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关于清华的言论,为什么清华大学管理层不出来辩解?
专家教授只有知,没有识。只有职,没有业。只知今,不知古。只能写,不能思。求一知,得半解,教一世,混一生。好虚名,喜重利。几十个大学,连论文都要依靠西方权威肯定,他们自己都难以用自己的学识分辩真理,决定对错,在我看来,他们不是一群老师,而是一套模具。被西方世界可以随时修改的模具,而且是精度与要求无须太高的五金模。一生都在努力套取他们无后顾之忧的五险一金。不要说他们有抱负,他们接受西方所肯定的论文来获得职位的光环就己经出卖了他们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们任由学生服务于外邦就知道他们对国家责任的缺失。他们大力收取学费在足够不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几十年如一日伸手向国家哭穷,没有哪个学校象他们一样无耻。没有哪个单位象他们一样富足,所有的资源都是心安理得的福利?他们还有什么脸为自己辩护?
中国古代为什么发明家多,而科学家少?
在古代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古代的发明家大多是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需要,如礼仪器具,观赏器具和战争用的武器等等,发明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些方面,有些是在统治阶级的要求下,长年累月的生产过程中发明的。
哪些领域统治阶级比较重视?那这个领域的发明就比较多,发明成果就比较大。如商朝到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那是因为青铜器属于礼器,乐器,礼乐在那个时代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其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所以那个时代的青铜器就受到了统治阶级的特别重视,在统治阶级的特别重视下,从商到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其复杂与铸造难度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度。如丝绸,瓷器,宫殿的建造,战争所用的兵器等等,这些都是在当时统治阶级或享受或需要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
但中国古代更多的伟大发明创造,是在长年累月从事一项工作中无意发现的,如四大发明。
造纸术也不是蔡伦一个人发明的,由于中国在古养蚕织丝非常发达。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好的蚕丝织成了丝绸衣服,次蚕在劳动过程中剩在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其实当时这就已经是纸了,只不过蚕丝价格昂贵,次蚕品剩下的也很少,不可能大规模推广应用。蔡伦在总结后,用其他一些容易比较得到的物质取代次蚕造成了可以推广书写的真正纸张,但纸在蔡伦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非常昂贵的, 直到普通劳动人民不断采用其他更容易得到物质做成纸后,才大规模推广开的。又如火药的发明是道士们经过上千年多少代不断炼制丹药中无意发现。
指南针的发明也和这些看风水的道士们分不开的。毕昇的活字印刷也是在长期从事印刷劳动中发明出来。
在古代就没有科学是能发展生产力这个概念。在科学上就没有这个主观能动性。统治阶级对科学并没有鼓励和大规模投入,这就导致科学技术几千年也没有大的发展。
唯独天文历法,因古代是农业社会对统治阶级非常重要。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可以算作为古代真正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