树:?由利町(ひがしゆりまち)(秋田,杉树高40m) 日本最粗的树:?根市(ひがしねし)(山形,榉树根围24m) 日本树冠最大的树:日南町(にちなんちょう)(鸟取,石槠树树冠直径25m) 日本气候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终年均有降雨,特别是初夏和秋天雨量较多。

日本的绝大部分工区属于温带,适宜水稻栽培。由于国土狭窄且南北方向延伸很长,所以南北气候完全不同。

四季的特点春-树木花草同时开始披上新装。一到樱花盛开的时候。

人们就切切实实地感到了春天的来临。夏-受南海海面形成的高气压的影响,闷热的晴天较多。

台风7月至10月间在菲律宾近海形成,由此产生的暴风雨给日本各地带来相当大的灾害。秋-树叶开始由绿色变为红色、黄色。

冬-北方。

4.地理七年级下日本知识点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一) 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是太平洋西缘一系列弧形岛屿的一部分。

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3000多小岛(包括无人岛)组成。 日本群岛 日本群岛位于西太平洋隔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属日该国。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区,占日本面积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平原。

本州东南部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着许多活火山,号称“圣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

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日本多地震海啸。

日本矿产贫乏,只有硫磺储量较多,但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不多,地狭人稠。

(二)海洋性季风气候岛国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调节。日本与亚洲大陆相比,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十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大陆各地为小,降水则较多。

盛行东南风的夏季,太平洋一侧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风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纷飞。6—7月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是发达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的特点是现代化程度高,对外依赖性大,分布偏于“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地区。

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则需要出口。京滨区(东京—横滨)、阪神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临海工业区。

近年来,电子等新兴工业,因原料和成品都较轻便易运,但需要洁净的环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扩展的趋势,并把九州岛建立为“硅岛”,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

渔业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总结:东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

横滨是重要港口和重工业中心,第三大城市。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二) 由于海底地壳隆起、海面上升,日本列岛最终形成。

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大陆断续相连。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还不是“列岛”。

日本群岛位于亚洲东部边缘,在北纬31°~46°之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3,900多个小岛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在第四纪时,由于日本海和台湾海峡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岛。

日本全部面积为37.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岛为36万平方公里。日本群岛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这个自然综合体的前提。

地形 日本群岛在水平地形上的特点是: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100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7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伊、四国、九州等山脉。

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13%,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地震带 日本群岛是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环,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称于世。全境火山可分为8列,即千岛火山脉、那须火山脉、鸟海火山脉、富士火山脉、乘鞍火山脉、白山火山脉、阿苏火山脉和雾岛火山脉。

其中雾岛火山脉从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岛,并与台北大屯火山遥相连系。圆锥形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一座活火山,已有百余年未见活动,山顶积雪、四时不化,有日本阿尔卑斯之称。

此外还有盾状火山,但不如圆锥状普遍,海拔1,592米的阿苏山,即是一座典型的盾状活火山,火山口至今还常喷出大量的烟气和火山灰。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带分为两列,日本海沿岸的称内侧地震带,太平洋沿岸的称外侧地震带。

大地震多发生在外侧地震带,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区是在大阪、名古屋和东京附近一带地区。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引起海啸,死伤17万多人。

总结:在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经过激烈的地壳变动,呈弧状南北走向的日本列岛的基本构架开始形成,并在更新世几经变化,而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冰川的消长。 7下地理日本知识点(三)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

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气候 日本群岛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

5.日本地理知识概括有哪些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1、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 2、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3503人/平方公里)。

3、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

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

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4、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

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5、地貌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

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 扩展资料: 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剣ヶ峰(けんがみね)(静冈·山梨,3776m) 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しなのがわ)(367km)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びわこ)(674㎞2) 日本最有名的旋涡潮景观:鸣门(なると)海峡の涡潮(うずしお) 日本最大的砂丘景观:浜坂砂丘(はまさかさきゅう)(鸟取) 日本最大的火山口陷落带:阿苏(あそ)山(18*24km) 日本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利根川(とねがわ)(16840km2) 日本有小岛最多的公园:西海(さいかい)国立公园(中心有九十九小岛) 日本最高的喷水景观:滋贺県守山市(80m) 日本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小海(こうみ)线の野辺山(ののべやま)駅(1346m) 日本地处最高的神社:浅间(せんけん)大社奥宫(おくみや)(富士山顶) 日本落差最大的瀑布:华厳滝(けごんのたき)(栃木) 参考资料:日本_百度百科。

6.日本地理概括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吴泽琼 地理国家之日本本次主要内容••••••••范围地理位置日本食物日本景点日本重要节假日服饰简介神社(巫女)+服饰范围•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它的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樱花是日本国的国花,每到春季,青山绿水间樱花烂漫,蔚为壮观。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大多数山为火山,其中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日本的象征。

日本地震频发,全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000多次,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地理位置图日本食物•生鱼(刺身):生吃的海鱼,保留了新鲜海鱼海贝的原味,一般是醮酱油和生芥吃,不过,上佳的生鱼不需要醮用任何调料,非常鲜美。

•寿司(すし):用软硬恰当的白米饭加白糖和白醋拌匀,攥成松紧恰当的饭团,与生鲜鱼贝类搭配食用,也是以新鲜取胜。•荞麦面(そ。

7.日本地理知识

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 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 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绝对全面,呵呵

8.日本地理有关知识

1自然环境特点:一、群岛之国,多港湾二、多山,多火山、地震三、海洋性气候四、矿产贫乏2、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

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

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

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

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

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

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

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

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3、工业分布特点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

该地带约占全。

9.日本的地理信息

1.范围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2.纬度位置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3.海陆位置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

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4.气候分布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

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

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

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

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参考资料:?wtp=tt。

日本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