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防护知识
1.关于非典的所有知识
肺炎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杆菌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其中,人们对非典型肺炎并不是很了解。非典型肺炎是相对于经典的“大叶性肺炎”而言,因早年发现这种肺炎时其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症状也不够典型,所以称非典型肺炎。早期表现为乏力、头疼、食欲下降,继而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高烧,畏寒,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咳少量白粘痰或带有血丝痰,胸部X光片可见两肺条索状或点片状阴影,血常规化验白细胞一般正常或偏低,具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是致病的“高危地带”。
和细菌性肺炎相比,非典型肺炎持续时间长,有的出现黄疸、肾功能损害、呼吸困难、紫疳、昏迷等肺外表现。痰液中一般很难培养出病原菌,需要做血清检查,而且在发病初期由于抗体还未形成,结果多为阴性,只有在患病一段时间后血清抗体才能由阴转阳。
典型肺炎是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 症状
包括发热(高于38摄氏度)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预防措施
1.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2.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7.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场所)。
* 注意事项
1.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通风良好的发热病人诊室;
2.应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到专门的留观室。另外,病人必须收治在专门病区;
3.疑似病人与确诊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进入病区应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住院病人也都要戴口罩,并不设陪护,不得探视。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其防治技术方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因此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还公布了电子信箱(division-1@163.com)。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对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有何建议和修改意见,可及时与该部门联系。
2.非典如何预防
(一)传染源现有资料表明,SARS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
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ARDS时的传染性较强。
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尚未发现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证据。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同等传播效力,有的患者可造成多人甚至几十人感染(即超级传播现象),但有的患者却未传播一人。
老年人以及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不但较其他人容易感染SARS,而且感染后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造成超级传播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肯定与所接触的人群对该病缺乏起码的认识以及防护不当有关。
其中有一些超级传播者由于症状不典型难以识别,当二代病例发生后才被回顾诊断。影响超级传播的其他因素还取决于患者和易感者的接触程度和频次、个人免疫功能以及个人防护情况等。
超级传播者的病原是否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感染以显性感染为主,存在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并可能有隐性感染者,但较少见。
尚未发现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性。一般认为,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已有本病的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的报道,并在果子狸、山猪、兔、猫、鸟=蛇、獾等多种动物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或血清学检测获得阳性结果。有人检测发现,从果子狸分离的病毒与SARS-CoV的基因序列高度符合,因此推测本病最初可能来源于动物。
但上述研究还不能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解释2002年11月后我国华南疫情初起时的疫源地多发的现象。(二)传播途径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被高度怀疑为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的传播途径之一,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患者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通过手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因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而实现的传播。
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尚无经过血液途、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但在预防中均不可以掉以轻心。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接触密切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治疗或护理、探视患者;与虱共同生活;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等。
在医院抢救和护理危重患者、吸痰、气管插管以及咽拭子取样时,很容易发生医院内传播,应格外警惕。医院病房环境通风不良、患者病情危重、医蔌探访人员个人防护不当使感染危险性增加。
另外如飞机、电梯等相对密闭、不通风的环境都是可能发生传播的场所。改善通风条件,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扩护措施,会使传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尚无证据表明苍蝇、蚊子、蝉螂等媒介昆虫可以传播SARS-CoV.(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分各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SARS症状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SARS的高危险人群。
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与亲友在治疗、护理、陪护、探望患者时,同患者近距离接触次数多,接触时间长,如果防护措施不力,很容易感染SARS。感染SARS病原后,已证实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已有观察到发病6个月时血清抗SARS-CoV仍呈强阳性的报道,但其持续时间及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及流行病学意义均有待深入研究。
