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知识
1.什么是针刺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的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毫针刺法的中医护理: ①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②针具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穴位皮肤应用75%酒精充分消毒,并坚持作到一穴一针,避免感染。 ③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紧张心理。
在过度疲劳、饥饿进,避免立即行针,以免晕针。 ④为病人摆好适宜体位,充分暴露进针部位,但要注意保暖,留针时可用支被架盖毛毯或棉被,并嘱咐病人不要随意变动体位,以免弯针或折针。
⑤行针刺治疗时随时观察病人面色、汗出情况,并询问病人感觉。病人如诉头晕、恶心,见面色苍白或头部汗出,即为“晕针”,应立即取针,扶病人平卧,喝些热开水,即可缓解。
若症状较重,应报告医生处理。 ⑥取针时,应核对留针穴位及针数,以免将针遗忘在病人身上。
面部等血管丰富部位,取针后应用干棉球按压片刻,以免皮下血肿。 ⑦用过的针具应立即浸泡于消毒液中,半小时后可用纱布擦净,并检查针体有无锈蚀、折弯、针尖有无倒刺,不能使用者应挑出报废。
将修好之针具整齐插入带盖方盘内的棉垫上,送高压灭菌,方可继续使用。
2.中国针灸文化知识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3.如何实操针灸怎么下针
中医爱好者对针灸都非常感兴趣,重庆六合针灸推拿学校的小编就跟针灸初学者分享一些针灸相关的实用练习知识。
针刺技巧和指力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熟练操作后,才能进针快,无痛或微痛;反之,操作不熟练进针困难,会使患者产生疼痛。不正确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则会影响针刺治疗效果。所以,针灸初学者一定要勤练针刺手法。
怎么练?可以制作纱布包、棉垫等物品来做练针包,主要练习指、腕、肘、肩等关节力量,长期练习能强壮筋骨、灵活肢体,进针迅速、行针有力操作准确动作轻巧。
针刺方向与深浅:
1、针刺方向,所谓针刺方向,即是指针体与皮肤的角度而言。常取的方向有三种:
①直刺:毫针与穴位所在的皮肤平面呈直角(即90°)垂直进针。此法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的腧穴,如四肢、腹部、腰部等穴。
②斜刺:毫针与穴位所在皮肤平面,约约呈45°角进针,亦可在30°~60角之间倾斜进针。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穴位,如养老、列缺、膝眼等穴,或重要脏器部位,如胸背部的腧穴。
③横刺:又叫沿皮刺成横刺,是毫针与穴位所在的皮肤平面约呈15°角,亦可在15°°~30°。角之间进针。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头面部位百会、上星、阳白、印堂等穴;
需注意的是,在重要脏器部位的穴位,针刺方向不应任意变动,从而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2、针刺深浅,每个穴位的针刺深度,在经络腧穴中已有详细论述,但在临床实际操作时,根据经脉循行路线,解剖部位以及季节等因素,结合患者体质、年岭、病情全面考虑,酌情增减穴位和针刺深浅。总之,针刺刺治病,当深则深,当浅则浅,深浅要恰到好处。
针刺深度,主要根据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确定。
1.年龄 年老体弱、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体强壮者宜深刺。
2.体质 形盛体强者宜深刺;形瘦体弱者宜浅刺。
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 头面、胸腹部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对于天突、风府、哑门等以及眼区、胸背和内有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
针刺治疗时,必须掌握适当进针角度和深浅,才能安全有效。针刺的方向与深浅,是针刺治病和防止医疗事故的重要方面,因此要认真学习前人宝贵经验,同时也要学习掌握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解剖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希望广大针灸初学者们可以早日成为专业的中医针灸高手。
4.学针灸有什么技巧
针灸易学
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
针灸学——手阳明经络
(一)经脉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从起于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掌骨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止于对侧鼻旁(迎香)。(图3-6)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二)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三)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四)主治概要
5.初学针灸者有哪些应该注意的细节
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这门科学,你就能有兴趣学习它,这是学习好它的先决条件;其次是细心,没有细心就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无法掌握要点;综合分析能力是你消化吸收知识的保证。若想学好针灸,就拿出你的爱心、细心和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红楼梦里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针灸作为一门学问也是这样,它充满了深奥的道理,需要我们细心的体会它、洞明它。比如我们治疗初起的面瘫,常常配合对侧合谷穴和同侧的足三里穴,深谙此道的人多半会欣赏,在运用了经络理论(手阳明经终止于对侧面部的迎香穴)和经筋理论(足阳明经筋分布于同侧面部)。可是,我们想过没想过,面瘫的形成也是本虚标实啊,我们如果取双侧的合谷抗邪,取双侧的足三里扶正,使我们既运用了经络理论和经筋理论,又明确地针对了本虚标实的病机,是不是更高一筹呢?!同样,当面瘫处于静止期,由于正气占主导地位,外邪退却,不会进一侵害面神经时,我们仍然取合谷与足三里穴,此时是不是既忽视了此期的主要矛盾,又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因而我觉得,学习针灸必须在掌握针灸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上下功夫。
初学针灸者首先要过三关
许多想学习针灸的人,都想一下子就能掌握针灸的要领,可却不知道从何学起,这是我带临床学生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学习针灸,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简单的讲,只要是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的人,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学习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但是要记住,基础医学知识很重要。首先,学习针灸必须过三关,一是过针刺手法关,这要靠勤学苦练了,没有捷径可寻。一个能熟练进针的人,才能使患者不感到针刺很痛,并且觉得可信,象个针灸医生。二是过经络循行关,你学习针灸,不知道经络循行,就无法正确配穴,这怎么能搞好针灸工作?三是过穴位定位关,如果不掌握穴位的位置及穴性,不知道它在哪儿?有什么作用?给人治病,你心理还有底吗?!所以说,这三关是针灸的基本功,在你要给人治病前,先要掌握好它!
