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溶度积的知识点整理
1.高中化学STSE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一、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
②反应原理 SO2 + H2O ⇌ H2SO3 ;2H2SO3 +O2 = 2H2SO4或:2SO2+O2 ⇌ 2SO3 ; SO3+H2O = H2SO42NO + O2 = 2NO2 ; 3NO2 + H2O = 2HNO3+ NO ③防治措施:根本途径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a、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煤和石油。
b、石油和煤在燃烧之前脱硫。 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国三”汽油,是经过脱硫后的低硫汽油;煤中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aCO3+O2+SO2 = CaSO4+CO2等。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 ①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 ②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净化器。
(3)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 在距地面1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如 O3+NO→O2+NO2 ; O+NO2→O2+NO (4)家庭装修与污染物质 ①大芯板和其他人造板都含有甲醛,造成了不易清除的室内甲醛污染。
②涂刷油漆时加入了大量的稀释剂,造成了室内严重的苯污染。③石材瓷砖类,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5)白色污染 废弃的塑料、橡胶造成的污染 (6)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①水体污染由来:a、农业化肥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 等。 ②N、P等营养元素含量引起危害:水中过多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 “水华”或“赤潮”。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排放的污水无害处理。
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1)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这是目前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
(2)混凝法 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明矾净水)(3)中和法 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熟石灰) (4)沉淀法 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变为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 (5)氧化还原法 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 二、生活中的化学 (1)明矾净水:明矾电离出的AI3+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
(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NaClO(84消毒液) (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 、Na2O2 、O3 (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 (5)胶体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 ①胶体聚沉与制豆腐和江河三角洲的形成 ②丁达尔现象与树林中的晨曦、雨后彩虹、舞台上的光柱。 ③胶体渗析与血液的“透析” (6)焰色反应与节日的焰火(燃烧的金属元素)和城市中的霓虹灯(导电的稀有气体) 三、能源问题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 (3)一级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级能源.(4)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水煤气等 为二级能源.四、材料问题 (1)棉、麻属于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2)丝、毛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3)人造纤维是将天然的纤维素(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 例如: 醋酸纤维、粘胶纤维、人造丝、人造棉; (4)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六大纶)。例如氨纶(增加衣物的弹性) (5)塑料和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6)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7)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例如硬铝(含镁、铝,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碳素钢(含铁和碳)、不锈钢(在碳素钢中加入镍、铬)等等; (8)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中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陶瓷的原料是黏土。
普通玻璃放到电炉里加热,使它软化,然后急速冷却,得到钢化玻璃,因此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成分相同。 五.热点问题 (1)哥本哈根、温室效应、低碳生活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迅速的不断积累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目前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防止气候变暖实践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
(2)雾霾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剧增,在大气空间内。
2.【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笔记形式】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 ,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 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OH++O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 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1.0*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表示.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2)水解类型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3)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概念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 Ksp=[Pb2+][I-]2=7.1*10-9mol3·L-3 (2)溶度积Ksp的特点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 Qc。
3.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同分异构体(考试必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考试常考大约6分左右) 脂肪烃的性质(注意炔烃的制取) 不饱和度(Ω)的概念与应用(这个..其实不会也可以.但是是解题的最简便方法..) 烃的衍生物及之间的转换(考试基本都是这个,注意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则..一定要把方程式背下来.) 差不多就这么多吧..我的建议是上课前预习课本..最好做点比较高难或者偏难的题的题..不过这些的基础一定要打好.还有细心,要进行全面分析。
新课标教材章节名称 必修1、2+选修4 涉及的知识点 与老教材比较新增内容 删减内容 备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安全 2物质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2)物质的检验 (3)蒸馏 (4)萃取 (3)蒸馏 (4)萃取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3胶体的性质要求较老教材简单 2.2离子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2.3氧化还原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不涉及配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了Na,Al,Fe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3.1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Na/Mg/Al) 2与水反应(Na/Fe) 3Al与NaOH反应 碱金属的性质在必修2介绍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氧化物(MgO、Fe2O3/CuO/Al2O3)性质用途 2氢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Al2O3的两性)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4Fe3+与Fe2+盐的性质 5焰色反应 铜盐的知识在教材资料卡片中出现 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性质 (2)铜合金 (3)钢 2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铜合金知识介绍 选用金属材料的原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Si,Cl,S,N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2硅酸 3硅酸盐 4硅单质 水泥\玻璃\陶瓷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 2氯离子的检验 卤素的性质在必修2中介绍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简介) 2二氧化硫 3 NO,NO2 4环境污染 P的化合物的性质 注:二氧化硫性质介绍较少(但鲁科版教材介绍较详细) 4.4硫酸硝酸和氨 1浓硫酸的性质 2浓硝酸的性质 3 氨的性质、喷泉试验、铵盐性质、检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不介绍浓硝酸的分解 硫酸工业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1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2)卤族元素 3核素 同位素 1.2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金属性) 3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在选修3介绍 1.3化学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老教材只要求写物质的电子式,不要求形成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知识(在选修3介绍) 晶体结构与性质等在选修3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结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章节) 2.1化学能与热能(以选修4第一章的内容为主)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2)反应热 焓变 (3)热化学方程式 2中和热概念、测定 3 燃烧热概念计算 4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 (2)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2化学能与电能 (结合选修4第四章化学能与电能知识)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 (2)化学电源(原理/应用等) 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及其反映原理 2.电解池 (1)电解原理 (2)应用(氯碱工业原理,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 电冶金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治 (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增加了析氢腐蚀 注意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以及总反应的书写 2.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结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 (1)反应速率概念,计算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注:有效碰撞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在选修4绪言介绍 2 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 (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 (4) 化学平衡常数含义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1甲烷 1 甲烷的结构,性质(氧化,取代) 2 取代反应 3 烷烃 (1)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 (2)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 (4)命名 性质中删掉了分解反应 注:有机物命名在选修5中详细介绍 3.2来自石油核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1 乙烯的结构 2 乙烯的性质(氧化,加成,加聚) 3 乙烯的用途 4 苯的结构 5 苯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烯烃性质等在选修5中涉及 苯的同系物在选修5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 1乙醇的结构 2乙醇的性质(与钠反应,氧化) 3乙酸的结构 4乙酸的性质(酸性/酯化) 其他知识见选修5 3.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4.1开发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热分解法 (2)热还原法(铝热反应等) (。
4.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2、分类概 念种 类分 布主 要 功 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4.糖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 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 0.05g/mL CuSO4溶液(4-5滴) 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二、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功能: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三、蛋白质1、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判断: 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多肽: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 肽链条数.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 CuSO4溶液(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四、核酸1、元素组成: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 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分子磷酸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T、G、C)1分子磷酸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U、G、C)3、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核糖核酸(RNA)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4种)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RNA核糖核苷酸(4种)主要存在细胞质中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