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上数的估算方法小知识

bdqnwqk1年前基础17

1.求小学数学的估算方法

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情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期间共接待多少人。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208+602+310+219≈500+200+600+300+20=1800(人)。

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如:28+15+7+24≈30+20+10+30=90.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用估算则为4.2*1.8≈4*2=8(元)。

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如17+8+12+24=(17+12)+(8+24)≈30+30=60.

5、部分求整体。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比如,估计体育场内的观众数,先将每个看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一数其中的一份有多少人,然后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最后根据几个看台数推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这种估计有三种常见形式。第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第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如:学习了“m”和“cm”,具有这方面的空间观念后,让学生估计课桌的高、黑板的长、教室从地面到窗台的高等。第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如:已知门的高度是2m,小刚和小丽分别站在门口,根据他们头部所到门沿的位置来估计他们的高度。

7、凑整法。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整十整百整千再计算。

2.万以上数的认识

总体构想一、教科书整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基础探究——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探究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模块二:深化探究——探究万以上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深入探究大数的改写和取近似值的区别和联系。模块三:应用探究——解决实际性或拓展性的问题。

二、数学阅读出示与本单元相关的数学阅读资料,学生通过读一读、写一写、估一估、找一找等活动,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数学实践将编码作为一次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编码与大数的联系和区别。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探究万以上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3.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体会改写的简洁性;了解“四舍五入”法,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并进一步感受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5.体会数字编码的简捷性和唯一性,认识数字编码与大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流程第一节 教科书教学设计模块一 基础探究探究活动一:探究计数单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学校是一个读书氛围很浓的学校,相信同学们都很爱读书。我们的阅览室里有好多好多书。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们的阅览室更大的图书馆,你想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片信息,初步感知“十万”。课件出示其他图书馆的资料,给学生的读数设置障碍,让学生产生质疑。

生:数太大了,读不出来。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十万是多少呢?生自主交流,讨论。

(可以借助订书钉、绿豆、纸张、小正方体等等)全班汇报交流。生:我认为十万是……2.自主探究新的计数单位。

借助计数器探究新的计数单位。(1)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十一万、二十万、五十万等,为后面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打下伏笔。

(2)让学生继续拨,找到更大的计数单位。汇报交流。

3.感知一亿。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亿,让学生跟随情境感知一亿的大小。

探究活动二:探究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一、探究数位顺序表。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初步感知。填一填→找一找→分一分1.填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你能帮老师完成空白部分的数位顺序表吗?生自主填,师巡视。2.找规律。

师:通过填写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生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发现,最后汇报展示。3.分级。

师:为了便于读数、写数,请你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名称,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级?生尝试分级,师最后总结订正。师: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经过人们的长期使用验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我们一般是这样来分级的: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组,叫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你能接着往下说吗?二、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课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拓展二进制、五进制等计数法)模块二 深化探究探究活动一:探究万以上数的读、写。

一、探究万以上数的读法。1.尝试读万以上的数。

谈话: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大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课件出示几个大数:4086000、5094600、21600900、119000000。

师:谁会正确读出这几个大数呢?生尝试读。2.总结读万以上数的方法。

先从右至左分级(四个一级),再从右往左一级一级的读。3.巩固读法。

100008070、140009008怎么读呢?二、探究万以上数的写法。1.尝试写万以上的数。

谈话:我们学习了万以上数的读法,那么你现在会写出来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师:横线上的数怎么写呢?生尝试自己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2.总结写万以上数的方法。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

注意一级里面位数不够时用0补完整。3.巩固写法。

课本练习1。探究活动二:探究万以上数的比较。

课件出示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三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统计表。谈话:通过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例:中国的陆地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人口确实最多的。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肯定大,位数少的肯定小;位数如果相同,再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反之就小,如果相同数位上的数也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直到能比较出来为止。

探究活动三:探究万以上数的改写和取近似值。一、万以上数的改写。

1.初步认知改写。谈话: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还记得我国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分别是多少吗?你能把他们写出来吗?在写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吗?生:数很大,0很多,写起来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用一种更简捷一点的方法来表示呢?生自主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发现。9600000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可以将它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960万。

1300000000个级和万级上都是0,所以可以将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3亿。

3.求小学数学的估算方法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情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期间共接待多少人。

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 208 602 310 219≈500 200 600 300 20=1800(人)。 2、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如:28 15 7 24≈30 20 10 30=90。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

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用估算则为4。2*1。

8≈4*2=8(元)。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如17 8 12 24=(17 12) (8 24)≈30 30=60。

5、部分求整体。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比如,估计体育场内的观众数,先将每个看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一数其中的一份有多少人,然后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最后根据几个看台数推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

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这种估计有三种常见形式。第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

第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如:学习了“m”和“cm”,具有这方面的空间观念后,让学生估计课桌的高、黑板的长、教室从地面到窗台的高等。 第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如:已知门的高度是2m,小刚和小丽分别站在门口,根据他们头部所到门沿的位置来估计他们的高度。

7、凑整法。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整十整百整千再计算。

4.三年级估算的原则

估算的原则主要包括7个。

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几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

7、凑整法,把数量看成整式,整百整千在计算,是最常用的估算方法。

扩展资料:

估算在学习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情境确定数的大致范围,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并参透提议,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

老师应该加强对估算教学的重视,突出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由表达。

在估算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估算

万以上数的估算方法小知识

标签: 小知识方法
返回列表

上一篇:电工下知识

下一篇:吉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