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骨的知识分子
1.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
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
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
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
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
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
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
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
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
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
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
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3.读完《学人风骨——读马寅初》体会马寅初的“风骨”的含义
•学人风骨• 这是关于一批著名知识分子品格的系列随笔,我称之为“学人”,是因为我没有能力给这个群体选择一个更确切的名称。
他们既不同于古代的“儒”和“士”,也不是所有现代知识分子都具有那种优秀品质。他们学有专长,或从文、从工、从商,或从政、从军,在某个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在国际享用盛誉。
这些十分值得尊重的人,对真理、正义和良知的信仰,是用财富、荣誉所不能交换的;他们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是用地位甚至生命的威胁所不能动摇的。他们表现出来的风骨,在当代知识分子中似乎是很少能见到的。
学人风骨之一 ——读马寅初、徐铸成 最初知道马寅初这个名字是在1957或1958年,记得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一群人围着转圈,像做游戏似的。从题目看是批判一位叫做马寅初的学者“团团转”理论。
那时即不懂得团团转的内容,也不太了解马寅初其人,只是觉得漫画好玩。当然漫画作者出发点是反击“右派”的,滑稽的是那位漫画家最终也没逃脱当“右派”的厄运。
同时还从报上看到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我还是搞不清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两个马家理论到底怎么回事。直到拨乱反正伊始,百废待兴,全国面临严峻的住房问题,我再一次注意到人口问题。
国家提出近期和中期居住标准解决目标,城市标准大约分别是人均5平米和9平米。我觉得泱泱十几亿人口大国,谈何容易。
于是给自己拟定一个学习和研究的题目《建筑与人口》。我费尽心机搜集许多关于人口方面的资料,越研究越困惑。
转眼过去近30年,其它内容都已经遗忘,只记得最令我惊奇的是,当年中国的人口学家,除马寅初外,几乎无一例外被打成右派。我估计是由于马老在国内外影响太大,连蒋介石都没敢杀他,我们的当权者也不便拿他祭刀。
最近读到《马寅初全传》(彭华著),我对这位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才有了进一步了解。书看完了,印象深深烙在脑袋里。
只要想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马寅初先生一生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前后跨越整整一个世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抗日时期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的淋漓尽致揭露和猛烈抨击;第二件事是1957年之后,面对声势浩大的围剿批判,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和大义凛然。 抗日时期,马寅初先生身居重庆,一不做官,二不发财,潜心学问,寻求救国之道。
他在对学生军人讲演中,在文章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而再再而三地痛斥发国难财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日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 既不出钱也不出力,从中牟利发国难财;而“上上等人”利用他们的权势,趁火打劫大发超级国难财。
他愤怒地指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他大声疾呼要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强烈要求就从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开始实行,并把矛头直指蒋介石,要求蒋“大义灭亲”。
马寅初先生的声音当时被称为山城的“狮子吼”。这是何等的胆略,何等的气魄!蒋介石政权软硬兼施,威迫利诱,跟踪恫吓,幽禁软囚,甚至投入息烽集中营和上饶集中营。
最终蒋介石还是没有敢杀他。 第二件事,建国以后,马寅初先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政议政,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他的“大小团团转”理论和“新人口论”。
我粗浅地理解,所谓团团转大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综合平衡;而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面前,其实毛泽东也多次谈及。但不幸的是马寅初先生的人口理论与毛泽东的“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发生冲突。
1958年以后,报纸、杂志、大字报,各种会议对马寅初先生进行了长时期的围攻。中央有人劝说马老先生“写个检讨,认个错”,似乎这样还可以保住全国人大常委和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最难能可贵的是,为维护学术尊严,为国家长远利益,马老拒绝检讨,从而丢了各种职务。直到1979年,马老得到平反。
这时的马老已经下身瘫痪,进入耄?W之年。 “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尽人皆知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发展现代化的巨大包袱。几十年间,马老经历了挨批、被免职和轰动一时的平反,面对大起大落,马老心如止水般平静。
