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bdqnwqk1年前学者17

1.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的复习要点

是这个么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物体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该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即v=s\t5、速度单位:m\s ,km/h,1 m\s=3.6 km/h6、平均速度:用来描述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路程上运动快慢程度。可用公式 v=s\t算出平均速度。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7、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二.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联系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肯定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既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这两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包括方向与速度)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5、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或称弹簧秤。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三、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上,要先调零。(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同时应使被测的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作用,避免弹簧挂钩和指针与外壳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与指针相平。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既G=mg, g=9.8N\Kg(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方向:竖直向下(利用这一原理制成重垂线或简易水平仪);作用点: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外形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可用悬挂法或寻找平衡点的方法确定重心。2、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注意: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非阻碍物体运动。对于运动的物体,摩擦力也可能是动力。

如人向前行走时,摩擦力向前。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物体间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分类:静摩擦(有运动趋势,没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滑动);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上加润滑油或利用气垫)、变滑动为滚动;3、弹力: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上的力。

方向:指向使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为零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得出的。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相同点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受力物体 二个 一个依存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有依存关系 没有依附关系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互相抵消4.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 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5.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人行走时要改变运动状态,必须依靠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弹力获得向前的动力。动物的起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有关。

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知识要点

1.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目前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世界面临淡水危机,这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

2.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3.水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它是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部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收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P液gV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5.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而溶剂一般是液体,水是常见的容剂。

6.判断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在其温度下若其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在该为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其溶质还能溶解,则其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7.物质的溶解能力,常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数值却大,物质的溶解的能力越大。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配制溶液时,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倒入烧杯中配制。

9.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蒸发溶剂获得晶体,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11.人类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3.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 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 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实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 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 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 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 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 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 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 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 调节. (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 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 (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 将砝码逐个放回 砝码盒内. 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 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就是根据摆的 原理来工作的.(免做) 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 第二章 观察生物 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 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 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 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 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 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类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表格无法显示,见邮箱) 7.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 胸 ,腹 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长有二对翅, 三对足, 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 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9. 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其中种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 10. 放大镜的主要构造是透镜, 使用时应正对被观察物体. 放大镜能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使用时操作步骤: A. 取放: 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左. B. 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镜筒上. C.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光圈, 左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 当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4.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1 水的分布 水的循环

2 水的电解, 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会燃烧的气体并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正极的是 氧气 负极的是氢气。 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

3 密度=质量/体积

液体对容器地步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意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收到向上的福利,福利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F浮=液体的密度x常熟gx排出液体的体积,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5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哭啼、液体或气体,而容积一般是液体,水是一种常见的容积。

6 判断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在其温度下,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其溶质还能溶解,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7 物质的溶解能力,常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数值越大,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大。大多数固体无知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配制溶液时,固体用托盘天平晨曲,液体用量筒量取,倒入烧杯中配制。

9 有股则的集合外令的固体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蒸发溶剂获得晶体,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 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无知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11 人类离不开谁,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先打这么多吧。 累死我了。 还要的话 我再打好了。

虽然你已经考完试了。 但是 我还是想要你采纳我诶。

5.跪求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的知识要点

去新华书店买本老师看看的教参,内容丰富,光盘内容相当多 第一章的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第一节 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l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 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 无色 沸点 100℃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l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l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密度的公式: m ρ= —-- (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v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l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 1*10 -6 m3 1吨=1000千克=1*10 6克1毫升 = 1*10 -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 水的压强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6、压强的计算公式:P= ――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S 7、压强的单位: 帕(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8、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9、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 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ρg h)第五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 上浮③F浮=G 悬浮 此时V排 =V物④F浮=G 漂浮 此时V排 <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 >ρ物 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 < ρ物 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 时,悬浮5.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 ①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

6.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的复习要点

是这个么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1、机械运动:物体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该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是静止的)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即v=s\t5、速度单位:m\s ,km/h,1 m\s=3.6 km/h6、平均速度:用来描述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路程上运动快慢程度。可用公式 v=s\t算出平均速度。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7、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二.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联系着两个物体,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肯定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既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这两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包括方向与速度)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5、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或称弹簧秤。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7、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三、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上,要先调零。(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同时应使被测的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作用,避免弹簧挂钩和指针与外壳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与指针相平。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既G=mg, g=9.8N\Kg(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方向:竖直向下(利用这一原理制成重垂线或简易水平仪);作用点: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外形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可用悬挂法或寻找平衡点的方法确定重心。2、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注意: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非阻碍物体运动。对于运动的物体,摩擦力也可能是动力。

如人向前行走时,摩擦力向前。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物体间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与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分类:静摩擦(有运动趋势,没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滑动);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上加润滑油或利用气垫)、变滑动为滚动;3、弹力: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上的力。

方向:指向使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为零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得出的。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相同点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受力物体 二个 一个依存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有依存关系 没有依附关系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互相抵消4.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 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5.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人行走时要改变运动状态,必须依靠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以及弹力获得向前的动力。动物的起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有关。

7.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科学的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第2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天气:晴空万里 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第3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A、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第5节风1、风是怎样形成的?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B、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 东风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

8.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 水的分布 水的循环 2 水的电解, 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会燃烧的气体并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正极的是 氧气 负极的是氢气。

氢气和氧气的比例是2:13 密度=质量/体积 液体对容器地步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意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收到向上的福利,福利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F浮=液体的密度x常熟gx排出液体的体积,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5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哭啼、液体或气体,而容积一般是液体,水是一种常见的容积。

6 判断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在其温度下,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其溶质还能溶解,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7 物质的溶解能力,常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数值越大,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大。

大多数固体无知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配制溶液时,固体用托盘天平晨曲,液体用量筒量取,倒入烧杯中配制。

9 有股则的集合外令的固体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蒸发溶剂获得晶体,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 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无知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11 人类离不开谁,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先打这么多吧。 累死我了。

还要的话 我再打好了。虽然你已经考完试了。

但是 我还是想要你采纳我诶。

9.浙教的科学八年级上册重要的知识点

你说第一单元的哦,由于太多,我挑本章提要咯!~~ 1.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

目前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世界面临淡水危机,这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

2.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3.水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它是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部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收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P液gV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5.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而溶剂一般是液体,水是常见的容剂。

6.判断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在其温度下若其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在该为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其溶质还能溶解,则其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7.物质的溶解能力,常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数值却大,物质的溶解的能力越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配制溶液时,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倒入烧杯中配制。 9.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是晶体。

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蒸发溶剂获得晶体,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10.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11.人类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搞定,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找我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