细胞免疫状况目前仍无明确报道。(四)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根据WHO2003年8月7日公布的疫情,全球共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发病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
病例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亚洲发病的国家主要为中国(包括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新加坡等。
中国内地总发病数达5372例,死亡349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等地区。
其中在北京与广东共发病4033例,占全国总病例数的75.7%。最初病例报告来源于广东省河源市,经回顾性调查,目前认为首例病例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是目前已知全球最早的病例。
其后远程传播到山西、四川、北京等地,再向全国其他地区扩散。根据2002-2003年疫情发生和传播情况,可将我国内地分为四类地区:(1)本地流行区(广东等地);(2)输入病例,并引起当地传播地区(北京、内蒙、山西、河北、天津等地);(3)输入病例,未引起当地传播地区(上海、山东、湖南、辽宁、宁夏等地);(4)无报告病例地区(海南、云南、贵州、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等地)。
2、时间分布已知的首例病例于2002年11月发生于我国广东佛山市,到2003年2月,SARS已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2003年3月中旬到5月中旬。
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内地从广东省内最初的局部暴发,至3月上旬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3.防止“非典”的措施
我可以告诉你预防的8大误区: 预防非典之八大误区 ■误区一:聚众聊非典 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的蔓延,北京的中小学停课、娱乐场所停业,一些公司单位也提前放假了。
但是,在小区里、居民楼边随之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家呆闲了呆闷了呆不住了的人们聚众聊非典,这十分不利于非典的预防。 心理学者认为,人们在恐慌的时候会不相信自己,自信心减弱,更愿意相信别人。
个人会感到没有力量来应对风险,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寻求一种归属感,会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他人的帮助,这样的确能在心理上起到减压作用。但是,在非典流行的时候显然不宜采取这种方式来缓解恐慌情绪,非典是烈性传染病,人群密集会增加非典传播的概率,所以在这种时候一定要减少,减少面对面的交流。
和朋友交流、获取心理支持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如网络、手机、短信,大家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安全的交流方式。 ■误区二:过度恐慌不出门 与上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一些人因为恐慌选择了足不出户,甚至有极端者,辞了工作、囤积了粮食,每天呆在家中一遍遍清洗家具、衣物。
如此谨小慎微按说应该是安全了,实则不然。专家称过度恐惧会削弱免疫功能,并可能出现“心理发烧”。
心理过度紧张会加速体内激素分泌,短期内耗费身体内大量的能量,造成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削弱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失去防疫能力,同时自我治愈能力也会下降。
专家表示,适当地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可以有效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比如在人少、空气纯净的地方如郊区、公园多活动,或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都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误区三:为避“非典”上山下乡 在最近几天的新闻中,我们连续看到、听到“乘客就诊通告”,这些通告的内容大致是:请乘坐过某某航班或车次的乘客及时就诊。我们无从猜测那些在旅途中发病的人的具体情况,但是,这种在染病时期的流动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可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目前已知的“非典”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染和近距离接触传染,虽然火车、飞机都采取了严格的消毒措施,但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和“非典”病人长时间地相处还是存在被传染的危险。
因此,从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角度来说要尽量减少城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流动。有些人觉得北京发病人数多,到郊区更安全,还有些外地打工者为避“非典”回乡,这些做法给自己和他人都增加了传染的危险。
■误区四:有病扛着不去医院 有些人认为医院很不安全,不敢到医院去看病了,怕感染“非典”。对此,医生的建议是:如果身体没有不适,要尽量减少去医院;但是确实觉得身体不舒服,就要及时就医。
虽然医院集中了很多病人,感染概率高一些,但是如果不去医院,有可能影响疾病的及时处理,也会有危险。 孕妇例行的检查必须得做,越到妊娠晚期,这种检查越重要,可能会有很多的症状,可以到专科的医院去检查。
北京市三级以上的大医院挺多,它们并不专门定点收治“非典”病人。即使收治“非典”,也有非常严格的隔离措施,不会传染妇产科和儿科。
医生提醒,去医院要有很好的防护,进医院前戴上口罩,出来的时候,注意手的消毒,这样应该是安全的。毕竟,目前的医院,特别是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目前防护的措施基本上都落实了。
此外,有了早期的“非典”症状,发烧或者是干咳,或者是出现了高热伴随全身疼痛等症状,更要及时去医院的发烧门诊就医。 ■误区五:洗手是小节 既然“病从口入”与手被污染的关系极大,那么,注意保持手的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一是不愿洗手。这些人总觉得自己“身体棒”、“抵抗力强”,满足于“眼不见为净”,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二是简单擦手。由于不具备洗手条件,或因没有水,或因是污水,只好以擦代洗。
吃东西前,或用手绢、手纸,或用衣襟、袖口,随便擦拭一下就吃。三是盆水洗手。
乍一看,确实是在用水洗手,但洗手时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同样达不到洗手的目的。
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四是不用肥皂洗手。
有的虽然是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手,但不用肥皂或洗涤液,手依然洗不干净,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脏的心理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远没有解决实质问题。五是只洗一遍手。
有些人用流动水洗手时,虽然也打了肥皂或用了洗涤液,但刚刚搓洗出点泡沫儿来,就马上用水冲掉了。由于泡搓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实际上仍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