初学针灸的医生应当知道
针灸医疗实际上是一种有痛治疗,这是常使患者畏惧的原因,因此,有的患者宁愿选择其它的治疗方法,也不想接受针灸治疗。而实际上针灸对机体组织的损伤是一种极轻微的损伤,对于一个熟练的医生来说,根本不会造成明显的疼痛。但是,如果经常针刺同一部位,特别是医生运用手法的时候,无论是提插,还是捻转,针感越强,其疼痛也越明显。因此,在同一部位连续的针刺穴位,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渐加重。患者常说:“我越来越害怕针灸了,怎么扎的越来越痛呢?”,所以,一个高明的医生常会注意这个问题,即使出于同一治疗目的,他也不会在同一穴位连续多次地针灸的,他知道灵活的配穴,并且交替地针刺,使每一个穴位都有间歇期,自然有效地避免了针刺的疼痛问题。而又不会影响你的治疗目的。 如果想真正学习中医的话,是不能舍本求末的。
从古至今的有名的医生,包括针灸大师都是从审病开始的。
当然,现在中医学校里审病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两本,其实这两本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你收了一个病人,牙疼,很明确的症状。如果按照《针灸学》说,当然主穴是合谷,下关,颊车。好吧,那么风火加外关,胃火加内庭,阴虚加太溪。
6.针刺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说来,针刺的方法有九种,以应对九种不同的病症。
第一种叫“输刺”, 膀胱经上的五脏俞穴。 第二种叫“远道刺 下肢的腧穴。
第三种叫“经刺”, 第四种叫“络刺”, 第五种叫“分刺”, 第六种叫“大泻刺” 第七种叫“毛刺”, 第八种叫“巨刺”, 针刺法。 第九种叫“悴刺”, 就是用来针刺十二经在四肢部位的荥穴和腧穴以及背部的在足太阳 ,顾名思义,就是病在上部的,从下部取穴,针刺足三阳经所属的 就是针刺五脏六腑之内的经与络间积聚不通的地方。
就是针刺皮下浅表的小络血脉。 就是针刺各经肌肉的间隙。
,就是用铍针针刺大的脓疡。 就是针刺皮肤表层的痹病。
就是指身体左侧发病针刺右侧穴位,右侧发病针刺左侧穴位的交叉 就是用火烧过的针来治疗痹病。 针刺的方法还有十二种,以专门应对十二经病变的治疗。
第一种叫“偶刺”,就是刺两次,以手按其胸、背部,找到痛处并进针,前胸、后背各 一针,可治疗心搏病。 在前胸刺针时,为避免伤及内脏,针尖一定要向两旁彳顷斜。
第二种叫“报刺”,就是针刺疼痛没有固定部位的病。此病上下妄行,可在痛处垂直进 针且留针,用左手在其痛处四周按摩,然后将针拔出,再重复此法进针。
第三种叫“恢刺”,是指紧挨筋脉直接刺患处,前后捻转,使筋脉拘急的症状得以舒 缓,可治疗筋痹病。 第四种叫“齐刺”,就是在患处正中直刺一针,两旁各侧刺一针,以治疗患染寒气或痹 气范围小但较深的病症,因三针齐下故又称“三刺”。
第五种叫“扬刺”,就是在患处正中刺一针,周围加刺四针,且都用浅刺法,以治疗患 染寒气范围较大的病症。 第六种叫“直针刺”,就是提起皮肤将针沿皮直刺,以治疗患染寒气部位较浅的病症。
第七种叫“输刺”,就是将针垂直进出皮肤,只此一针但针刺较深,以治疗邪气充盛而 有热的病症。 第八种叫“短刺”,就是将针刺入皮肤并稍稍摇晃使之深入到骨的附近,上下提插,摩 擦骨头,用以治疗骨痹病。
第九种叫“浮刺”,就是在病位旁浮浅地斜刺入肌表,以治疗肌肉挛急而有寒的病症。 第十种叫“阴刺”,就是左右皆刺针,以治疗寒厥病,患染上寒厥病应当刺足内踝后方 足少阴经的太溪穴。
第十一种叫“傍针刺”,就是在病所的正中及一侧各刺一针,以治疗痹痛久居而不散的 病症。 第十二种叫“赞刺”,就是垂直进出针,多发针而浅刺至出血,用来治疗痈肿。
7.对针灸比较好奇,想学针灸,哪位仁兄可以在这里普及下针灸知识,
首先告诉你的是:针灸是关系密切的两码事。
针,指的是“针刺“腧穴。灸,指的是用点燃的艾产品对机体腧穴的一种非侵入性刺激的过程。
你在学习针灸的第一堂课上,你的老师会告诉你这些基础知识的。针灸看似神秘而又特殊,其实是我们祖先历经几千年积攒下来的治病方法。
想学针灸是好事,但一定要刻苦学习,不能为一时好奇而学习了皮毛就解甲归田。针灸这门学问基础要求简单,只要你虚心好学,敢于在自己身上试针,一定会学好的。
记住:大医精诚丶悬壶济世。学医不是为了发财扬名,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天下病苦患者解除病痛。
师兄祝你早日学成,医治所有和你有缘分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