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中国这样聪慧的民族却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的现代科学?
自从南宋朱熹修订了孔儒学说,将儒学提升为儒教,注意是:教。中国人就彻底失去了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如果说孔儒学说对中国人的危害还比较轻,比较不那么全面,朱熹以后的危害就全面了。其中,对国人压制最烈的就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内容的“三纲五常”。我们知道,科学、发明、创造最需要的是自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是科研及科研人员创造、研发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中国最骄人的四大发明都在北宋及以前。英国科学大师李.约瑟曾说,如果宋以前有诺奖,中国人将全部获得。
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生回归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评“北大,清华,出国留学生回归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年8月2日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从小就开始在养成着的、在高中教育时期定型了的、在大学时期继续养成和固化的“寻求-确立-追逐-实现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的惯性”。养成了这种惯性的青年,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表现方式五花八门。清华/北大生们寻求、追逐的出国、高薪、舒适的生活条件、好的发展环境等等,就是在这种惯性支配下所选择的眼前目标眼前利益。而留在国内的很多青年,也会在这种惯性的支配下,把当明星、暴富、传销、电信诈骗、刷评刷单、赌博等等作为眼前目标眼前利益。而很多的进了“单位”的人,在这种惯性的支配下,会把争职称、争工资、争利益、搞不正之风、受贿、贪污、拉关系、搞潜规则等等作为眼前目标眼前利益。而这种惯性的形成是只教知道就行了的知识的教育所结出的恶果。在这种惯性普遍存在于国人的情况下,一些清华/北大生们把出国不归作为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真的一点也不奇怪。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在只教知道就行了的知识的教育的作用下,在教育诱导孩子们去为了分而学、为了高分而学、为了考大学而学的状态下,在孩子们已经把这些眼前目标眼前利益固化于心充斥于脑的状况下,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是无力无效的,是难以形成民族情怀的,无根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是很容易被青年所寻求所确立的眼前目标眼前利益排斥了的。于是,一个“寻求-确立-追逐-实现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的惯性”,一个缺失或没有根基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的存在状态,再有二者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就是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生回归率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