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研一的教育硕士,导师要求多看文献早发文章,然而我还是一脸茫然,怎么办?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吗?什么专业方向的?做为一名教师或学生教师吧,对自己学科方向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有些人的问题意识特别强烈,有些人则几乎没有问题意识?区别是怎样造成的?
谢谢邀请!为什么有人的问题意思特别强烈,有些人几乎没有问题意识?区别是怎样造成的?
这问题简单,这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见识有莫大的关联,例如懂法律的人每做一样事他知知是什么样的后果,负多大责任,或不触及法律,还会奖励,一个不懂法的人对自己做的事不知后果是什么,所以只管去做。这种人阅历肤浅,目光只看见眼前。
再有一种人是事不关已,别人的事好坏全不闻不问与他无关。还一种人是洞察力很强,能跟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三步这就叫超前意识,浅谈再见。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谢谢邀请?
中国孩子普遍缺乏问题意识。
例如某天上课,你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课程快结束时你问:还有不懂的吗?下面鸦雀无声。你说:好,看来都懂了。我问个问题,可上刚讲过的。下面依然没人回答。懂了还是不懂?这时候做测试是来不及了,就只好默认为学生们都懂了吧。但真正到考试时,举一反三,又会出错。
没有问题意识,就培养不了举一反三的思维,更不会自我扩展知识。思过来想过去都是那些固定答案。这对未来个体发展非常不利,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想着解决问题,也就不会有创新发展。
我在一个外教课上见识了外教老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活跃,每个学生都有问题要问。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也适当留些课后自我拓展的作业,供学生课后翻阅资料,自求答案。
我们翻看一下中国的历史,中国各个阶段能引起社会进步的科技,哪一个不是先有了问题,然后再想方设法的去解决。这个方法就是创新。
我们应鼓励问题思维,所谓“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有问题,总能通过知识的积累加开创性思维把问题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