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的儿童小知识

bdqnwqk1年前问题12

1.小学三年级作文国旗小知识300字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国旗上面有五颗黄色星星,其中那颗大星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围绕在他周围的四颗小星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旗还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爱祖国就要爱 国旗,所以我爱国旗。

每当星期一早晨,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在我们上方升起时,我心里无比激动,仰望国旗,敬起队礼。我望着正升起的五星红旗,心里就会想起一幅幅难忘的画面:毛主席在建国那天,站在天安门上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解放军叔叔高举红旗,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的阵地。

我又望着正升起的红旗,心里又想起了一幅幅激动的画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体育运动员们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流出了激动的泪水;神州七号胜利返航,我国航天员成功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看着国旗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国旗、国旗我爱您。

2.幼儿《五星红旗》上课的教案

美丽的国旗(语言)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和国旗的情感。

2.指导幼儿朗诵儿歌,要求幼儿注意停顿,并读准字音:旗(qí)、丽(lì)、亲(qīn)、你(nǐ)。 准备 1.找国旗。

课前散步时,带幼儿到户外找国旗。 2.参加升旗仪式,体会升旗时庄严肃穆的气氛。

3.国旗实物及升国旗时的图片或照片。 4.剪刀,红纸,做好动手剪五星 过程 1.谈话 (1)教师与幼儿谈话:散步时我们在外面看见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国旗实物及升国旗时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幼儿认识国旗,简单地向幼儿介绍有关升旗的常识,以及国旗与国庆的关系。

2.学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美丽的国旗》。 (2)幼儿学说儿歌。

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停顿和读准字音:旗、丽、亲、你。 3.剪红星纸 老师剪个大的,然后手把手地教孩子剪五星,加深孩子的理解 附作品美丽的国旗 国旗国旗真美丽, 高高飘在天空里。

我愿变只小小鸟, 飞上蓝天亲亲你。 请【采纳】谢谢。

3.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

他叫曾联松,曾经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上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 全国解放后.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一连数日,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走上街头游行、扭秧歌,欢庆胜利,欢庆解放!这动人的场面,一次又一次激起了曾联松内心的波澜。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

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国旗,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应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傲!他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曾联松仰望群星闪烁的太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 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

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象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环绕大星之后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曾联松想到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三千多年灿烂文化,还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接着,曾联松又经过反复推敲,苦苦构思,确定五颗金星恰当的位置。他曾设想把大星置于旗面的当中,小星环绕在大星的四周。

这样,视若端庄,但是天地不够开阔,视觉局促、凝滞。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勾划,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

近一个月过去了,有一次,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顿觉视野开阔:旗面犹如千里之广,金星居高临下,光彩闪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 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色彩以红色为主,似红霞满天。

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配以黄色,灿烂辉煌,一片光明。 1 9 4 9 年8 月中旬,曾联松将设计好的五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

9 月2 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元、国歌、国旗的决议。曾联松手捧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通过的有关国旗决议的上海《解放日报》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这天的《解放日报》上,同时套红刊印着正式通过的五星红旗图案。 曾联松的心愿实现了!这同时也是全国人民的期望多少仁人志士,多少共产党人,为着争取民族的解放,劳苦大众的生存自由而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五星红旗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是用他们的光辉业绩织成的。

4.五星红旗的有关知识

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

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4颗黄星对齐,2、3颗黄星对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即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2] (一说为3012幅[1] )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

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5.好急

五星红旗,作为中国的标志,已经和我们的主权与尊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已经成为每天清晨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到了每年国庆节这一天,天安门广场内外更是有无数道虔诚而炽热的目光,直射向那面随同喷薄而出的朝阳一起缓缓升起的旗帜。

在今年国庆前夕,记者寻访到一些特殊的“国旗人”。因为某种机缘或是个人的执着,他们的事业与人生都与我们的国旗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他们讲述那一个个生动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有一种叫做国旗精神的力量,正在从他们的内心流出,又带着温热注入我们的心田。其实,国庆节去看升旗,不正是为了寻找这种力量吗?20岁的吴猛,今天有一个重要任务:在天安门广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国庆日升起五星红旗。

