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知识

bdqnwqk1年前百科17

1.关于无锡的地理知识

无锡地理 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

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全市总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市区162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为7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5%。

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

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500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 锡山、江阴和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

最高峰为惠山的三茅峰,海拔328.98米。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

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

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2002年无锡市气候特点是: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正常。 全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条,总长2480公里。

市区河道总长150公里,平水期水体容积800万立方米。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2338.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44.28亿立方米,年平均吞吐量约52亿立方米。

因此,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资料测算,市区储量为6349万立方米,年补给量为6453万立方米。

物产资源: 无锡市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粘土矿、石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全市已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的矿泉水井(泉)共有11处,已开发的有5处。

生物资源: 无锡市除栽培植物外,拥有自然分布于地区内以及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41科、497属、950种、75变种。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优良用材的树种有杉木、檫树、樟树、紫南、红楠、麻栎、锥栗、榆树等。

药用植物40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长江中的刀鱼、鲥鱼、河豚鱼是名贵鱼类;兽类有30多种,主要有华南兔、穿山甲、豹猫、黄鼬等。

水质: 2002年,无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在全市42条主要河流及长江、湖泊、水库共布设了65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对这些监测断面(点)的全年监测资料表明:无锡地区总体水环境状况与上年相近,全市水环境污染严重。

除宜兴横山水库、江阴长江段处于Ⅱ~Ⅲ类水之间,其余水体均劣于Ⅲ类水。有6.5%的断面(点)符合Ⅱ~Ⅲ类水标准,16.1%的监测断面(点)为Ⅳ类水,12.9%的监测断面(点)为Ⅴ类水,64.5%监测断面(点)劣于Ⅴ类水。

主要超标项目(超标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Ⅲ类水标准)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挥发酚等。 9月,月亮湾附近水域高锰酸盐指数达到30毫克/升,超标4倍,为历年水资源监测中罕见。

2002年,无锡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1月,滨湖区广益镇划归崇安区管辖,滨湖区扬名镇划归南长区管辖,滨湖区黄巷镇、山北镇划归北塘区管理,滨湖区中桥街道、芦庄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南长区,滨湖区刘潭街道的行政管理归属北塘区,滨湖区南站镇、锡山区坊前镇、梅村镇的行政管理归属无锡市新区管理委员会,滨湖区新安镇的周泾村、华光村划归旺庄镇管理。

5月,滨湖区华庄镇与新安镇合并建立华庄镇。9月,惠山区长安镇、西漳镇、堰桥镇合并设立堰桥镇。

经过区划调整,至年底,无锡市辖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7个区,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91个镇,30个街道,495个居委,1325个村委。

2.《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料搜索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是我国伟大的爱国画家。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曾用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

○注:“钱锺书”的“锺”字简化后本作“钟”,故本应称“钱钟书”,但锺,是“集聚”的意思,由此引申出“感情专注”之义,如“锺情”,“锺爱”等。钱锺书周岁抓周时,一手抓住了书,父母认为孩子爱书,便取名“锺书”,意思是“锺爱读书”。

锺字简化后与钟(古代打击乐器)意义混淆,根据钱老生前意愿,故作“钱锺书”。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秾、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

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薛福成(1838~1894) 中国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论家。字叔耘,号庸盦。

一生著作甚丰,有《庸盦全集》(10种)、《庸盦笔记》、《庸盦文别集》。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元四家之一。

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幼霞生、荆蛮民、奚元朗等(很多),常州无锡梅里祗陀村(今江苏省无锡市梅里镇)人。倪瓒书法天然古淡、得自分隶,有魏晋人风致。

尤擅长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亦着色。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寿椿,半农二弟,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

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他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第一次把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纳入高等音乐教育课程。 钱穆(1895—1990)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江苏无锡人,汉族,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哈哈 。我这个清楚吧```。

3.来历

无锡地名的由来 “无锡锡山山无锡”:提起“无锡”这个我们居住城市的地名由来,总会有上了年纪的人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这么说。

的确,无锡有座著名的锡山。但为什么又偏偏叫做“无锡”呢? 《无锡市志》(1995年)专辟一节,说明“无锡”来源的。

它说是2种说法,实际是3种: A、历史上曾经有锡,后被采尽,故名“无锡”。 B、古越语地名。

但随着历史演变,用汉字记录其音,原义不明,后入望文生义,妄加解释。 C、来源同B,其意为某个古越人部落的图腾,是一种神鸟。

历史上的无锡曾经有过梅里、吴墟、梁溪、金匮等等的称呼。“无锡”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

据一些古籍的记载,说是在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的年代,惠山的东峰发现了锡矿,故名之锡山。当时是“青铜时代”;人们为争夺采矿,发生了不少斗殴流血,到战国末年,锡矿采尽,秦始皇大将王翦率军攻克兰陵(常州)后,在锡山驻扎,埋锅造饭之时,发现一块占碑.上刻: 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 有锡诊,天下弊;无锡父,天下济。

王翦自认此碑出露标志着天下从此太平,故以“无锡”为此地名;而到了王莽“新朝”时,推行“新政”,欢喜把——切既成概念“颠倒”过来。以示其“革命”,无锡遂变“有锡”。

但“有锡”没几年,东汉时又恢复了“无锡”,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美好的传说,在战乱频仍,渴望太平的年代,肯定是深得人心的。

但矿物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根据地质结构分析,无锡地区不存在生成锡矿的可能。也有专家表示,根据阳山是座火山,以及马山有锡矿矿化现象的情况分析,古代有些许锡矿被挖尽的情况也不况分析,古代有些许锡矿被挖尽的情况也不能排除。

陆国新先生则认为,这里可能有一个历史的误会:即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山湾一带还能找到铅锌矿苗(方铅矿,细如发丝)。 而铅锌矿在全国分布极广,也许当时百姓争采的是铅,铅与锡外表相似,也是“青铜”中的一种成份。

历史语言学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一批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入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后,比较了这一地区诸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等的地名,认为“无锡”有可能和它们一榉,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浯的发语词,无实义。

而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当然,“锡”的原义因古越语快亡已久,是无从考证的了。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吴越二邦,同气共俗”,有道理却也水远无法求得确认。要知道,如果无锡的地名出现在吴越的早期,那可要比《汉书》的著作年代要早得多了,但哪又有谁说得清呢? 从语音的流变中,又有一种说法,说“无锡”不过是“吴墟”的音转。

聊备一说。

4.苏州无锡比较

综合对比

教育:教育是无锡相对苏州最落后的一个地方.教育意味着今后的知识能力比拼中,无锡是落后.但有个问题,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就是无锡的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能力明显强于苏州.如果无锡加大知识转化的速度,则完全可以扭转劣势成优势.但苏州如果也加强转化能力,则两城市就比较难说了

城市竞争能力:苏州民族资本工业在现代在长三角来说绝对处于下游水平.没有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民族资本企业存在在苏州,而且资本产业技术在长三角也看不出有什么成果.反观无锡,历来是民族资本工业聚集地,无论从纺织,电子,商业,还是其他基础工业,无锡绝对领先.国内大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国企,在无锡很多.

城市建设:从整体来看,我觉得两个城市差不多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无锡突出的是商务的便捷性,所以交通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从无锡重新建设火车站到四周拓展公路,也无非是想加大商务快捷性,几分中内可到达CBD,苏州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不可能拓展马路,所以其商务时间成本远比无锡多.

无锡的知识

标签: 无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