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点
1.五年级数学上册归纳整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知识点(配图)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 ex1小数乘整数的实例ex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二、小数乘小数 ex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竖式写法ex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ex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三、积的近似值 ex6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四、连乘、乘加、乘减 ex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五、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ex8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2.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数学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第一章 数的认识第一节 数的认识本节知识点总结:1.自然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2.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3.倍数和因数:4x5=20中,4和5是20的因数,20是4和5的倍数;45x2=90中,45和2是90的因数,90是45和2的倍数。第二节 2和5的倍数特征本节知识点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既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第三节 3的倍数的特征本节知识点:3的倍数: 它各个位数上数字相加之和一定是3,6,9,12,15等等,是3的倍数第四节 奇数和偶数本节知识点:1.奇数:不是2的倍数叫奇数2.偶数:是2的倍数叫偶数偶数 + 偶数 =(偶数); 奇数 + 偶数 =(奇数); 奇数 + 奇数 =(偶数)第五节 质数和合数本节知识点:1.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这样的数叫质数2.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方法 :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它的因数数的个数,不必把所有的约数找出来4.注意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
3.五年级数学上册归纳整理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
4.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知识总汇是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5.求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的详细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口算(6分,试卷另附)。
二、填空题(17分)。1、4个0.25是( )。
2.7的一半是( )。 1.25的8倍是( )。
9.8的十分之三是( )。 32个1.5的和是( )。
3.72是2.4的( )倍。2、0.108*2.5的积有( )位小数。
3、4.48里面有( )个0.07。 117是36的( )倍。
4、8.296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5、一个( )小数的小数部分,如果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6、80.03千克=( )千克( )克 950厘米=( )米 96.25元=( )元( )角( )分 0.6小时=( )分 3千克50克=( )千克 52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循环小数82.542542……的简便记法是( ),循环节是( ),如果保留三位小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8、在4.3636、6.04242……、5.226226……、3.14156……、2.767543、8.3695695……、5.33……中,( )是有限小数,( )是纯循环小数,( )是混循环小数。
9、在下面的○里填上“>”、“4.5*0.6○4.5 2.76*1.52○1.52 4.32÷0.2○4.32 1.96*1○1.96 8.95÷1.5○8.95 3.12*0○3.125.2*0.8○5.2÷0.8 6.3÷2.1○ 6.3*2.1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0.15*0.26的积有( )位小数。
①二 ②三 ③四 ④五 2、把63.3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小数就( )。 ①扩大100倍 ② 缩小100倍 ③没有改变大小 3、8.5小时就是8时( )分。
①5 ② 50 ③30 4、9.999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 ①10 ② 10.0 ③10.00 5、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6,那么这个数的最大值是( )。
①3.64 ② 3.66 ③3.59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1、整数都大于小数。
( )2、80.6扩大100倍后,再缩小10倍是8060。( )3、16.992保留两位小数是16.90。
( )4、正方形的边长是4.5米,它的面积是18平方米。( )五、计算(38分)1、用竖式计算:(10分)1) 0.86*40.5 2) 270.6÷1.5验算: 验算:3)(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商精确到百分位) 5)(商用循环小数表示)2.67*1.5 0.2223÷0.65 4.2÷0.182、求未知数X :(6分)X÷0.7=1.625 9.53-X=6.28 3.2*X=3.843、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1.2*0.25+2.8*0.25 0.65*104 3.2*1.25*2.5 1.25*8.08 5.6÷0.35 16.8÷40÷0.25 5、只列式,不计算:(4分) ⑴2.34除以0.8与7.5的积,商是多少? ⑵ 一个数的16倍是27.2,这个数的2.5倍是多少? 六、实践操作:(10分) 画一个宽是2.5厘米,长是宽的1.2倍的长方形,并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七、应用题(20分)。1、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每分钟大约飞行499.2千米,1.5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2、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4.2小时在途中相遇。
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1.5倍。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关系式: 算式:3、用91.2千克花生可以榨出30千克花生油。
现在要榨500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4、1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1.062元。1000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港币多少元?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口算测验卷班级 姓名 学号 30*0.5= 0.78*0.2= 340-127=10÷0.05= 3.92+3.79= 629-138=29.2-6.5= 2.8-1.91= 3.4*2=3.9*20= 3.2+0.27= 0.5*0.28=3.6÷0.02= 24*9= 2.5+5.6=0.8*0.9= 1.5*8= 2.8÷0.4=3.9-2.18= 0.35*7= 5.1÷1.7=720÷20= 1.5*5= 3.2÷4=2.6*4= 8-0.125= 72.6÷6=0.38+4.92= 3.4*5= 70.7÷7=3.8÷0.2= 1.23+3.46= 23.5-(3.5+6)=3.6*0.2= 2.5*8= 2.6*3÷2.6*3=3.18+0.43= 1.2*25= 25*2.4=4*0.25= 6.5-0.8= 33.9-2.5-7.5=1.4*0.7= 5-2.1= 7.25*4=3.18+2.78= 3.75÷0.5= 6.8÷0.25=6.24-0.38= 3.14+5.7= 170-25=3.4*0.7= 3.28-1.8= 162÷10=0.78-0.39= 3.6*5= 12.7-5+7.3= 0.125*80= 16.8÷21= 1.9*40=。
6.小学一到五年级数学知识重点汇总(详细)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三 单 元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12条棱的总长度叫做他们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长方体(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用字母可以表示为=12aC正方体. 5、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ab+ah+bh)2S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2=6aS正方体.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元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为3cm、3dm、3m.3311000dmcm,3311000mdm. 7、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3cm.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3dm.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3m.用3根1 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架在墙角,它的体积是13cm.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abhV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3=aV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公式:支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是L和ml. 4 311Ldm,311mlcm,11000Lml 10、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 11、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求他们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或者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第 四 单 元 一、分数的意义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出号相当于分数线. =被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分子分子分母分母.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另一个数在解决问题中,要先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一般来说,问题中“是”或“占”的后面是单位“1”,前面的比较量,如果没出现这两个字,要根据题意判断, 再根据公式“1=1比较量比较量单位“”单位“” ”计算. 6、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用分数表示)时,等于低级单位的数值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由整数部分(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 5 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用式子表示成:+=分母整数分子带分数分母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约分或通分,或者把分母化成指定的分母或分子的分数. 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别列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寻找公有的因数.也可以用短除法计算. 4、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一步步来约分,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约分. 5、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一般情况下,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列举法、图示法、大数翻倍法、短除法.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的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小数化成分数时,小数。
7.五年级有什么重点知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
8.小学一到五年级重点知识(四科)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9.北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有哪些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 2 , 5 , 3 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与找 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 1~100 的自 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 .经历 2 , 3 , 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 , 3 , 5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 是 2 , 3 或 5 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 理能力。 4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 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 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 2 , 5 , 3 倍 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 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 又很紧密, 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 限制在不是零的 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 区分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合数。
教学难点 : 1 、区分概念,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 2 、能根据概念灵活判断。
课时安排 数的世界 1 探索活动(一): 2 , 5 的倍数特征 2 探索活动(二): 3 的倍数特征 1 找因数 找质数 3 练习(一) 1 数的奇偶性 1 练习、单元检测及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