尽管年龄不大,但吴猛已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服役4年了,目前是国旗班里“资格最老”的升旗手。他站姿挺拔,步伐稳健,动作潇洒有力,是在国庆节这样重大的节日中担负升旗任务的最佳人选。

但走到“最佳”这一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猛说,他刚入伍的时候,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去新兵连挑人,条件相当严格,一个大队只选了4个人。

当吴猛还沉浸在入选的喜悦中时,艰苦的专项训练就迎面压来。站军姿是基本功的第一课,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脚底神经长时间受压迫,站得他经常头晕眼花。

必须一气呵成的收旗动作被戏称为“砍旗杆”,因为这个动作要求右手连续迅速用力“砍”向旗杆,以保证在大风天气里旗面也不会被刮跑,并且在13至15下 “砍”的动作中被完全收起。“总不能让大家看着我们的动作都是无声无息的吧,”吴猛憨厚地笑着说,“所以我们‘砍’的时候还必须要‘砍’出声音,由慢至快,很有节奏,这样才能给老百姓鼓劲。”

初练时,吴猛和国旗班的战友们的手都在旗杆上“砍”出了淤血,手指头也在旗面上被磨破,伤口往往是一层没好又伤一层。“我们当时训练用的旗,那可真都是用鲜血染成的。”

吴猛笑嘻嘻地说。升旗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升旗手把国旗向斜上方撒出的那一刹那。

这一下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舒展有力、将旗撒展,也是一件“功夫活儿”。要把握好音乐节奏,使准用力方向,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健的臂力。

为了练撒旗,吴猛和国旗班的战友们经常用十斤二十斤的哑铃片连续挥舞训练,一挥就是整整半天。刚开始练的时候,一到吃饭时间,他们的手都因为训练而抖得拿不住筷子。

在所有这些难关克服之后,还有心理素质这一关。广场上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盯着,升旗手的镇定功夫也不一般。

经过多年磨炼,现在所有这些在吴猛看来,全都不在话下。吴猛说,升了这些年旗,他是亲眼看着来看升旗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来等的时间越来越早,甚至有人熬通宵等着看升旗。

他每次撒旗的那一刹那,能瞥见一片闪光灯亮起,心里都会涌起一阵自豪与感动。“每次升旗的时候,广场上不管有多少人,立刻都会安静下来。

有一次,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集体来看升旗。国歌一响,原来还在打闹的孩子一下子全都鸦雀无声,非常可爱。

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在旗升到顶端的那一刻自发地热烈鼓掌,场面特别感人。”吴猛说,看到人们越来越爱看升旗,越来越热爱国旗,他就觉得,自己训练时所受的那些苦就都不算什么了。

那,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彭光涵:五星红旗曾经“起死回生”今年,白发苍苍的彭光涵老人已经86岁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负责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首都等方案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记得,国旗图案的公开征集工作反响极为强烈,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2992幅国旗设计方案。

经过两次筛选后,38套国旗设计方案成功入围,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图案位列第32号。不过,在当时的设计原稿上,最大的一颗星里还带有镰刀、斧头的图案。

当时,有人认为,这和当时苏联的国旗太像了,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国旗图案一定要独立。于是,此类图案被否决了。

于是,大家让彭光涵去找毛主席汇报。毛主席看了几个方案都不太满意,就问彭光涵:你一直在搞这个事情,看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案?彭光涵于是把“红地五星旗”的方案说了。

毛主席考虑之后,还是认为“红地五星旗”的设计好,并且提议,可以把代表含义改为“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办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

最终,去掉了镰刀和斧头图案的“红地五星旗”中选,并在改名为“五星红旗”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胡其俊:电工为天安门升国旗26年自开国大典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天安门广场一直没有“专业升旗手”。

升降国旗的任务一直由北京供电局负责。头两年,供电局工人陈鸿年承担了这个工作;自1951年之后的26年间,负责为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就是青年电工胡其俊。

1951年9月30日晚上,胡其俊突然接到通知,从第二天起将由自己负责升旗,这让当时只有21岁的胡其俊非常兴奋。当晚他下了夜班,已经是3点多,干脆就不回家了,睡在天安门管理处。

胡其俊说,那时升旗没有国。

五星红旗的儿童小知识

标签: 小知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