遇到以下10种情况,需要洗手。具体包括: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
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误区六:乱吃补品补药 医生不主张孩子吃中药或者西洋参,特别是小婴。
4.关于非典的所有知识
肺炎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杆菌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其中,人们对非典型肺炎并不是很了解。非典型肺炎是相对于经典的“大叶性肺炎”而言,因早年发现这种肺炎时其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症状也不够典型,所以称非典型肺炎。早期表现为乏力、头疼、食欲下降,继而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高烧,畏寒,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咳少量白粘痰或带有血丝痰,胸部X光片可见两肺条索状或点片状阴影,血常规化验白细胞一般正常或偏低,具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是致病的“高危地带”。
和细菌性肺炎相比,非典型肺炎持续时间长,有的出现黄疸、肾功能损害、呼吸困难、紫疳、昏迷等肺外表现。痰液中一般很难培养出病原菌,需要做血清检查,而且在发病初期由于抗体还未形成,结果多为阴性,只有在患病一段时间后血清抗体才能由阴转阳。
典型肺炎是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 症状
包括发热(高于38摄氏度)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预防措施
1.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2.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7.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场所)。
* 注意事项
1.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通风良好的发热病人诊室;
2.应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到专门的留观室。另外,病人必须收治在专门病区;
3.疑似病人与确诊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进入病区应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住院病人也都要戴口罩,并不设陪护,不得探视。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其防治技术方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因此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还公布了电子信箱(division-1@163.com)。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对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有何建议和修改意见,可及时与该部门联系。
5.非典怎么防治
夏天一到,在高温下病毒的活力就会降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夏天流行的病毒也很多,呼吸道、肠道流行病也很多。 其次,要特别注意防治消化道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典也可以通过消化道来传播。在香港,65%的非典患者有腹泻。
在夏季到来之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第三,及时清除垃圾,灭杀苍蝇幼虫。
蚊子不会传播非典病毒。不过,苍蝇有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
潘教授提醒广大居民,要及时清除垃圾,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对未能及时彻底清除的孳生物,要用有机磷杀虫剂杀灭。 第四,注意通风。
因为通风可以把病毒稀释到最低浓度。 进入夏季后,空调的使用频率上升,因此要注意及时清洗过滤网,开空调时,要注意间断通风。
在一些单位和大型活动场所,最好停开中央空调。 第五,要勤洗手。
因为夏季手沾污的机会增多,所以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加剧。同时,卫生间也要加强消毒,但是对一般房间则不宜过多消毒。
(。
6.我们个人如何预防“非典”
1、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减轻压力, 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最好不吸烟;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着凉。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掩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和清洁鼻腔;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和大声说话。 3、家居和工作场所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注意家居环境卫 生,勤打扫,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4、保持家里空调设备良好运行,经常清洗空调隔尘网,使用空调要注意定期幵门窗换气。
5、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不到“非典”流行地区 旅行、探亲。 6、尽量避免到医院探视高热不退或“肺炎”患者,如一定要探视,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7、出现高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戴上口罩,尽早到 正规医院求医。“非典”不但可防,及时就医也完全可以 医治,切莫讳疾忌医。
8、有需要时可打电话咨询医疗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
7.非典怎么预防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多发季节,受气候影响容易引发某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春季预防这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有: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洗手后,用清洁的毛贴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2.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稳定情绪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办公室和居所的空气畅通,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4.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结合自身情况,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预防流行性感冒类药物。6.尽量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视时必须戴医用口罩,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7.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咳嗽、随地吐痰都能传染病菌,因此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是致病的“高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