4.有风骨,有独立思想的名人有谁
陈寅恪的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中国人若有这两样做人做事的基本特质,必将会有更多的像陈寅恪这样的学术大师涌现出来,也必将改变无数国人的生活品质。
陈寅恪的学问与风骨(一) 今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离世40周年。11月中,中山大学南校区陈寅恪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而40年前的春天,时年79岁的陈寅恪正是由这里被扫地出门,此后,这个既盲且膑的老人终于不堪折磨,泪尽气竭,从而提前到达了生命的终点。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
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
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
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在史学界,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其学术贡献,非专家而难喻。
常人对陈寅恪的了解,多是他非凡的生平。关于陈的早年经历,大陆版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记述;其后期经历,则以《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最为详尽;对陈的思想研究和学术评价,余英时之说最见中肯(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版《现代学人与学术》)。
陈师平生亲近的友朋不多,有能力追随他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唯周一良、蒋天枢等少数弟子,才觉得听陈师讲课比看一场大戏还要幸福。陈寅恪识才用人重出身,崇士族。
理由是:“士族之特点既在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其重要之影响。”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他本人即出生官宦世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后因参与维新变法被清廷贬斥。寅恪早年受教于私学,同堂者还有茅以升;12岁即负笈东渡,同船者有周树人。
此后断续留学15载,研读于欧美多所名校,备受赞誉。只因将学位视为身外之物,竟未得一纸文凭(后辈钱钟书留洋经历亦似陈师)。
被荐入清华时,曹氏校长因陈一无学位二无论著而欲拒之。梁启超怒曰:“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遂得聘。
此后凡有陈寅恪讲课,常有京师各校教授旁听,陈亦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民国后期的学术领袖傅斯年素以狂傲著称,惟奉陈寅恪为“三百年来仅一人”。
此说历久至今,无人置疑。抗战期间,寅恪一家颠沛流离,苦不堪言,国家光复时他却双目失明。
期间任职西南联大、中研院史语所一组组长。时联大名教授刘文典扬言:“陈寅恪(月薪)值400大洋,我值40大洋,沈从文只值4块大洋。”
解放后中山大学评教授,因陈被评为一级,其他人学问再高也无与比肩,结果均在二级以下。寅恪一生无党无派,却因学问之高,而使各派政治领袖无不仰视,传为美谈。
1949年共军围城,寅恪与胡适同机南迁,虽经傅斯年苦劝而绝不赴台,亦不从妻愿去香港,执意偏安岭南。后人分析,这既出于家国情怀,及残躯不便,亦有对国民党失望、对新政权观望之意。
传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时,曾询问陈寅恪下落(据传其著作中引用了陈的考证),毛回国方知陈在中大,即令优渥,执政广东的陶铸遂成为陈师的保护伞。60年代初,曾有多位高级领导亲自造访陈家小楼,如陈毅、周扬、郭沫若、胡乔木、康生等。
惟后者求访时值寅恪生病而未见,康遂生芥蒂。尽管陈在文革前一直受当局优待,但从此期诗作看,其心境始终郁郁。
学术成就仅限《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种,且未得出版,选题也不似大家境界。把学术视为第一生命的陈寅恪,当然不会满足于生活的待遇,然其出书计划始终不允(其间有康生的指令),遂悲叹:“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据余英时详考,陈渐已觉察到,在革命化的新史学中,自己“平生所治之学已全失其价值”。这对陈而言,必痛莫大焉。
故此,方能理解他晚年的《柳如是别传》实为“述事言情,悲生悯死”之作。正如作者在“稿竟说偈”中所言:奇女气消,三百载下。
孰发幽光,陈最良也。嗟陈教授,越教越哑。
丽香闹学,皋比绝舍(注:此二句似讽学生造反,师道不存)……怒骂嬉笑,亦俚亦雅。非旧非新,童牛角马。
刻意伤春,贮泪盈把。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陈寅恪的学问与风骨(二) 最能体现陈寅恪风骨的是1953年他口述给北京的一封信。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提议成立三个历史研究所,拟由郭沫若、陈寅恪和范文澜分任上古史、中古史和近代史三所所长。
郭院长和李四光副院长分别致函,盛邀陈迁京就职。双目已盲的陈寅恪口述覆信,提出两个条件:“我绝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
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其意就。
5.李小文的人物评价
李小文被网友认为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但他自己不争辩也不赞同。有人将他与陶渊明等魏晋名士相提并论,“外表不羁但是有着仙风道骨”;一位大学同学盛赞他,“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新华网评)
在现在的学术界,像李小文这样的个性学者也并非个例,我们真正缺的,是包容不同个性人才的制度环境。相比围观李小文们的“怪”,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怪人”的生存处境。(中国日报网评)
李小文老师身上有侠气,不拘小节、潇洒随性、喜欢喝酒。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会用打赌的方式让学生勇敢尝试,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人民网评)
李小文这种被神化的“扫地僧”精神和气质,可以说是对时下知识精英界“精致的利己主义”的一种批判和反讽,也是对知识阶层期许。(搜狐网评)